新春给眼睛送份健康礼
■毕燕龙
程先生早晨去菜场买菜回家后,感觉左眼视力突然下降,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左眼只能看到眼前的手指,再远一点就看不见了。经进一步眼底检查发现,程先生的左眼视网膜水肿严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医生诊断,他这是眼睛“中风”了。
冬季,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可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很多人都听说过脑中风,事实是,眼睛也会“中风”。新春正是“养眼”好时机。
视网膜动脉遭遇“拦路虎”
传说中的眼中风,严格来讲,学名为“急性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它是一类致盲性眼科急症,主要症状有两个方面,一是突发的视力下降,只能看到手指或光感;二是无痛性,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无痛造成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发现和重视该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导致视力永久性丧失。
每年每十万人中有1-2人发生眼中风,只有不到20%的患者视力可以自行恢复。
视网膜是我们眼睛这台照相机的“底片”,“底片”正常是我们视物清晰的必要因素。“底片”能正常工作,依靠供养视网膜的动脉将血液中的氧气传输给“底片”里的视细胞。一旦动脉遭遇“拦路虎”,血流中断,“底片”里的视细胞没有足够多的氧气,将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饿死”;动脉遭遇“拦路虎”后若未得到及时诊疗,将造成视力不可逆性地下降甚至失明。
要注意的是,冬季是眼中风的高发期,面部和颈部在特别寒冷的状况下血管会收缩痉挛,增加危险的因素。另外,熬夜过度用眼也是其中一个诱因。
“拦路虎”专找这几类人
“拦路虎”可能是血栓、脂质斑块或其他类型的栓子。眼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十分相似,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无外乎老生常谈的“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此类患者必须定期复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稳定情绪或必要的用药,将指标调至相应标准值。此外,患者还需定期前往眼科门诊进行眼底检查。
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病变、年龄超过40岁、男性、吸烟、眼部受过创伤、接受过放疗、肾脏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服用避孕药、房颤等都是高风险因素;孕妇相较普通人发生眼中风的风险也会更高。对于合并有上述多种因素的人群,尤其需要警惕。
有些人发病前有阵发性黑矇史,但大部分人发病时没有任何预兆。眼中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近年来也有发病年轻化的现象。除老年人外,长期用眼、情绪紧张导致眼睛处于过劳状态的人群也要加以注意。
此外,“眼中风”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发生病变的部分视网膜缺氧会继发新生血管病变。还有部分患者会因新生血管膜堵塞前房角而导致眼压升高,发生继发性青光眼,以上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长期用眼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状态;对于三高人群,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平时生活作息规律,饮食不可过于油腻,并做好基础疾病的治疗。在此提醒,每年的健康体检非常重要。定期的专业眼部检查可以排查绝大多数的眼部疾病,是“防患于未然”最有效的武器,尤其建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做1-2次眼底检查或遵医嘱定期随诊。
得了眼中风,治疗分秒必争
由于眼中风是突发且无痛的,发病时并无明显眼痛症状,易被忽视,从而导致错失治疗时机。同时,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一些患者往往以为是老花眼、白内障或糖尿病眼病等疾病所导致,以为是常见现象而延误了治疗。
实际上眼中风也有其先兆症状。如果眼前突然一黑、一会又好了,或者断断续续地出现黑影、视物模糊、单眼视力突然丧失等症状,便要警惕。初步判断自己可能是眼中风后,需要立即前往具有诊治能力的医院就诊,避免转诊耽误治疗时机。在赶去医院的路上,可以先行眼球按摩。
按摩方法
用手指按摩发病的眼球,加压按压10秒,松开手指5秒,重复此动作,反复按压10分钟左右。
到医院后,医生会进行检查,包括散瞳下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抢救性治疗方式包括以下三点:
1、降低眼压,如眼球按摩、前房穿刺术、口服降眼压药。
2、吸入95%氧气及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3、球后注射或全身应用血管扩张剂、抗凝剂等。也有经动脉溶栓疗法的报道,约半数患者视力得到提高。
对于眼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视力。当缺血缺氧时间大于90分钟,视细胞会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如果超过2小时,即使恢复了相应血供,视力也会遭受严重破坏,较难恢复。一般认为,只要缺血缺氧超过6小时,视力恢复的可能性极小。近视人群更易出现眼中风,对视力的损害更强。千万不要以为是眼睛累了,歇一会儿就好了,从而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机。
(作者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小贴士
眼睛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冷不得、干不得、乏不得。那么,在气候环境并不“友好”的冬季,该如何做好全面“眼”护呢?
