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内忧外患交织,“貌合神离”的G7峰会何去何从?
中新网6月15日电(张乃月)近日,美、德、英、法、日、意、加七国领导人和欧盟领导人齐聚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的一处豪华度假地,召开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
此次峰会的联合公报中,G7十多次强调“团结、一致”,但却未能达成实质性成果。不少西方媒体在报道此次峰会时,用上了“疲惫”“最后的晚餐”等词,甚至称G7“处于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
G7峰会何以黯然落幕?这一所谓的“富国俱乐部”如今面临怎样的“危险”?这一机制还能走多远?中新网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进行深入解读。
“貌合神离”“各有难处”
意大利秀美的风光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前来开会的领导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风光”。相反,其中许多人正在自己国内面临不小的政治挑战,“各有各的难处”。
首先是美国总统。在抵达意大利的前一天,拜登的儿子刚刚被定罪,成为美国史上首位遭定罪的在任总统子女。路透社称,随着美国2024年大选日临近,拜登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选情。
“明年出现在G7峰会上的,究竟会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是笼罩在峰会上的巨大未知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报道中说。
德国与法国领导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刚刚落幕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德、法两国的执政党表现糟糕。为重振旗鼓,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不惜冒着巨大风险解散国民议会、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在英国,首相苏纳克将议会下院选举提前至7月举行,民调显示反对党或将迎来大胜;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领导的内阁只有16.4%的支持率;加拿大即将在明年举行大选,总理特鲁多也面临声望低迷的困扰,一度表示每天都想辞去自己这份“疯狂的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G7国家努力对外“秀团结”,峰会难免受到国内“状况频出”的政局影响。
“为了应对各国,尤其是美国(政局)的不确定性,G7峰会提出了很多目标,试图以超越政治变化的方式将它们固定下来。”崔洪建说。
他还指出,这届G7峰会对西方而言很重要,它将为接下来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7月的北约峰会定调,因此各国更需要协调立场、彰显团结。
然而,美国媒体在报道峰会时,通过《七国集团领导人齐聚意大利,躲避国内政治危机》这样的标题,精准概括出G7领导人的窘境。CNN称,这样的情形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在本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中,G7在世界舞台上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
焦点问题,各执一端
各自“内忧”之下,G7峰会开得怎么样?
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是这场峰会关注的焦点,但这些议题,也成了七国集团争吵的焦点。
由于乌克兰危机久久未决,不少国家深陷“援乌疲劳症”。在利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问题上,各国进行了长久的争论。CNN称,直到拜登飞往意大利参加G7峰会时,援乌计划还在讨论中。
“欧美对乌克兰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欧洲普遍希望取得平衡,避免自身利益受损。因为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大部分都在欧盟国家,一旦俄罗斯采取报复措施,受影响最大的也将会是欧洲。” 崔洪建指出。
据法新社统计,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作为对俄制裁的一部分,西方冻结了俄罗斯央行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绝大部分在欧洲。
因此,欧洲完全有理由担心乌克兰最终无法归还贷款、被冻结资产无法产生足够收益、这些资产最终会被归还给俄罗斯等问题。
崔洪建指出,对美国而言,更需要看到具体的援乌金额,需要尽快落实援助计划。但欧美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
在巴以问题上,崔洪建认为,欧美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双方的分歧比在俄乌问题上的更多。
首先,欧洲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已有分歧,有的国家支持以色列,也有国家对巴勒斯坦表示同情。
“如果没有美国此前提出的三阶段计划,美欧甚至无法在峰会上就巴以问题展开讨论。”崔洪建认为,只要美国继续像目前一样一味支持以色列,美欧双方的分歧和矛盾将难以化解。
“无论欧美怎样努力协调立场,只要美国的单方面政策不改变,就很难出现解决当前巴以冲突的好方法。”崔洪建指出。
除此之外,峰会期间各国在多个问题上争吵不断。比如,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反对在峰会最后声明中加入支持堕胎权的直白措辞,就惹恼了美国和法国领导人。
G7的分裂与矛盾从何而来?
