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40岁以上肺功能要“年检”
钟南山
2021年11月17日是世界第二十个慢阻肺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携广医一院呼吸内科陈荣昌教授、李时悦教授、郑则广教授,中医科喻清和主任医师、老年科石永英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组成的南山名医团再次登上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就慢阻肺的防治为公众支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王文熙
图/由医院提供(除署名外)
钟南山: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关键
在本次名医大讲堂上,钟南山再次提醒大家,慢阻肺最重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特别是呼吸困难,也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气促、气急。
“一些患者以为活动以后有点气促、呼吸困难,是因为年纪大了自然退化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这样。”钟南山指出,这是对慢阻肺不够了解。很多慢阻肺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轻度的气促。而一旦发展到有症状,比如说气急比较明显的时候,肺功能就较差了,这个时候可逆的空间就很小。临床上,很多患者等到出现了明显的走路呼吸困难、甚至洗澡呼吸困难才就医,往往就晚了。
“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给予药物干预,是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钟南山强调。
那么,如何才能尽早发现慢阻肺呢?他介绍说,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是肺功能,肺功能检查其实并不难,在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引导下用力吹口气就可以了解肺功能,“就可以知道你有没有患慢阻肺或者早期的慢阻肺。”现在很多基层的医疗机构都可以做肺功能检查。
“我们建议在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有长期抽烟的人群,或者长期接触一些烟雾、生物燃料等高危人群,每年都要做肺功能的检查。”钟南山说,尽早发现、并在症状很轻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治疗,可以保护肺功能不继续下降。
“当然,抽烟是引起慢阻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他补充道,总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改善慢阻肺生活质量最好的办法。
陈荣昌:稳定期也应规律用药
“目前全球已经有6亿慢阻肺患者,慢阻肺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疾病负担。”据呼吸内科教授陈荣昌介绍,由于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早期通常会漏诊。很多病人有咳嗽、咳痰症状,但症状不太严重时都以为是正常现象,没有足够重视,导致慢阻肺早期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
他说,慢阻肺是一个慢性气道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很多患者出院后或用完医生开的药就不再去复诊,也不继续治疗。很多病人等到疾病加重了才去看病,在稳定期没有规律用药预防急性加重、防止疾病进展的意识,这样很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李时悦:终末期考虑肺减容或移植
慢阻肺到了终末期也不要放弃希望,据呼吸内科教授李时悦介绍,目前临床上有不少新的技术。比如肺减容术,利用这一技术,重度肺气肿的患者可通过外科切除或经支气管镜活瓣植入的方法,把一部分肺气肿严重且基本没用的肺组织去除或让肺叶不张,让吸入的气体能重新分配到剩下的功能相对好点的肺组织,降低肺过度充气,以此帮助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此外,肺移植也是终末期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的一种治疗手段。
总而言之,随着医学的发展,可以针对慢阻肺不同阶段不同情况来制订治疗措施。他提醒:对慢阻肺的病人来说,重要的就是要定期去看医生,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在医生的帮助下得到合理的治疗。
郑则广:避免“假用药”现象
呼吸内科教授郑则广结合相关病例指出,临床上由于患者吸入操作有误,导致虽然每天都在做吸入治疗,但病情却难以改善。
如何避免“假用药”现象? 郑则广支招,首先,在做吸入治疗前要彻底排痰、清除气道分泌物;其次要保证吸气容量最大化。因为吸入药物发挥药效的部位是在小气道,实现吸气容量最大化后屏气时间足够长,药物进入小气道的比例才更大,达到的疗效也会更好。
如何实现吸气容量最大化?可多练习彻底呼气和尽量吸气——练习彻底呼气,可以缩唇方式呼气,边呼气边收缩腹部、双肩关节内收内旋地缩胸,缓慢彻底呼气。呼气结束后,可练习做缓慢深长的吸气,边吸气边挺胸双侧肩关节外展外旋地扩胸。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杰英还就郑则广教授提及的居家康复操动作要领进行详细讲解,团队成员现场配合示范,以更直观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其中,有助重度-极重度高龄慢阻肺患者康复的卧位康复操动作要领如下:
拉伸起坐: 患者双手拉住床边,利用上肢力量将双侧肩关节、背部、腰部离开床面,锻炼至能坐直。
桥式运动: 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面上,用力做使臀部离开床面的动作,锻炼到能离开床面,甚至离开约10-15厘米。
空中踩车:患者取平卧位,根据下肢肌力,依次采用个体化的运动强度:屈膝——伸直下肢、直腿抬高、屈膝抬高下肢做空踩自行车的动作——顺势落床、两小腿在空中交替做空踩自行车的动作。
