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黄金周 川西线旅游为啥这么火?
10月4日,达古冰川景区门票售罄
“就地游”大火
“今年国庆7天假期可以说是客流爆棚,尤其是10月1日、2日、3日的客流远超历史记录。”甘孜州文广旅局局长刘洪感叹道。
疫情防控期间,省内“就地游”、周边“微度假”成为出游首选。来自四川省文旅厅的数据显示:国庆7天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678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04亿元,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川西成“爆款”
不少网友调侃“国庆期间,半个朋友圈都在川西耍”。全域恢复开放的九寨沟连续3天提前售罄门票,接待游客数量和门票收入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375.46%和350.80%。在大数据平台上,阿坝、甘孜民宿预订量和增幅均位列全国前五。
后劲何在?
然而,客流持续火爆随之也带来了交通拥堵、景点人山人海、酒店涨价等等槽点。全新的国内出游方式下,“家门口”的出游目的地正在被深度挖掘,未来其又该如何保持热度,持续吸引游客?
川西线旅游有多热?
有人在路上堵一天,有人直接掉头回家
“我是3号一早出发,本以为避过了出行高峰,没想到从雅安就开始堵车,好不容易堵进来了,却发现酒店爆满,几乎找不到可以入住的酒店。”回忆起国庆黄金周前往甘孜州出游的情形,成都市民周岩说,不得已之下他带着家人在出游第二天就选择掉头回家。
同样选择前往川西线旅游的还有刘梅。“10月2日从雅安往康定一路,车流量巨大,到了康定收费站进城方向更是拥堵得厉害。”刘梅告诉记者,平常一个多小时就能到的车程,当天走了四个小时还没到目的地,“朋友圈里还有人从康定到丹巴,早上6点出发,晚上11点才到。”
除了甘孜州的旅游线火爆外,在国庆节前宣布全域恢复开放的九寨沟也是“人气”爆棚。10月4日早晨7时许,藏族小伙扎西经营的“西部卓玛藏家乐”门前的公路已经排起汽车长龙,这是通往九寨沟景区的必经之路,“得知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大批游客蜂拥而至,今年国庆假期在我们店里吃饭、住宿的游客,大多是四川口音。”扎西说。
数据更有说服力。国庆期间,九寨沟景区连续3天提前售罄门票,共接待游客16.52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243.84万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75.46%和350.80%。据大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四川接待省外游客排名前五位的5A级景区中,稻城亚丁、海螺沟和九寨沟占据了三席。
而根据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民宿预订热门城市Top10中,四川有三地上榜,其中阿坝民宿预订量和增幅均领跑全国,预订量增幅达438%,甘孜州热度也在全国第四位,预订量增幅113%。
“10月1-7日,全州共接待游客237.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11亿元,可以说是创了国庆黄金周旅游接待历史新高。”刘洪介绍,尤其是国庆前三天比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70%、29%、39%,各主要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呈现出一派欢乐火爆场面。
拥堵、客满、房贵……
人流、车流带来强劲消费,也带来这些新槽点!
