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来了?“网红药方”靠谱吗?专家释疑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邵萌)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近期,多地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等病例快速增加,一些医院发热门诊、儿科门急诊排起了长队。“混合感染”“网红药方”等相关话题,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感染高峰到来了吗?能否自行用药?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今年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往年严重吗?如何有效预防?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作了详细解答。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来了?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最近我们临床上也发现,流感、支原体肺炎病人逐渐增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
他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对较多,流感病例有所增长,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从暑假以后逐渐减少,现在病例非常少,但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有很小的波动。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介绍,9 月以后,该院接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人有所增加,这与以往的流行趋势相符,本身秋冬就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除了支原体感染,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有陆续出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也指出,目前该院门急诊就诊量仍较大,以呼吸道感染居多。
哪些人更易出现混合感染?
王贵强指出,要特别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因为不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支原体,一旦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都会破坏上呼吸道的免疫屏障,而一旦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出现肺炎症状,可能就会继发细菌感染。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可能就有一些肺部的疾病、支气管的疾病,在感染以后可诱发细菌感染,继而加重病情,导致病情恶化。”王贵强说。
他表示,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现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所以病原诊断很重要。另外,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肺炎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确实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徐保平介绍,儿童也要加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也避免接触患病的病人,减少连续感染和混合感染的可能。
“网红药方”靠谱吗?
随着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也成为了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网红用药“三件套”。
对此,王荃提醒,尽管目前支原体肺炎所占比例较大,但总体上还是病毒性的感染更多一些,不建议家长按照在自媒体等渠道了解到的一些“套餐”擅自给孩子用药。因为孩子身体较小,且很多脏器功能发育不太健全,所以对一些药物的处理需要结合孩子自身的基础情况,由医生做评估,给出更安全的做法或建议。
王贵强表示,早期鉴别诊断很重要,现在一般诊室都可以对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支原体等做检测,查清病因后就可以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尽管有少量耐药的情况发生,但对于大部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来说,用药效果都是非常明确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很好,在早期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哪些症状需及时就医?
徐保平指出,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病毒感染,除了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病毒都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就是对症治疗,如果孩子只是有点呼吸道症状,有点发热,但一般情况不错,食欲活动也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在家观察,对症治疗。
出现何种情况需要警惕?她提醒,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观察两到三天,如果呼吸道症状加重,比如咳嗽越来越厉害、喘息、呼吸特别快、呼吸费力等等,提示孩子可能出现了下呼吸道症状,或是肺炎的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王荃建议,如果孩子持续高热 40°C以上,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要及时去医院。此外,因为支原体肺炎早期表现主要是刺激性的干咳和高热,当孩子咳嗽非常严重,甚至会影响日常的作息生活时,也要尽早去医院。
“还可以看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如发烧以后精神特别差,即便体温下来了状态也很差,或出现了呕吐、频繁腹泻甚至呼吸困难等情况,都需要尽早去医院。”王荃说。
对于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人群,王贵强建议,如果有高热、明显的咳嗽、咳黄痰等症状,就可能有继发的细菌感染的风险,一定要及时就医。
今年呼吸道疾病更严重了?
随着多地疾控发布提醒及媒体密集报道,有言论认为“呼吸道疾病好像比以前严重了”。王贵强表示,从接诊情况来看,并未发现这种趋势。每年秋冬季儿科发热门诊病人都很多,由于原来做病原检测的较少,都是当作感冒,现在做了检测以后,就会发现有支原体感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在他看来,除了上述原因外,也因为新冠疫情以后,公众对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更加关注,这也反映了公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这也提醒大家,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还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用恐慌,要正确、科学对待。”王贵强说。
王荃也表示,每年到了秋冬季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不过,今年总体来看显得病人量稍微多一些。
如何有效预防?
让王贵强担忧的是,目前公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意识有所降低。他强调,随着流感季的到来,尤其是入冬后,在通风不好的环境下,一定要保持在新冠疫情时期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多通风、少聚集、勤洗手、必要时戴口罩。
由于近期在学校聚集的病例较多,徐保平建议,如果孩子生病,最好居家休息,这样既有利于尽早康复,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保护。此外,在学校环境下也可以经常开窗通风。
受访专家们呼吁,在做好个人防护之外,主动免疫也非常重要。“在有疫苗的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禁忌证,建议积极接种疫苗。也建议孩子的看护人积极接种流感疫苗。”王荃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阿丽玛·穆卡诺娃:新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我很惊叹
- 报告: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将成全球最大风险丨世界观
- 台风“山陀儿”将在台湾岛沿海登陆 福建浙江近岸海域有大到巨浪
- 广州官宣入夏!迎1961年以来“最早夏天”
- 拉萨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举行
- 【我们这些年俗】踏火祈福
- 同一民宿在不同平台预订为何价格差距大?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邵志清:加强数字身份和电子认证国际合作
- 天津大学研究成果:未来“胶囊医生”有望代替肠镜检查
- 以独特视角探索家庭新叙事 《烟火人家》迎暖心收官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世 享年100岁
- 拜登称最初没人请求他访问俄亥俄州“毒列车”事故发生地
- 空客预测:中国到2043年将需要超过9500架新飞机
- 未来两天广东强降雨仍有致灾性
- 拜登与麦卡锡再度就债务上限谈判:仍无实质进展
-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首映 魏翔饰演篮球教练
- 安阳红旗渠机场今日正式通航
- 香港教育大学代表团访湘 加强湘港爱国主义教育合作
- 杭州乡村土特产年货展开展 年味儿满满共迎新春
- 重庆藻渡水库主体工程开工 总投资超百亿惠及343万人
- 热门推荐
-
- 美国内华达州一架医疗服务飞机坠毁 机上5人死亡
- 南湛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主桥墩身施工完成
-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赴云南一线协助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 中国工信部许可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频率重耕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闹元宵!光影“大戏”璀璨呈现 多彩非遗闪耀神州大地
- 275天环球邮轮泊天津 近2000名各国游客开启京津游
- 中国粮食年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探店不能打法律“擦边球”
- 海南开通首条中东集装箱直达航线
- 浙江县域观察:展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助推器”
- 摩洛哥驻华大使:期待同中国加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
- 云南弥勒发生电梯坠落事件 已致3人死亡17人受伤
- 喝下这副“电子中药”,民乐青年也新潮
- 从填写烦琐表格到参会,非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
- 一场中德交流会上的“合作情谊”
- 全系标配6000mAh大电池 vivo正式发布Y200系列
- 注册制下“看门人”更须尽责
- 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受访者对A股预期明显提高
- “小茶叶”带动“大产业” 第二届咸丰白茶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