喻清和:中医食疗有助缓解症状
中医科主任医师喻清和从中医的角度对慢阻肺进行了解读,并开出了以下几道食疗方:
1.黄芪乌骨鸡
材料:黄芪50克,乌骨鸡1只,葱、姜、盐、花椒、料酒各适量;
做法:黄芪洗净切片备用;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放沸水中氽烫,捞出洗净;将黄芪及葱段、姜片、花椒塞入鸡腹后置汤盆中加适量水、料酒、盐,隔水炖至鸡肉熟烂即可;
作用:有助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
2.人参核桃茶
材料:人参3~6克,胡桃肉6~12枚,生姜3片;
做法:人参切薄片,胡桃肉连皮捣碎,与生姜一起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参片胡桃肉也可同时食用;
作用:补肺益肾、纳气平喘止咳。
3. 川贝杏仁饮:
材料:川贝6克,杏仁3克,冰糖少许;
做法:川贝和杏仁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加冰糖转文火煮30分钟即可;
作用:清热化痰,平喘止咳。
4. 陈皮茶
材料:新会陈皮10克;
做法:陈皮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左右,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服用;
作用:行气除胀,止咳化痰。
石永英:约50%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
广医一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石永英指出,慢阻肺会引起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会加重慢阻肺症状。她从多年临床中发现,约50%慢阻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因此,她强调老年慢阻肺患者需从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康复锻炼以及营养支持三方面加强营养不良的综合管理。
她说,合理的营养支持、饮食及运动方案的调整等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营养状况、缓解病情、改善肺呼吸功能和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如何加强营养支持?她建议老年慢阻肺患者适当补充如乳清蛋白及其他动物蛋白等优质蛋白质,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每天在餐间、餐时或锻炼后还可考虑额外补充营养制剂。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列支敦士登公投反对禁止赌场提议
- (乡村行·看振兴)退伍军人的驻村帮扶记:“乡村振兴就是我们的新‘战场’”
- 陕西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展现非遗之美展示保护经验
- 专家学者南京共探石蒜学术与产业发展
- 带伞!北京今日闷热感持续 西部北部等地将有雷阵雨来“扰”
- 打着“暑期工”专招老人的幌子实施诈骗 这类情况要警惕
- 中国多地法官及业界人士齐聚重庆高院 共话知识产权保护
- 农业“破圈”夯实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 台湾累计确诊猴痘病例破200例 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
- 中国各地博物馆“加班加点”假日迎客
- 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25周年 生态与发展共荣
- 《中国的西北角》勘注增补本出版
- 台湾漫画家萧言中创作40周年经典作品展在台北开幕
- 中新健康丨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创新药物获批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 美国前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去世 享年96岁
- 怎么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是良医
- 俄别尔哥罗德市拉响导弹警报 坍塌居民楼受伤人数上升
- 7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2420.4万部 同比增30.5%
- 共治+数字化 成都探索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 回家啦!大熊猫“福宝”搭乘包机起飞回国
- 热门推荐
-
- 重庆市创业担保贷款实现“秒申请秒审核”
- 今年前十月北京艾滋病新增病例数稳中有降
- 日本学生广西住家交流 延续新一代友谊
- 探索危房焕新生 北京西城首个原址重建危改项目交钥匙
- 直击海南琼海洪涝灾区:农田村庄被淹 洪水涌进城市
- 中印古都文明对话(北京-斋普尔)以学术互鉴深化两国人文交流
- 入冬最强雨雪天气袭吉林 陆空交通受阻
- 国际钢琴博物馆艺术周启幕 70台古董钢琴亮相
- 中新健康丨医学专家研发新型纳米酶“生态园丁” 成干眼症患者福音
- 展览《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在重庆开幕 呈现汉字演变
- 第四届法兰克福中国节举行——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中国企业为瑙鲁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 冬春季敦煌旅游优惠多
- 马面裙爆火为何在曹县“意料之中”
- 居家防气溶胶 别漏掉这俩卫生“死角”
- 剑指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财务审计如何贡献专业力量?
- 英文核酸检测报告,有的免费有的收费
- 北京拥国家一级博物馆28家 数量居中国城市首位
- 14国代表河北共话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 35个项目集中签约
- 让政策红利及时、精准、充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