在旅游近程化的大趋势下,到就近的川西秘境转一转成为不少川内游客的选择。除了全新亮相的九寨沟外,受到“丁真效应”的强势带动,理塘县所属的甘孜州也占据了“十一”旅行目的地热搜榜首,在预订平台的搜索占比较五一进一步扩大了2.5倍。
人流、车流带来了强劲的消费力,但也随之产生了不少槽点。比如交通拥堵,10月2—3日前往甘孜州的游客及车辆急剧增加,特别是雅康高速车辆通行压力激增,高速交警不得不发布了“请勿再前往康定、泸定”的提醒。再比如,稻城亚丁景区由于大量游客集中出景区,大巴车运力不足导致游客滞留景区未能及时运输下山现象。
而最被网友集中吐槽的则是住宿。来自绵阳的梁女士一行在抵达九寨沟后却被告知酒店“已满房”,此后两天就在不断找酒店中度过。
“平常700元左右一晚的酒店涨到了3000元一晚,就连民宿也要2000元左右一晚。”在抵达康定后,周岩看着预订平台上价格涨了不止一倍的酒店纠结“要不要花2000元住一个很普通的民宿?”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阿坝、甘孜等出游热度居高不下区域的酒店、民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普遍涨幅在2倍以上。
专家观点
省内“就地游”成新趋势,
旅游产品本地化亟待创新
“大量游客蜂拥而至,随之而来的交通瓶颈制约凸显,游客反映国庆住宿房价太高的问题也确实存在。”刘洪坦言,虽然在节前也通过种种措施对住宿价格进行了调控,但酒店、民宿价格还是受到了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正在进行分析、研判,看看甘孜州旅游的硬件和软件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怎么干才能满足游客需求。”刘洪将这个国庆黄金周称之为一次“体检”。在他看来,随着人们出游方式和观念的转变,高端定制化、私人化的趋势十分显著,“我们要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找一条适合甘孜州山地旅游的新路子。”
“疫情背景下,旅游市场的韧性明显增强。”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本地化的周边游需求的强劲复苏态势明显,但是,以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一直放在如何吸引外来游客上,对于本地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考虑较少,以至于一些热门出游区域周边的精品民宿、度假区等每逢周末就“一房难求”,需求缺口很大。
如何将巨大的需求缺口转化为消费活力?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民众假期出游的新趋势,对地方旅游产业创新转型发展提出新考验。“特别在本地游客对当地景点相对熟悉的情况下,需进一步创新挖掘、开发具备多元属性的旅游产品,尽可能为本地及周边游客带来‘常去常新’的体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津冀多条道路将连通 智慧设备让出行更安全顺畅
- 《八闽文库·福建民间契约文书》发布 反映经济社会变迁
- 巴西经济学家:中国数字化转型令人印象深刻丨两会·世界观
- 俄乌局势进展:土耳其总统称黑海运粮协议有望延长 俄称考虑给予瓦格纳集团合法地位
- “溥仪”把“雍正”告了,不能只当笑话看
- 进博会暨虹桥论坛推介座谈会在日内瓦举办
- 巴西8月火灾逾6.8万起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
- 两部门发文:引导网络餐饮平台防范外卖食品浪费
- 美媒:白宫高级经济顾问将离职 为哈里斯竞选活动提供服务
- 吴为山《问道》组雕永立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
- 历史建筑搭可口西餐更浪漫
- 粤东城际铁路桑浦山站完成桩基施工
- 挖存量控增量防变量 湖南全面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 浙江经济观察:制造业如何闯出“智造”路?
- 争分夺秒检修忙
- 在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上,AI数字人主持的这场经济论坛都说了什么
- 7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30个点
- 川渝火锅飘香链博会 牛油底料“链”味也浓
- 春花绽放 北京“春季赏花地图”为民众打造个性化游线
- 河南安阳发现距今约7800年裴李岗时期遗址
- 热门推荐
-
- 千万粉丝博主“滇西小哥”的乡村生活:心安处,是故乡
- 历时五年完成出版 这套作品如何传播科学家精神?
- (申城风景线)上海打造文化人才之家 社区与人才“深层触达”
- 在马可·波罗笔下“东方第一大港”探寻中意情缘
- 重庆将恢复直飞巴黎客运航线
-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价格波动监测
- 第七届进博会布展工作已完成 多个“首次”提前“剧透”
- 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 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投下“信心票”
- 单霁翔推出新作:致敬梁思成感恩吴良镛
- 春节期间宁夏多措并举为民众送温暖
- 做科技创新的“主角”,企业大有可为
- “五一”假期首日中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040万人次
- 疫情期间如何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专家支招
- 2024年“搞笑诺贝尔奖”新鲜出炉
- 食用色素可能与肠道炎症相关
- 2012年以来首位 叙利亚任命驻沙特大使
- 打造中国家庭的“纸上博物馆” 故宫启动《故宫万象》丛书出版
- “00后”老将舞动“国风轮滑” 跨界传播中国文化
- 力拓首席执行官:中国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令人兴奋
- 反食品浪费法施行一年多 “光盘”成年轻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