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女孩常常不按时吃饭 一年内反复腹痛患胃癌
吃饭常常不能按时,一年内反复出现上腹隐痛
一周两个年轻患者,患上胃癌命运各不同
“我女儿还有救吗,她才27岁”
本报通讯 金南星 本报记者 张冰清
这或许是一段很残忍,但真实的对话。
“我女儿还有救吗?她才27岁……”
“胃癌发现得太晚,多处转移、情况很差,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案可以延缓生命,我们能做的就是减轻她的痛苦……”
问话的是小张的妈妈,谈话间气氛一度接近冰点。
听到问题的时候,浙大四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虞卫华心中一颤,但是这个事实必须由她亲口说出。
病房是充满治愈和希望的地方,也时常伴有绝望和无奈……
吃饭常常不能按时,一年内反复出现上腹隐痛
一周两个年轻患者,患上胃癌命运各不同
“我女儿还有救吗,她才27岁”
小张在国外经商,工作非常繁忙,吃饭常常不能按时,1年前就已经出现上腹隐痛,由于发作频率不高,再加上国外就医不方便,就一直忍着没去医院就诊。
后来,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并出现了腹胀恶心及体重减轻的症状,小张不得不回国看病。
在国内的一家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癌,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胃癌晚期伴多处转移”,后来进行过化疗,但小张无法耐受就没有再继续。
最后,为了方便看护,家人将她接回老家义乌,住进浙大四院消化内科病房继续诊治,可惜此时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已回力无天,年纪轻轻的小张没多久后黯然离世。
当然关于胃癌,不尽如此,及早发现可以及早治愈。
虞医生回忆说,她还记得接诊小张的那周,门诊还碰到一位35岁的女士。她们俩故事的开头很相似,但是结局全然不同。
这位女士出现上腹不适一个多月后,到浙大四院就诊。胃镜检查后发现有胃糜烂,放大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提示,是低分化腺癌。
“幸运的是,这位患者从发现到治疗时间上没有特别耽误,最后选择了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如果小张也能早些发现胃癌,结局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虞卫华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国和日本同是胃癌大国,全世界有将近一半的胃癌患者都在中国。在中国,胃癌5年的治愈率仅为20%,但是日本的治愈率却可以高达到80%。日本胃癌的治愈率之所以那么高,主要在于“早筛查早发现”。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每年有12.5%的人能够对自己的胃进行筛查。从这个数据推算,5年内就相当于有62.5%的人对胃进行筛查。
“想一下我们自己,家里有人在五年内做过一次胃镜吗?没有。”虞卫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由于胃镜筛查普及不足等原因,80%以上的中国患者发现胃癌时已是进展期。
因为,通常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和普通胃病表现类似,有的也可以通过服用胃药缓解,这就容易引起老百姓对相关症状的忽视。
“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虞卫华说。
因此,胃癌早期发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直接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许多老百姓认为无症状就不需要去做胃镜检查,这其实是误区。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精查策略,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虞卫华专家提醒,浙西地区饮食偏咸,好吃腌制品,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因此老百姓更需重视对胃癌的筛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见闻)探访高铁供餐中央厨房:日产逾2.7万份餐食
- 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签约投资额逾880亿元
- 西藏阿里消防“六进”入人心 筑牢安全“防火墙”
- 重庆綦江:快递“乘公交”进村 农货“搭专车”入城
-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将继续扩大和深化在华投资
- 金价又涨了!再创“历史新高”
- 闯关再向前丨在攻坚克难中紧扣“高质量”——解读2023年全年经济数据(上)
- 百年石碑蕴藏的生态智慧
- 四川眉山“第三届东坡人才周”正式启动
- 报告:新职业青年崛起 直播电商操盘手等职业受追捧
- 戴上口罩出门还是感冒了?也许是你的佩戴方式不对
- 暑期“夜经济”再迎热潮 浙江推出一系列夜间消费活动
- 曾侯乙尊盘实现数字化复原
- 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菲律宾80个省
- 斯里兰卡“再出发”
- 山西运城赴深推介文旅资源 现场签约17.5亿元
- (经济观察)中国“科技元素”架起数字丝路沟通桥梁
- 重庆直飞首尔航线加密至每天2班
-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毛毛”的季节 “梧桐絮”的烦恼怎么破?
- 霸州·中电智谷项目奠基 20家数智创新企业签约
- 热门推荐
-
- 青海“河南蒙旗”启幕那达慕 万人共赴草原盛会
- 新一届“中国新发展奖”揭晓 10部获奖英文学术图书中3部聚焦人工智能
- 2023年我国国际海运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权崎:让AI赋能数智电网 守护万家灯火
- 山西专项整治自然资源领域“黄牛”“黑中介” 等问题
- 钱江源头的“守望者”:一家三代守护“只此青绿”
- 日本4月现巨额贸易逆差
- 气温升高,韩国人可能吃不上泡菜了?
- 黑龙江特色食品入选“国家美食地理”
- 国家京剧院2024年将推出《老阿姨》《故土新归》等新创剧目
- 受坎拉翁火山喷发影响菲律宾将疏散逾8万人 过半居民处于“危险”区域
- 浙江文化观察:文艺作品如何记录重大理论?
- 中华世纪坛“飘”来改良版漫瀚调
- 巴基斯坦一火车站遭爆炸袭击已致24人死亡
- 成都一小区提供“植物寄养”服务 为居民免费养护盆栽
- (两会观察)人工智能引“全方位”关注 中国如何抢主动?
- 超20部影片定档 2024中秋国庆档电影片单发布
- 【世界看进博】外企人士:来进博,敲开“新机遇”的大门!
- 山东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聚集作用 打造人才引留“强磁场”
- 首都航空开通三亚=达州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