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三星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
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保护与利用多元探索
三星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推出混合现实导览电影、推动考古研究成果的数字化阐释与转化……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不断丰富和拓展文物保护利用的广度与深度,让古老的三星堆文化插上数字化翅膀。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每一次考古挖掘的新发现,都会引发全社会的考古热,三星堆博物馆也一跃成为四川最热门的博物馆“打卡地”。
今年初,三星堆再次“上新”:3号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拼对成功,历经3000多年,两件跨坑文物终于再度重逢。这件将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属首次发现。
这次“拼合作业”的成功,得益于数字三维模型技术的充分运用,是我国保护、研究文物技术手段的又一创新,也是三星堆文化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典型例证。
科技助力,提供全新的文物参观和体验方式
眼前,古蜀民围着神树祈祷,三足金乌在天空飞翔;耳边,“虚拟讲解员”讲述着文物的“前世今生”……前不久,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陈女士在三星堆博物馆,戴上MR(混合现实)眼镜,仿佛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
“太震撼了!那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加上耳边荡气回肠的音乐,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感叹。
陈女士体验的,正是去年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首部混合现实导览电影——《古蜀幻地》。这种全新的文物参观和体验方式,可以让游客“一边看文物、一边看电影”,真正感受到气势恢宏的三星堆千年文化。
这是三星堆数字化的一个缩影。12K技术微距拍摄的三星堆文物,让网友得以“脸贴脸”沉浸式看国宝;裸眼3D重现三星堆古城过去辉煌;三星堆文物开口说唱刷屏朋友圈……充满神秘感的三星堆文化正在插上数字化翅膀,重焕生机。
“将AR(增强现实)、MR技术运用于博物馆的文物还原,对其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在我国并不鲜见。”三星堆博物馆景区和遗址管理部工作人员张淞告诉记者,三星堆博物馆的创新在于,让虚拟情景融入现实场景,不仅让游客以三维立体的形式了解三星堆文物,还能进入虚实结合的世界,浸入式体验导览电影带来的奇幻感受,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
“除了挖掘保护,更重要的是把文物的价值通过技术化手段传播出去。”张淞说。
数字赋能,实现文物保护全过程数字化留痕
据介绍,从2016年开始,三星堆博物馆已先后实施3期文物数字保护项目,完成绝大部分文物的高精度采集,并建立三星堆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对文物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目前,这些数字化成果已被广泛地运用在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导览服务、文化传播、文创开发等多个领域。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大量新科技应用带来无穷想象,也激励了三星堆博物馆积极拓展文物发掘及展览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利用文物的价值内涵与文化元素,让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获得了良好反响。
“三星堆文物从发掘到清理再到修复,可以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留痕,每一块文物都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一码记录整个生命周期,为文物的未来利用和文创开发奠定了原始的数据基础。”张淞说,文物碎片经过3D扫描建立数据库后,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器物的颜色、纹理、断面形态等信息计算拼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从考古挖掘阶段就开始应用数字技术,科技助力考古探源,用数字技术与创意保护来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告诉记者,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多学科交叉融合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代表了未来考古学发展的新模式,新一代数字科技与考古研究的融合更是一个重点方向。
多元探索,开辟考古挖掘和文物利用新思路
让丰富的文物资源“活”起来,文化数字化是重要路径。今年初,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围绕关联汇入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等7个方面,明确了统筹利用文化资源普查成果、建设全省一体化数据体系、建设文化数据交互平台等22项重点任务。
近年来,三星堆遗址频频掀起全民考古热。专家表示,三星堆在文化数字化方面的探索,不仅让人看见四川文化数字化发展的蓬勃动力,也使得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产值增长的核心点。如今,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动画、线上文娱旅游服务、文化数据资源处理与存储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融合与碰撞,未来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四川省数字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
“有意思的是,自从鸟足曲身顶尊神像成功拼合之后,我们的专家都会格外留意各坑不同文物之间的拼对可能,这也是数字化发展给我们开辟的新思路。我们也更有信心,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消费新体验。”朱亚蓉说。
本报记者 宋豪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军基地发生枪击事件:2名士兵持枪打斗 造成1人死亡
- 证监会: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股权激励,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
- (文化中国行)巴丹吉林:“大漠旷野”与“湖光山色”的神奇组合
- 全国首例采用转体施工工艺的单塔无背索斜拉桥在蓉“转身”
- 李焕民艺术研究展在蓉开幕
- 700多个优秀作品参演第二届“国话杯”剧本朗读大会
- 【世界说】英媒:种族之殇!美国对黑人社区的针对性掠夺筑起“威胁之墙
- 故宫7日起按75%限流要求恢复开放
- 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完成年度计划的71%
- 2031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超三成 北京市打造智慧养老场景
- (新春走基层)一曲南音两岸情:语同音 曲同调
- 这个“李小龙”,爱武术更爱中医
-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二次彩排
- 广州中心城区公交车实现100%纯电动化
- 西瓜、甜瓜等为什么是甜的?科学家找到了最新解释
- 印度古吉拉特邦一栋六层建筑倒塌 已致7人死亡多人受伤
- 商务部:支持企业持续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 台风“海葵”来袭 浙江温州启动水上防台Ⅲ级应急响应
- 宁夏将迎今年首场大范围降雪
- 大栅栏网红涂鸦墙成杂物墙
- 热门推荐
-
- 首发数字藏品 奏响第六届内蒙古文博会前奏
- 青藏中线(唐蕃古道)进藏自驾旅游线路正式对外发布
- 上交所:丰富科创板规模指数体系 推出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 参观高校,重在体验而非“买买买”
- 日本将发射首颗木制卫星应对太空污染
- 江南名楼滕王阁北扩工程即将竣工 游客可全览“豫章十景”
- 外资机构乐观展望中国市场
- “影像中国”采风对焦浙江宁波海曙:生活、发展成为前后景
- 为大学生就业辟新路 重庆创新实施“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
- 中亚学者:经济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中哈携手并行|世界观
- 前三季度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万亿元 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 国铁集团:6月1日开售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的4条高铁车票
- (新春见闻)龙年春节:在津门博物馆里“鉴宝寻龙”
- 中泰将联合举办冰球友谊赛
- 黑龙江:酷暑来袭 27个台站日最高温超35℃
- (改革进行时)从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保体系看中国民生领域改革
- 演绎“600年活着的传承” 水井坊博物馆携手大运会彰显成都另一面
- 去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减少5000多所,近15年来首次负增长
- 亚冬会开幕式筹备进度条到哪了?有哪些创新?总导演独家剧透→
- 茅盾《子夜》主题展浙江巡展启动 让文字“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