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中国大陆架考古内涵丰富蕴藏巨大研究潜力
中新网上海1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2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大学举行,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丁见祥发表《气候变化与海洋考古——以大陆架为中心》主题演讲,并在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中国具有广阔的海域和绵长的海岸线,在广泛分布于浅海大陆架的岛屿地带,考古学家已开展大量的岛屿考古学研究工作,初步展现中国大陆架考古的丰富内涵和蕴藏的巨大考古学研究潜力。
全球已知大陆架史前考古遗址有3000多处
丁见祥指出,大陆架是空间概念,作为田野考古在水下和海洋领域的延伸,大陆架考古是指在大陆架区域范围内开展考古工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大陆架有明确界定,学术研究一般采用海洋地质学上的大陆架定义——“海水下方从海岸延伸至坡度突然变陡的称为陆架坡折带的平坦区域”,有时陆架上还会有沿岸岛屿、珊瑚礁和凸起的浅滩,平均宽度约为70千米,变化范围从几十米到1500千米,陆架坡折处的平均深度约为135米。
长时段气候变化研究显示,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海平面要低于现在130米左右,距今6500年才大致达到现在的水平。因此,大量关于早期人类的起源与迁徙、早期航海与文化交流、农业起源及其早期传播、海岸海岛环境适应与资源开发等问题的考古证据深藏海底。
20世纪初叶,大陆架考古从欧洲北海、波罗的海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除欧洲、北美外,大陆架考古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日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截至2017年,全球已知的大陆架史前考古遗址有3000多处,除南极洲外,几乎每个大陆的海岸都发现类似遗址,年代从距今5000年到50余万年不等,深度从近岸浅滩到水深100米不等。
近20年以来,大陆架考古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促进多学科合作、引起更广泛关注、取得综合性成果等三个方面,既不断更新着史前考古学的既有认识,也为更深入的认识早期人类迁移图景、迁徙模式提供了关键性资料。
中国大陆架考古内涵丰富潜力巨大
丁见祥表示,中国黄海、东海的大陆架,水深不大、坡度很小,末次盛冰期时基本是陆地,即使后来海平面逐步升高,从北往南还分布着庙岛海域、舟山海域、台湾浅滩等陆桥区域,曾是古代人类生活繁衍、迁徙交流的空间和通道。例如,水深80-150米的澎湖水道就曾发现铀系测年距今4万到1万年的“台湾陆桥动物群”,为研究晚更新世或全新世早期的环境变迁和早期人类迁徙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同时,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等发现及研究表明,中国大陆架具有丰富的考古潜力,进一步丰富中国大陆架考古的实践,对促进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的结合、深化南岛语族与早期海洋文化研究、推进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他介绍说,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7800年,是浙江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海贝丘遗址考古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海洋文化考古历史轴线的极大延伸,为全新世早中期中国沿海和全球海洋环境变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空间上看,井头山遗址应属于大陆架考古的范畴,其发现为浙江乃至中国东南沿海陆地-海洋接触地带的史前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难得案例和重要启示。
福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将对恢复其生长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古生态与古环境和讨论台湾海峡西岸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海平面变化等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与国外同期史前大陆架考古发现之间联系的相关对比研究,也值得期待。
丁见祥指出,气候变化考古是本届世界考古论坛的一大焦点议题,而涵盖水下和海洋考古学的大陆架考古与气候变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很多水下考古遗存就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淹没的史前遗址、沉没的港市遗存都是显例,而富有潜力的大陆架考古更是与此紧密相关。
这位兼任上海市“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及传播”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的考古学家强调,正因为如此,以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变化、海洋酸化、极端天气频发等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水下和海洋考古学的影响,以及水下考古遗址数据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作用,均亟需学界和全社会广泛关注。此外,大陆架作为与气候变化关系极为密切的地理空间,其考古工作所获取的水下遗址和古人类、古环境数据,对推进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议:明年债券市场利率水平预计总体平稳
- 中小银行密集跟降存款利率,2024年是否还有降息空间?
- 经典大戏原味呈现 王海鸰《<人世间>剧作版》面世
- 西安警方破获一起特大侵犯商业秘密案 涉案价值7000余万元
- 房子、车子、钱袋子,有新动向!
- 以色列遭数千枚火箭弹袭击 以军宣布进入战备状态
- DNV《中国能源转型展望》报告:中国正在转变为绿色能源强国
- 全国首张跨省司法林业碳票在佛山南海交易落地
- 鱼跃龙腾迎新春,甲辰龙年舍得生肖酒限量发行
-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最大幅度下调
- 翼龙无人机飞赴现场执行康定山洪灾害应对工作
- “开门杀”引发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 客运人员在候车室“捡到”掉队小朋友
- 美媒:与特朗普形影不离 马斯克扮演美国“第一兄弟”角色
- 西班牙汉学者达奇著新书:探寻东西方经典相遇之路
- 报告:北京上半年日均新开26.5家餐厅 中餐品牌积极“出海”
- 四川医保局最新通知 单颗种植牙最高不超过4400元
- 潘展乐速度!滴滴无车赔,叫车就是快
- 合规监管 为企业“架桥”“引路”
- 芝麻酱钙含量=10倍牛奶?专家:不建议这样补钙
- 热门推荐
-
- 安徽蚌埠市延安路大桥主桥桩基施工完成
- 一图读懂!婴幼儿配方乳粉修订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 湖南怀化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测试运营 对接东盟市场
- 宁夏将在5个村开展为期2年的婚俗改革试点
- 全国多地“世界锅包肉餐厅”统一挂牌
- 《“百姓喜欢 坏人害怕”》中国记者推广短剧
- 广州云溪植物园迎来开园后的第10万名访客
- 60又加78,出境游会火吗?社会反响如何?
- 舞蹈诗剧《舞云门》首轮演出收官 探索“教学相长”新模式
- “百岁人生 蓝智伴”助老公益产品发布 中国太保携手科大讯飞迈向智慧养老新征程
- 国庆在线旅游投诉七成都是酒店预订
- 辽宁三燕文物亮相纽约特展
- 过年为啥要换新筷子?竟有科学道理
- “天府四川 熊猫家园”图片展在柏林开幕
- 第20届东博会境外客商全面恢复线下参展参会
- 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开幕
- 产业链共享 长三角不锈钢产业期现结合谋升级
- 专家:坚持创新是家电行业应对挑战的不二密钥
- 2024洋网红“Talk and Show江西”之赣南行活动启幕
- 今日辟谣(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