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储存食物,你最容易犯这4个错误!
饮食雷区
冰箱储存食物,你最容易犯这4个错误!
◎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最近气温越来越高了,天气热的时候,细菌也疯狂生长,这也就使得家里的食物更容易滋生细菌而发生腐败、变质,去超市买的食物放冰箱也放不了几天就都烂了。就我的观察来看,很多人在储存食物时都容易掉入4个误区。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冰箱储存食物容易犯的错误。
误区1
食品不密封储存
这可能是大家最容易碰到的一个误区,买回家的食物都随意丢冰箱,完全不做任何密封处理。实际上,食物不密封保存是非常容易腐败变质的。
一方面,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光人类喜欢,外界的细菌、虫子也觊觎已久。如果不密封保存,就很容易滋生细菌,甚至生虫子,比如家里的大米、面粉,如果打开后不密封保存,就很容易长虫子。
另一方面,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也很脆弱,如果不密封保存,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影响食物口感。比如家里的食用油,如果打开后不注意密封、遮光保存,就很容易发生脂肪氧化产生哈喇味儿;家里的坚果、果干打开后,如果不注意密封保存,就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受潮,一旦受潮,就很容易发生脂肪氧化,霉菌还会找上门来。
建议:
①生熟分开,密封保存。
所谓生熟分开、密封保存,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另一方面也避免互相串味。
熟的食物最好保鲜盒密封放好保存,比如家里的剩饭剩菜,可以放在有盖子的保鲜盒里保存。
生的食物可以用保鲜袋密封保存,比如,每一种蔬菜套一个保鲜袋保存;家里的坚果拆封后可以用夹子夹住袋口后再在外面套一个密封袋保存,延长食物的保存期。
②蔬菜水果要分开。
蔬菜和水果最好分别用保鲜袋密封后分开保存,因为水果熟了会有乙烯加速蔬菜“衰老”。
误区 2
认为冰箱是保险箱
很多人都会把家里的冰箱当做保险箱,每次都会把很多吃不完的食物放到冰箱里,也几乎不清理,认为食物放冰箱里就万无一失了。
其实,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不能防止细菌滋生,只能减缓滋生步伐。有一类耐冷细菌,它在冰箱冷藏室也能生存繁殖,最常见的就是李斯特菌。它在低至零摄氏度的冷藏温度下也能缓慢生长,一般的冷冻也不足以将它们杀死,三分之二的家庭冰箱里都有它的潜伏。李斯特菌可以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并可能造成流产、败血病和初生婴儿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即使没有细菌滋生,时间放太久,食物中的脂肪会氧化、维生素含量也会降低,质量和口感都会变差。所以,即便放在冷藏室里,绿叶蔬菜也只能保存3天左右,其他蔬菜最好一周内吃完,避免营养价值下降。而生的猪牛羊肉冷藏(4℃环境)时间不超过3-5天,禽类和水产不超过1-2 天。
建议:
冰箱里的食物不要囤太久,尽快吃完,加快冰箱的流动性。尽量还是经常去买新鲜的食材,养成食用新鲜事物的好习惯。同时,定期对冰箱进行清理消毒。
误区 3
冰箱温度越低越好
为了使食物能放得更久,不少人都会认为冰箱里的温度越低越好。不过,这完全是误解。实际上,冰箱里的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应该根据食材进行调整。
如香蕉、菠萝、芒果、木瓜、牛油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他们习惯了热带的气候,对低温就比较敏感,如果放太低的温度冷藏就很容易冻伤,轻者表皮变褐、长出麻点点,严重的甚至会内部软烂。
建议:
如果你家的冰箱是可以调节温度的,不妨根据食物的特点调节,按照适宜温度保存食品。当然,如果你家的冰箱冷藏温度不能调节,实在吃不完的食物,放冰箱冷藏室也可以,总比腐败变质了好,但还是要尽快吃完,不要放太久。
误区4
食品放凉之后再放冰箱
很多人都习惯将做熟的食物放凉后再放冰箱冷藏,认为这样对冰箱更好,认为热的食物放冰箱会导使冰箱坏掉。其实,这个也是误解。
饭菜炒好后,温度会从100℃左右开始逐渐下降,温度下降之后其实是很容易滋生细菌的。因为,当食物温度降到60℃,就有细菌开始生长;当温度降到40℃-30℃,细菌们会旺盛繁殖。如果不及时冷藏保存,食物就很容易腐败变质。
而且,热的食物放冰箱并没有大家担心的那样会对冰箱不好。很多人担心热的食物放冰箱会给冰箱造成负担,但是相比可能的细菌污染,这点负担根本不足担心。
建议:
尽快将食物用保鲜膜或者保鲜盒密封保存好放冰箱冷藏室保存。因为,冰箱冷藏室的温度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更好地防止食物腐败变质。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卖惨带货被判“退一赔三”是一记法律警钟
- “贝碧嘉”逼近 浙江电网启动Ⅲ级响应全力备战
- 泰国一辆大巴坠崖 致4人死亡30多人受伤
- 孟加拉国公布大选时间
- 三月桃花雨 点点美如酒
- 中新健康丨春运出行如何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护?专家提示
- 天津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量破5400亿元创历史新高
- 接到“爆破机场”恐吓电话 韩国各机场加大安检力度
- 联合国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哥伦比亚一机库存放约2万具尸体
- 左江水位暴涨 广西崇左武警官兵救助受困民众40多人
- 美国一非洲裔空军士兵遭警察枪杀 家人寻求正义
- 2024年多项民生措施将推出!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收了→
- 浙江力争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提至“三个80%”
- 西藏首次举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裁判员培训
- 食盐三文鱼酸碱体质上榜
- 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开工
- 30余国工艺品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
- “侨味”话剧拥抱开平碉楼
- 专家长沙论道合作与遗产创新
- 诺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对话中学生:巧用人工智能学习知识
- 热门推荐
-
- 美以领导人通话 拜登:我没有要求停火
- 中国互联网协会“第三届数字人精品秀”线上展播正式开启
- 美国枪支问题积重难返,背后利益集团难辞其咎
- 建行“账簿通”,了解一下
- 市内免税店推动本土品牌国际化,免税、退税政策带动入境消费
- 2024佛山秋色赛会成果展举行 推动非遗传承发展
- 证监会召开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题座谈会
- 云南上半年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地区生产总值超14170亿元
- 一边是违规车正在充电 一边堆满杂物“僵尸车”:这个小区的车棚让人捏把汗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果园采摘热 荒山结出“金”果子
- 百余名专家山西太原探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国家统计局:消费潜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福宝”体态外观无异常,精神及食欲正常
- 五一年轻人旅游“新姿势” :吃苍蝇馆子、拍最美的照片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浙江安徽江西等部分地区风险很高
- 门禁卡“锁”业主,物业还是“物爷”?
- 湖南举行残奥冠军进校园主题活动
- 重庆辟谣“一家人上吊而死”:系网民拼凑杜撰
- 2023年上海有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逾1.1万户
- 在网上花数百元问诊,靠谱吗?小心别踏进“问诊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