崔洪建认为,G7以所谓的世界最发达经济体自居,起初着眼于“经济治理”议题,矛盾并不突出。但随着近年来 G7的“地缘政治化”越来越强烈,美国试图将G7变为谋求自身地缘利益的工具,再加上G7国家影响力不断下降,集团内各方的矛盾不断加深。
“最后的晚餐”?
在分歧和争论中召开的G7峰会,见证了自身不断下滑的国际影响力。
“抵制七国集团”“不要战争”“停止破坏地球”,峰会开幕当天,距会场60公里的布林迪西市聚集了大批抗议者,抨击G7在环境、和平、社会公平等领域未能发挥积极作用。由于会场周边每天都会发生抗议活动,意大利警方不得不在会场周边部署上千名警力。
舆论场上,质疑G7所扮演角色和发挥作用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美国“政治新闻网”直白地写道,本次G7峰会中的六位领导人如同“跛脚鸭”,此次峰会更像是“最后的晚餐”,根本无法展示所谓“西方实力”。美国外交学会也刊文说,由于内部分歧和外部形势变化,G7的重要性受到质疑。
与此同时,本届峰会还邀请到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印度、约旦等多国代表参加。有分析指出,这样的举措,反映出西方的“小心思”。
“这反映出G7争夺全球南方的意图。”崔洪建说,“一方面,G7意识到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和崛起难以遏制,西方已经很难真正代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G7也希望对全球南方国家施加影响,以帮助巩固自身所谓的主导地位和既得利益。”
崔洪建指出,如今七国集团插手的事务越来越多,但已与当前国际格局发展的客观规律相悖,“非西方力量崛起、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与以前由七国集团来主导国际事务的形式相矛盾。”
他指出, “尽管G7在努力维持自身生命力,甚至希望发挥作用。但实际上,它的作用在不断下降,它的生命力也值得怀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象棋弈公益”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侧记:镇上来了亚运冠军
- 国家邮政局:一季度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8.69小时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 评估报告证明不了排海的正当性、合法性
- 到2030年,癌症5年生存率有望达46.6%
- 西泠印社杭州超山雅集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
- “猫尾草代表”履职记
- 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
- 泰国总理赛塔向中国人民拜年
- 法国动画制片人皮埃什:《神笔马良》给我很多启迪
- 瑞典挪威遭强降雨:列车脱轨、道路被淹、交通受阻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小瓜蒌种出致富好“钱”景
- 如何用车载充电器给手机充电? 车辆平稳运行后再插入
- 江西九江畅通普通国省道公路网:串美丽风景 促乡村振兴
- 上海口岸迎来首批进口马来西亚鲜食榴莲
- 上班族怎样加强个人防护 疾控专家给出针对性建议
- (经济观察)新“国九条”明确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 美国会通过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美议员:国防体系沦为牟利工具
- 考上公务员三个月开始贪污?警惕腐败低龄化
- 海南“土地超市”制度运行情况调查
- 代表委员为预制菜产业建言献策
- 热门推荐
-
- 纪念福建-俄勒冈友好省州40周年 美国俄勒冈州青少年八闽行在榕起步
- 击落物体来自外星? 北美防空司令部:暂不排除任何可能
- 中国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在丹东举行
- (新春走基层)新疆轮台县社火“热辣滚烫”
- 新型储能市场将进入“狂飙”模式 能链智电旗下能仓科技下场布局
- 刘海栖新作《乒乓响亮》唱响儿童文学的欢歌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衡阳!
- 能工巧匠携“一丸土”同台竞技 助山西乡宁紫砂“器走天下”
- “冰与火的回响”音乐会在京上演 北京国际友好城市交响乐团联盟再扩容
- 财政部: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31亿元
- 中国G331国道沿线省份协同发展边境旅游
- 2024年农村电商怎么搞?关注这14条政策措施
- 激活人才引擎 重庆首创“目录+计分”人才认定机制
- “90后”创业者鹍鹏:五年“等”来一风口 投身上海再“展翅”
- 端午假期草原铁路发送旅客39.8万人次
- 国际聚焦APEC: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共享全球发展新机遇丨世界观
- 福建武警新兵训练火热开展
- 吉林“红叶之城”推系列活动邀游客畅享“红叶之旅”
- (新春走基层)山西小城独有的“东方狂欢节”:赏花灯 品民俗 觅年味
- 山东“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节水控水做好“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