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核酸检测报告,有的免费有的收费
本报记者 毛锦伟
2月6日起,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的出境跟团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试点恢复。在线旅游平台上,出境游产品纷纷上线。可是,眼下在出境游过程中,一些航空公司及目的地国家会要求旅客提供一份72小时内的英文核酸检测报告。
在上海,获取一份英文核酸检测报告麻烦吗?记者调查发现,申城目前仍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点位中,能提供英文检测报告的很多。一些检测机构和民营医院还专门推出“出境核酸”服务。但上述渠道中,除了16元的“单人单管”检测费用外,一些机构还要额外收取一笔翻译费或服务费,收费从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
收费不一样报告无差别
打开“随申办”App,点开核酸采样点模块,页面会定位周边仍在提供采样服务的常态化采样点。但和此前不同,一些采样点下方另有标注“可出英文报告”,并详细列明相关费用。
一些有检测能力的医院设立的采样点,为市民提供中英文版的检测报告不额外收费,市民只需支付16元“单人单管”检测费。如徐汇区中心医院称,在其医院小程序上付费检测后,待结果出来直接就可以下载中英文检测报告;普陀区人民医院称,付费检测后可在医院申请打印中英文版的检测报告;东方医院称既可以在医院现场打印中英文检测报告,手机端也可自行下载打印。不过,这些医院均强调英文检测报告如果是用于出境旅游,需要在登记检测时或在申请打印时提供护照号码,以便在报告上予以体现。
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设立的采样点,则要额外收取一笔翻译费才能提供英文检测报告。“随申办”App显示,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旁的采样点可以提供英文检测报告,但包括检测费在内,共需支付40元,即额外支付24元翻译费。联系该采样点得知,该采样点由上海裕隆医学检验所负责检测。只需采样时支付40元,并留下Email地址和护照证件号等信息,检测机构完成检测后会额外发送一份中英文双语版的检测报告到邮箱里;检测机构宝藤医学称,可以在其公众号上先下单预约核酸检测,并选择“中英双语报告”,再前往采样点完成采样。检测结果出来后便可直接在公众号上下载中英文双语报告。
一些民营医院等机构还提供专门的“出境核酸”服务,但是要价不菲。上海仁爱医院微信公众号称,医院提供“出境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服务”。通过企业微信预约并采样后,次日中英文双语核酸检测报告将会发送至预留邮箱或微信。该服务收费136元,包含120元的翻译费;上海申德医院提供类似的“出境核酸”服务,但收费高达499元……
记者核实得知:尽管收费不一,但最终获取的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内容大同小异,会标注检测方式、检测结果等信息,并加盖检测机构的检测章,用于出境游足够了。
盼“随申办”服务更完善
2月6日起,上海市民获取英文版的核酸检测报告还有一条更为便捷、且不需要额外付费的渠道。
据“随申办”消息称,2月6日起,市民在任意核酸检测点完成核酸采样后,可通过“随申办”移动端“核酸查询”服务或“随申码”页面“核酸&疫苗”服务的“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模块免费下载7日内最近一次的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据称“随申办”的相应模块已覆盖本市220多家检测机构数据,集中生成简化版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尽可能满足公众拟前往国家(地区)的要求。
2月6日晚,记者前往可提供英文检测报告的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旁检测点,支付40元扫描“随申码”完成采样。采样前,记者向核酸亭的工作人员出示了护照,要求在报告上体现护照号码。2月7日凌晨1时许,检测结果出炉。记者比对上海裕隆医学检验所发来的和“随申办”相关模块中获得的两份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发现区别较为明显:“随申办”的中英文报告中没有体现护照号等信息,在查询页面输入护照号,页面则提示“暂无您的中英文核酸报告”。这说明,采样亭工作人员并没有将记者的护照号码作为核酸检测的登记证件。目前各家机构的中英文核酸报告大多采用索取出入境证件信息后单独出具,这一问题可能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随申办”的中英文报告落款的检测章比较简化,就是检测机构的名字外面套一个方框,而检验所提供的报告加盖的是椭圆形的红色“检验报告章”。
持“随申办”获取的简化报告,可以顺利出境游吗?记者咨询了一些旅行社和航空公司得知:对于报告上的检测机构盖章要求中并没有说得那么具体,但旅行社和航司建议最好持有相关机构直接出具的盖章报告,报告中出入境证件信息必不可少。对此,市民呼吁“随申办”应进一步完善这项公共服务,可借鉴相关机构出具的报告制式模板完善样式,同时通过后台查询出入境证件数据库为市民补上出入境证件信息,以满足市民的出境出行需求。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传承红色经典 大型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驻地演出在兴国首演
- 超30万亿非银同业存款迎利率新规:堵上套利漏洞,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 加沙已有上万人丧生!古特雷斯称人道主义停火迫在眉睫
- 中原黄河沿岸石窟造像高浮雕拓片艺术展郑州启幕
- 广西南宁背街小巷“面子”“里子”共管 让民众宜居又乐居
- 福州举行致敬抗日志士大型抗战纪念活动 传承抗战精神
- 港媒:中国靠创新力“换道超车”
- 科普:深加工食品可能使人更容易发胖
- 受全国多地降雨影响 北京等地多趟列车停运
- 2023年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交流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
- 刘心武:林黛玉形象是超前的|文化名人谈文化
- 韩媒质疑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估报告:发布过程缺乏科学性 形同走过场
- 宁夏银川投放近2000万元消费券 为市民游客献上新春商贸文旅“大餐”
- 【打工前沿】务工者返乡创作短视频何以走红?
- 房贷好消息!多地“商转公”松动,但仍有这些限制
- 零门槛全面开放转专业 上海交大发布多项2024本科招生政策
- 中核矿业科技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
- 山西太原:“线上初印象+线下组CP” 助青年拓宽交友圈
- 7天展演20场,第十三届“桃李杯”在京收官
- 优化入境手续 浙江宁波实施国际航行船舶“一次性”办结
- 热门推荐
-
- “杜苏芮”或登陆福建南部沿海 厦门消防严阵以待
- 如何正确挑选、佩戴防霾口罩?
- 活化生态资源 重庆乡村蹚出“兴”村路
- 沉睡3000多年,小古城遗址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 专家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全员必修课
- 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均下降六成左右
- (身边的变化)闽北莒口村葡萄丰收 助力乡村振兴
- 第十届丝路国际电影节国别展开幕 外籍导演看好中国市场
- 泽连斯基:乌克兰安全局遭袭!
- 中外专家学者上海对话 探索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 国际调解院总部将落户香港
- 60岁成租房年龄“分界线”?房产中介:部分房东担心出现意外引发纠纷
-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新书福州首发
- 辽宁省“5·15政务公开日”专家接热线解难题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黄山黟县民宿产业:化身“文化之窗” 讲述乡村故事
- 财政部:2022年全国政府法定负债率为50.4% 低于60%警戒线
- 尼泊尔坠机事故致4名中国乘客遇难 尼泊尔总理表示哀悼
- 韩媒:韩国2023年涉毒犯罪人数再创新高 年轻人增多
- 吉林年轻团队打造民间博物馆:用老物件展现家乡工业史
- 第十二届长沙国际吉他艺术节闭幕 中西弦乐助力文明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