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当网红是不务正业吗
企业家并非职业网红,不能完全被流量裹挟。应把握好网络流量和产品质量的关系、迎合粉丝和改进服务的关系、过度炒作与聚焦主业的关系。
近期,一些企业家当起主播,不遗余力打造个人IP,引发社会热议。企业家争当网红,是不务正业吗?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流量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集中体现。对企业来说,以流量为载体获取更多注意力,进而进行产品变现,企业家亲身下场博流量无可厚非。
但也要看到,企业家并非职业网红,不能完全被流量裹挟,舍本逐末。其中有三对关系需要辩证把握、妥善处理。
网络流量和产品质量的关系。企业家获取流量并不是终极目的,而是将流量作为洞察用户诉求的手段。如果把流量当作一切,最终必将被流量反噬。毕竟,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口碑,其次才是多样化的营销手段。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如果自身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未必能正相关。
迎合粉丝和改进服务的关系。企业家最大的价值在于创造有价值的企业。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家的走红,应是基于企业受到用户追崇而产生的认同,而非企业家单纯靠自我包装产生的结果。部分企业家热衷迎合网友,甚至频频通过制造公共话题等方式取悦粉丝,树立了一定的个人形象,而如果企业经营和产品服务跟不上,个人IP和企业IP难以有效契合,最终未必都能有好的结果。
过度炒作与聚焦主业的关系。企业家的一言一行,都集中体现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家不是专职网红,因为要经营企业,所以其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企业家将大量时间都用在网络作秀上,势必会对企业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市场在哪里、消费者诉求在哪里,企业家的关注点就应该在哪里。追求流量可以理解,但不能为了流量一味博取眼球,仅靠吸引眼球赢得的注意力注定是无法长久的。企业家应全面了解消费者的诉求和兴趣点,既要赢得注意力,还要想办法提升持久影响力。致力于长期主义,从更长的周期观大势、谋全局,才能不被短期利益所迷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以军总参谋长发出警告:“实现战争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
- 【博鳌之声】炒作“外资撤离中国”是何意图?郑永年:西方在打“中国经济认知战”
- 普京:当今世界局势紧张主因之一是个别势力谋求搞排他性
- 京剧李(万春)派武生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 多城全面放松住房限购的背后
- 福建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Ⅰ级
- (第七届进博会)港澳地区积极参加第七届进博会 387家企业参展
- 舞剧《10909》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 用艺术演绎载人深潜事业
- 中国财政部:上半年地方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 江苏海安一公司车间发生爆炸 截至目前造成3人死亡2人失联
- 四川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贯通 系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
- 央行宣布将择机降准降息 “择机”以何为标志?专家解读
- 自然笔记:旅人徐霞客
- 多地证监局出手 头部券商被密集采取监管措施
- 水上运动融汇文化 青年力量助推气候行动
- 重庆石柱黄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山西金融助力下的中部地区崛起“晋”行时
- 8月广州写字楼公寓成交量环比大幅反弹
- 875根钢管桩顺利沉放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提速
- 中央气象台4月28日10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杜泽逊:唤醒史书,传承文明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员坚守一线 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 广东:将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
- 新疆乌什7.1级地震已发生3.0级及以上余震129次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郭文标:应加快完善海上救助体系
- 寓教于乐 乒博馆通过体验营传播国球魅力
- 韩媒:韩国国会门前正在发生对峙
- 北美票房:“龙卷风”首映夺冠 “金刚狼”蓄势待发
- 重庆再推十九条措施稳就业、扩岗位
- 地暖空调齐上阵 非洲长颈鹿浙江湖州花式过冬
- 中企建造的世界最大“火光互补”电站高效运行750天
- 以赛促学以赛提能 2024年陕西省航空乘务技能大赛举办
- 北京地铁17号线中段区间贯通
- 卡梅隆为何这次没能创造票房奇迹
- 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首位伤员出院
- 拜登回应机密文件调查结果:“很高兴不对我提出任何指控”
- 河南多举措开展空气质量改善行动
- 消费升级带活市场 服装业抓机遇促升级
- 郑若麟:在法国20多年,我看到西方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的份量 | 中法老友记
- 以中国产地命名新矿物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