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11月现35.8度高温?都是焚风惹的祸!
刚刚过去的11月17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城的市民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异常天气现象——“焚风”。截至17日16时,古蔺最高气温上升至35.8℃,即使把厚衣服换成短袖,当地群众仍喊“太热”。
据泸州市气象台副台长林璐介绍,古蔺城区之所以在11月达到35.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主要是当地受干热风加上地形的影响,产生了“焚风”气象。
据了解,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 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在高压区,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
林璐告诉记者,焚风属于有害天气现象。“因为湿度低、温度高,可能会使植物干枯,易发森林火灾之类的事故。高山可能会有融雪,风特别大的话也可能出现局地风灾。”
记者从古蔺县宣传部门了解到,焚风带来的高温确实让人体感酷热,但截至11月18日晚,尚未收到相关灾情报告。
据了解,古蔺此次高温刷新1981年以来11月中旬当地最高气温纪录。而据四川省气象台的消息,11月17日16时,达州和广安也达到了27℃、28℃。
根据泸州市气象台预报,17日晚零星小雨,18日白天阴转多云,大部地方15℃到21℃,古蔺14℃到24℃,山区10℃到17℃。最近5天,泸州11月18日晚到19日多云间晴;20日多云转小雨;21到22日阴有小雨。本周后期,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最高气温将跌至1字头,建议公众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新闻链接
“焚风”是啥风?
据泸州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解释,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焚风,是由于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当空气从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0℃以上,使凉爽的气温顿时高起来。”
焚风在世界很多山区都能见到,但以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原苏联的高加索最为有名。强烈的焚风吹起来,能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
焚风有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益处。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所以原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干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风”。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积雪会在短时间内全部融化,大地长满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而当地人称它为“吃雪者”。
在我国,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二郎山等高大山脉的背风坡,都有极为强烈的焚风效应。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年平均焚风时间为19天,最多的年份可达49天。
问题来了,这股“任性”的风要吹多久?泸州市气象台作出解答:降温降雨正在来的路上。“未来两天,依旧以多云天气为主,但随着新一股冷空气到来,21号雨水将重返天气舞台,22号的最高气温将下降至12℃。”
(川观新闻)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免费法律咨询”“包胜诉”网络广告可信吗?律协提醒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东乡:一根甘蔗“熬”出甜蜜日子
- 甘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
- 2024海西汽博会启幕 智造活力涌现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城市更新涌动“年轻力”
-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朋友,欢迎回家——剧作家活动日”在京举行
- 海内外专家成都共论公园城市文化特质
- 成交价市场说了算 科技成果首次上拍淘宝
- 黑龙江省赴泰国开展贸易交流及招商活动
- 宁夏银川连续发布多条极端天气预警信息
- 2024年马来西亚—中国峰会举行
- 浙江推十条政策 助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多举措、出实招“护航”外贸企业生产 新业态成外贸增长亮点
- 广西工业“修内功”向海而兴 谱写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 (新春走基层)江苏里下河腹地旅游公路之行:一路“繁花”入眼来
- 黄金市场迎来节前销售旺季 小克重新款式受追捧
- 40名港澳台青年走进江西南昌人文景区 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品类增至1157种
-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年馍之乡”霍州打造“霍嬷嬷”区域公用品牌
-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为俄乌恢复直接对话谈判创造条件
- 热门推荐
-
- 大数据杀熟不能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 鼓浪屿国际青年艺术季开幕 广邀全球50位青年艺术家驻地创作交流
-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 助民企 “建”行动丨创“五全”模式 助民企高质量发展
- 澳大利亚政府发布审查报告 移民制度面临“彻底”改革
- 解读汪曾祺:自带“弹幕”的作家
- 一幅中国史前文化的绚丽画卷 考古报告《洪江高庙》发布
- 外媒:乌克兰哈尔科夫战斗激烈 乌军称从部分阵地撤出
- 钓渔船遇大雾搁浅 福州海警局成功救助3名船员
- 回家过年,大学生怎么成了“德华”?
- 山西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 累计开工项目158个
- 直击湖南湘潭堤坝决口:冲锋舟24小时巡查 村民有序转移
- (八闽千姿)傩文化“活化石”焕发新活力
- (乡村行·看振兴)福州千年古村遇上“积分制” 生态宜居引客来
- 数字求职机亮相杭州高铁站 “刷脸”也能找工作
- 世界周刊丨“北溪”难安
- 国家气候中心解析7月下旬全球破纪录高温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深化战略合作 签署版权转让协议
- (新春走基层)内蒙古北方小乡镇:悄然变“红”的家家户户
- 第二届德中经济峰会将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