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江西实现碳达峰需力促第二产业节能降碳和绿色低碳转型
中新网南昌12月12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2日下午发布的《江西观察报告(2023)研究成果汇编》(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江西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需要大力促进第二产业节能降碳和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
根据《江西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江西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比为7.6:44.8:47.6,与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的7.3:39.9:52.8相比,第二产业经济占比明显较高。
《报告》介绍,近两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综合能源消费量6362.3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5%,表明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对煤炭依赖程度依然很高。
《报告》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江西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绿色低碳变革加快推进。2022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降幅比2021年同期收窄4.2个百分点;江西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2563.4万千瓦,占全省总电源装机46.83%,清洁能源全年发电量392.24亿千瓦时,成为江西第二大电源。
《报告》认为,江西2030年实现碳达峰,主要面临传统高耗能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转型困难;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较强,相互制约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不足,绿色制造体系亟待完善等风险。
《报告》建议,江西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推进储能、微网、氢能、直流电、绿色照明等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低碳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钢铁、水泥、化工、冶金等高碳产业生产流程再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行绿色种养技术模式,做强粮食、畜牧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竹木加工、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等高附加值产业。
《报告》称,江西要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对标国际国内科技前沿,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攻关行动,争取重大绿色共性技术研发项目落户当地;加快能源系统深度脱碳技术、工业近零排放和绿色替代技术、建筑零排放技术、碳汇与固碳技术、交通绿色低碳技术,以及安全高效储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江西是中国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证监会发声!释放多个重磅信号,事关你的股票
- 中新健康|专家抓到“最毒乳腺癌”化疗耐药“元凶”
- 陕西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取消对社会公众车辆单、双号限行
-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钟祥汉江特大桥顺利合龙
- 聚焦故事之海 “繁城三部曲”海飞古谍系列作品交流会举办
-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扎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
- 水利部: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
- 沈阳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96周年 展出百余件清宫仿古文物
- 涨价还不到一个月,特斯拉中国为何突然全系降价?
- 第三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开幕 19部中外优秀爱情电影展映
- 中国税务机关公开曝光4起涉税案件
- 浙南“中国电器之都”助力非洲打造新能源发展热土
- 山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浙江义乌海铁发出首条船公司目的港航线全程提单专列
- 全球环境基金第七届成员国大会在温哥华举行
- 大家为什么爱花花
- “2024年黑龙江网上年货节”收官 31天销售21亿元
- “魔鬼之风”席卷美国南加州 引发多起山火
- 特朗普赢得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密苏里州共和党初选
- 万鸟北归遮云蔽日 预计兴凯湖畔今春迁徙候鸟将超200万只
- 热门推荐
-
- 揭秘蝾螈神奇的组织再生能力
- 金沙江昌波水电站开工建设 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9万吨
- 美参议院同意推进向乌克兰提供资金的法案
- 中国政府援助物资运抵大马士革 土叙两国地震遇难人数逾4.1万
- 也门胡塞武装称美英空袭也门西北部城市萨达
- 湖北:文旅消费持续“上新”
- (乡村行·看振兴)土特产变身时尚单品 浙江小镇抱团掀新风潮
- 插手干预建设工程?红线不能踩!
- 广东发布全国首个自然教育基地户外活动安全管理标准
- 海南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有率达到20%
- 美国重新将胡塞武装列为“恐怖组织” 胡塞武装称袭击仍将继续
- 加快推动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创新发展 官方有新部署
- 中国财政部将发行三笔国债
- 留学中国的菲律宾师生:和美好“不期而遇”
- 台湾高校作品获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金奖
- 中国如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发展新范式?
- 中国“法布雷专病数据库”启动搭建 助力破解“难筛、难诊”
- 陕西发现泾河流域迄今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
- “国粹丹青——北京中轴线梨园文化专题美术展”开幕
- “生命从此不同” 中国首例“去ECMO化”人造子宫手术实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