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困住的亲子关系应该如何解围
疫情防控中,为了减少外出感染的风险,很多人都待在家里。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基本都被“关”在家庭这个最小的封闭单位里。长时间在同一屋檐下共处,让许多家庭的代际矛盾也凸显出来。有的孩子因为想出去玩,和家长产生激烈冲突;有的家长自己焦虑,又把情绪传递给孩子;还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天天沉浸在电子产品里不学习、不听话……
很多家长把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归结为疫情,认为只要疫情结束,亲子冲突就可以自行消失。然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告诉我们,亲子之间关系不良、沟通不良,其实与疫情没有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是延续存在的状况。
李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是因为疫情让大家每天都呆在一起,这个问题就变得更突出了。那些没有亲子问题的家庭,疫情期间也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们反倒觉得,每天能有很多的时间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很不错。而那些本身亲子沟通就不好的家庭,在疫情期间,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突出。还有一些家庭介于两者之间,短时间内的相处,大家还能彼此谦让,彼此忍耐,但时间久了,每天24小时在一起,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李雪认为,由于特殊时期的相处而使亲子问题暴露出来,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个过程能够让家长和孩子发现彼此之间相处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早点去解决问题。”
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真心的陪伴
造成亲子沟通不良的最常见原因是什么呢?李雪认为,一般情况下,亲子之间产生沟通问题的原因出在家长身上。“例如在这次疫情中,很多家长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焦虑情绪。这个时候,如果孩子不太听话,家长就很容易把自己的焦虑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亲子矛盾的产生很多时候也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的缺陷。其实他们想控制孩子,却又控制不了,
“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本身无法沟通,而是家长和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夹杂很多情绪问题,会把问题扩大化。”李雪说,“比如家长规定孩子9点去做一件事情,孩子可能9点10分还没有做,家长觉得不可以,于是开始从头到尾地指责,翻旧账,把自己的情绪问题发泄到孩子身上……”
“在我们来看,有很多家长和孩子虽然每天在一起,但是他们真正和情感有关的沟通和交流却很少。家长并不太关心孩子喜欢什么,高不高兴,因为什么事情伤心,更多的只是关心作业写没写完,网课上了没有,口罩有没有戴好,洗没洗手……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家长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开不开心,需要自己去做什么……”
每一个孩子需要的都是家长真心的陪伴,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发生在亲子之间的一个典型矛盾是,一方面,家长一边为孩子付出,一边觉得“我这样是为你好”;另一方面,孩子却觉得家长“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李雪说,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的东西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其实孩子真正想要的并不多。“比如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玩手机时,会误以为孩子只是想玩游戏,但实际上,孩子想要的是有独立的空间,是被尊重。”
真诚的沟通永远都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如何在疫情期间处理好亲子关系呢?
李雪认为,首先,家长不要让自己的焦虑情绪影响到孩子。“每天看着疫情数据,每个人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焦虑。当感到焦虑时,就要把自己隔离开。”
每个人都要有独处的时间,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找一段时间,留给自己,让自己去消化负面的、焦虑的情绪,不要让你的焦虑情绪影响到身边的人。”
李雪说,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家长。当家长感到自己的焦虑时,其实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因为其实即使家长不说,孩子也会感受到家长不好的情绪。家长可以跟孩子说,“我现在有点担心,有点不高兴,我想要自己呆一会儿,你也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你不要打扰我,过一会儿我就好了。”——真诚的沟通永远都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其次,家长在给孩子安排日程时,要给孩子留出自主的时间。“很多家长会希望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让孩子有规律地作息,有很多时间去学习,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因为当孩子的时间被安排得很满时,他就可以有比较高的效率,不容易焦虑。但同时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在给孩子制定日程表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留出一些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间,让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不管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在上学的孩子,都需要这样的时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放松。”
此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找准自己的角色站位。特别是对待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时,要用成年人的态度去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不是把孩子当作小朋友,用对待六、七岁小朋友的方式去管理青春期的少年不可取。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做自己的事情。这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能“孩子长大了,而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还没长大”。
“疫情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家长可以好好利用这段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学习如何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练习如何与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锻炼自己的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同时,也要给自己和孩子都留出足够的空间,不去过分地打扰孩子,也不让自己被别人打扰。”李雪说。
(李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应用行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委会副秘书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和评理 | 马克龙的“苦口直言” 美国该听听了
- 江苏武进一企业因粉尘爆炸致8死8伤
- 四川雅江发生森林大火 500余名森林消防赶赴火场
- 原创音乐剧《对鸟》首演 用创业故事展时代精神
- 韩媒:韩国警方调查总统尹锡悦涉“内乱罪”指控
- 黎卫生部:以色列空袭黎巴嫩多地造成至少31人死亡
- 一场持续36天的热射病救援
- 四川宝兴:两只野生大熊猫在“网红水塘”结伴而行
- 中国—东盟加强应急管理合作 提升区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 弘扬民族精神 交响诗篇《长城》奏响津门
- 2024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举行 海内外人士追念华夏先祖
- 杭州提升旅游演艺“夜秀”品质 推出暑期优惠新措旺人气
- 中国(三亚)邮轮游艇产业创新联盟揭牌成立
- 护腰不难,先告别“沙发瘫”|科普时间
- 去年中国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9亿元
- 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开幕
- 美媒:因系统故障 美国数百万儿童或无端丧失医疗补助
- 新疆博湖2023年冬季“博斯腾杯”赛马大会扬鞭开赛
- 外媒:一架载有游客的飞机在巴西坠毁,致14人遇难
- 新闻周刊丨价格透明还专业!“免陪护”升级 让病人更有“医”靠
- 热门推荐
-
- 粤北遇暴雨冰雹 局地内涝街道成“河”
- 数字世界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亮相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多部门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防汛工作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批准增逾140亿美元国防预算 加宣布向乌提供新军援及核燃料
- 新疆博州精河县第六届木特塔尔沙漠文化旅游节开幕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双节”旅客吞吐量达115.8万人次
- 哈马斯称若以色列停攻加沙愿与其达成“全面协议”
- 美国田纳西州警察暴力执法事件4名涉案警察不能继续担任执法人员
- 三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 为海洋生物筑“新家”
- 第十二届美丽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京举行
- 南非恢复长途客运铁路干线服务 方便普通民众出行
- 通讯:355米内看到《清明上河图》的背后
- 新疆头屯河楼庄子水库增殖放流5万尾新疆裸重唇鱼鱼苗
- “中国魔方”的治沙奇迹:让沙漠倒退20公里
- 广西柳州立法推动木结构房屋连片村寨消防管理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 申城“文化夜空”星光璀璨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 多项服务功能“遥遥领先”
- 新闻1+1丨夏季达沃斯 如何让“合作”热起来?
- 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建成通航
- 湖北织密建筑工地“防尘网” 智慧施工“锁”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