一勤:保护眼球勤眨眼
勤眨眼、远处望,可促进泪水分泌和分布,不仅能保护眼球,还有助于保持眼部湿润。另外,可适当使用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眼干涩。
二防:青光眼和眼中风
冬季高发眼病有眼中风和青光眼,冬季冷空气刺激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部分青光眼临床前期患者的眼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继而诱发青光眼发作。
在此提醒,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高度近视、远视患者,一旦出现恶心欲吐、头昏不适、双眼胀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青光眼的可能性,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失明。
三避免:久看、揉眼、乱用药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电子产品的普及,使人们长时间处于用眼疲劳状态。无论大人还是儿童,都要将“养眼”提上保健日程:在环境明亮的地方阅读,光线既不能刺眼,也不能太暗,眼睛距离书本约33厘米为宜;多做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两小时;避免长时间用眼,感觉劳累时,可闭目养神或平视远方;如果近视,一定要戴合适的眼镜,此举可缓解视疲劳。
避免用手揉眼睛:眼睛不舒服时别用手揉搓,而应通过眼部自净作用调节。若眼睛实在痒,也要将手洗干净后再接触眼睛。
避免乱用眼药水: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网红”眼药水售卖,但其成分不明确,不建议作为抗疲劳的眼药。如感觉眼部不适,应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眼科医生,切勿自行随意用药。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总体呈现长期增长趋势
- 海南省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外贸成绩单彰显经济活力
- 87版《红楼梦》“鸳鸯”扮演者郑铮去世
- 奔驰集团董事长:中国开放信号显著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 七夕节电影人云集庐山共话爱情电影创作
- 暴雨预警!15省区市部分地区有大雨 陕西重庆等地局地有暴雨
- 江苏非遗美食盱眙小龙虾受海内外食客青睐
-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
- 上半年出货量增长13.2% 手机市场保持增长态势
- 银川火车站端午节增加运力保障旅客出行
- 北京拟将租房押金租金纳入监管
- 三百人社区用心安置近千名滞留旅客:困难面前,大家搭把手就过去了
- 广东台山龙和村:党建引领产业兴 百香果奏响“致富曲”
- 首届中国牛交易大会开幕 牛产业项目签约金额达30亿元
- 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 俄乌交换25名被俘人员
- 洞庭湖大桥被船只刮蹭致主电缆受损,双向临时交通管制
- 家长身高1米6,却想让孩子长1米9 吃药长高 没用也没好儿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数字经济等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 热门推荐
-
- 8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79元 下调21个基点
- 外媒:伊朗直升机区域暂无人员生还迹象
- 俄乌局势进展:美媒爆料“北溪”天然气管道袭击者 俄乌交换被扣押人员
- 西藏迎来“萨嘎达瓦”传统宗教活动
- “三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是赔本买卖吗?国家医保局:应尊重市场竞争的结果
- 办一场才六千多元!年轻人开始“整顿”自己婚礼
- 第七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暨中国电影海上巡映活动开启
- 文物如何成就了爆款舞蹈作品
- 小学生沉迷玩烟卡?两部门回复
- 央行公布2024年9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 中国驻澳大使:今年可看作中澳“交流对话之年”
- 中国剑舞在海外“圈粉”
- “从巴黎到武汉”世界大师原作版画展武汉展出
-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接“冬眠”
- 交通运输部:辽宁、山东等地降雨或暴雨天气对交通出行产生影响
- 国庆假期第三天 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处于高位运行
- 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昆明开幕
- 市场监管总局扩大企业注册计量师自愿注册服务改革试点
- 中国金融机构成为中澳企业经贸合作的“金桥梁”
- 交通事故受害人患病死亡 赔偿金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