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花市场涨声一片 本地品种网红概念双双走红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炜 实习生 刘颖颖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线上线下,涨声一片!按照“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原则,各区明确设置的线下鲜花售卖点目前已有342个。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区以及荔湾区芳村岭南花卉市场批发点,发现几乎各类年花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涨势。与此同时,本地年花、网红产品成为今年花卉市场新亮点。
涨幅惊人 多因素致热门花卉抢手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包括蝴蝶兰、桃花、水仙等年花品种价格都有大幅上涨。其中蝴蝶兰各品类涨幅在20%到30%之间,桃花涨幅在10%之间。涨幅最大的是水仙,价格涨幅可达到50%。
岭南花卉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大部分花价或将上涨10%-30%,原因和疫情造成的运输受阻有关。据介绍,中高档年花,如兰花一类,需要从国外引进种球到国内种植,受影响最大,一旦检验检疫出现问题,损失可达千万元。
此外,国内一旦有城市发生疫情,有严格保鲜要求和时间的各类花卉市场商户无疑受损最直接。比如,去年“5·21”本土疫情期间,荔湾芳村地区的花商们损失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不少花商鉴于各种不确定性,采取了保守稳妥的应对措施,有了“宁少赚不亏本”的观望态度。花农今年的花卉种植面积保守,产量与往年相比便有所减少,从而导致了花价的上涨。今年极端天气依然明显,温控难度较大的桃花和水仙受影响最大。记者看到,岭南花卉批发市场里面,有些桃花、水仙依然看不到开花的迹象,有些花期已经到了尾声,分化非常明显。
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一些温控水平比较差的小鲜花企业,今年的损失也大。各类因素叠加,造成鲜花货源供应紧张。
需求旺盛 市民买花热情不减反增
供应紧张之下,市民买花热情丝毫不减。无论是在岭南花卉市场,还是各区街道的线下鲜花售卖点,记者看到,到处人头涌涌。
岭南花卉市场的商家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家里有中意的年花,从元旦开始,每天前来买花的人都络绎不绝。加上今年提倡大家“就地过年”,留广的人多了,也促进了花卉的销售。尤其是盆栽植物,销售走势理想。
在现场选购花卉的市民李女士就介绍:“早点来买也没有问题,反正可以摆两三个月。”春节期间气温较低,盆栽花卉保存时间长,市民们为了预防年前疫情变化,都纷纷提前购买年花。
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人买年花不但是观赏,也有讨彩头的意涵。今年西湖路等大花市停办,让大家一下子都过来芳村这边来走一走。他介绍,人流比以往增加至少三成。
此外,线上商家的整体采购量也非常可观。据介绍,目前全国花市已形成了信息共享、价格透明的市场环境。商家介绍,有部分从业人员已经直接到云南、江苏等鲜花生产地就地打包发货,竞争十分激烈。良性竞争也做大了市场,据介绍,现在广州往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东南亚等地的鲜花货量都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增长。
性价比高 本地+网红年花值得关注
在年花价格普涨的情况下,记者发现,本地年花品种重新受到热捧。岭南花卉市场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广东地区最有本地特色的年花品种应该是百合、剑兰。这些种类花期不短,保养不难;受气候、运输的影响较少,价格相对稳定。今年以来,不少人就舍弃了热门的蝴蝶兰,转而购买本地年花。
在抖音等社交平台大红的银柳福桶也引起不少市民前来购买。业内人士介绍,银柳粤语谐音“银、楼,有银有楼”,普通话谐音“银流”意头(寓意)很好”,是这几年东南亚华人间的网红产品,如今这股热潮又来到中国。他介绍,国内银柳的重要产地是四川,前几年,岭南花卉市场发现向泰国出口的银柳数量增加,然后热潮又蔓延到柬埔寨、新加坡、越南等华人较多的地区。他们发现,经过创意设计,银柳已经成为网红产品,在当地寓意纳福招财,非常受欢迎,“现在热潮又蔓延到了国内”。
网红产品的概念也让不少商家发挥创意,打造新热点。广州“我要花”公司董事长助理姚女士带着记者参观了今年最受欢迎的“网红产品”。他们对蝴蝶兰组盆设计了命名为“圆圆满满”的圆型提灯组花和命名为“江山如画”的方型提灯组花,这两款都分别做出了大中小三个尺寸,方便市民们按需选购。买回家后仅需插上usb接口的电源,便会“光彩夺目”,蝴蝶兰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清新淡雅,摆在家中十分好看。另一款“网红年花”便是银柳福桶,寓意着过年必须红红火火。福桶中的银柳可以与其他年花随意组合,与绣球组合便寓意为圆圆满满,节节高升;与冬青组合则寓意着生活顺意,红红火火。小福桶“中国红”价格为79元,中正福桶有148元和158元两种价位供选择。由于银柳保存时间久,形态维持的时间长,受到很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新春如何逛岭南花卉市场?
攻略来啦!
交通:
广州5号线滘口站A2出口,坐便民车就可直达市场B区,便民车仅需3元,非常方便,建议搭乘。自驾前往的市民,在市场东门有停车场。
开放时间:
早上9:00至晚上9:00,最热闹的时间是上午9时和下午3时。
买花攻略:
1、提前15日购买兰花,可考虑购买单枝,回家自行组合,价格相对便宜。
2、准备一个小拖车或大袋子,多买几种花花拿起来也不会累。
3、今年年桔相对充足,可以适当讲价。
4、热门花卉供应量有限,除夕前一天再去捡便宜的规律今年未必适用。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众多外企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新高地”
- 美国华盛顿州州长签署禁售攻击性武器法案
-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秘书长白金明受审
- 专家学者探讨新质生产力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天津推动金融服务港产城融合发展 壮大港口经济
- 古巴东部森林大火持续 超2000公顷土地受灾
- (新春见闻)晋商大院深几许?“大院游”火爆春节假期
- 广西在建最长跨海大桥主航道桥钢桥面开启沥青摊铺
- 北京房山区20家集中供水厂全面恢复供水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 全国城市健康水平较去年上升2.1%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将于11月28日二审,被告人一审被判死刑
- 以色列国防部长前往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哈嫩
- 俄就“北溪”爆炸事件向美德等国提出补充性质询
- 各地区就业市场“热气腾腾” 多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冲刺“开门红”
- 一碗麻辣烫的“正确打开方式”
-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首部出版 《白洋淀上》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喝彩
- 海口火山荔枝月“甜蜜”启动 现场产销签约金额超1亿元
- 特朗普公布美国航天局局长拟任人选
- 韩法院对李在明袭击者签发搜查令
-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5%
- 热门推荐
-
- 央行8月23日开展3010亿元逆回购操作
- 探访杭州亚运会医疗保障医院:高精尖急救设备亮相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直接关系人类未来命运
- 《中国消费经济运行报告》丛书发布 矩阵式展现中国消费研究新成果
- “一呼一应”彰显为民初心(暖闻热评)
- “国庆酒店住一晚,比我一个月的房租还贵”
- 2020年以来广东发现动植物新种逾60种
- 推动工业专家变语料“饲养员” 上海探索“智守”工业比重路径
- 上海:2024全城爵士音乐节带观众体验爵士乐魅力
- 证监会举办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 光大理财摘得普益标准“金誉奖”三项大奖
- “香港青年创未来——北京考察之旅”交流团到访石景山
- 中新健康丨中美专家上海分享心血管疾病前沿诊疗技术
- 演员王星越:热爱生活 更好地塑造角色
-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份《意见》,为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
- 为24楼送床垫,家具送装师爬楼两小时
- 北京地铁昌平线列车追尾事故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 (乡村行·看振兴)借力驴产业 中国西部乡村找到致富“金钥匙”
- 国际舆论场博弈持续,这场国际传播研讨会破题解困!
- 打卡京城“万棠盛景” 陶然亭公园海棠春花文化节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