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的“不良反应”你感受到了吗?
味觉变迟钝 皮肤衰老加速 决策力下降 心理压力陡增……
坐飞机的“不良反应”你感受到了吗?
春节长假即将到来,可能会有不少家庭选择乘飞机旅游或返乡,这无疑是一个便捷的选择。虽然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旅行方式之一,但它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一些不良反应可能你都不会想到。近期,美国MSN网站的健康栏目就给大家做了一下总结。
内耳承受压力
在典型的巡航高度(3.6万英尺至4万英尺)时,机舱内的气压等于室外6000英尺至8000英尺的气压。此时会发生一种名为气压损伤的情况,即充满空气的身体空间(如耳朵和鼻窦)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造成耳闷、耳胀等不适症状。乘客的耳咽管被堵塞了,无法平衡机舱内外的气压。
虽然它很不舒服,但并不危险,可以采用吞咽或打哈欠这两种常用的方法。如果你有耳朵或鼻窦感染,起飞前服用减充血剂,以减轻不适。
腿部肿胀
飞行期间,乘客绝大部分时间要坐在座位上,造成下肢血流不畅,并导致腿部深处形成血栓。坐的时间越长,形成血栓的风险就越大,也就是所谓的深静脉血栓(DVT)。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血栓能自行溶解,但如果它的一部分破裂并流到肺部导致阻塞时,就会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在恐慌之前,也有办法来降低风险。首先,经常移动双腿,每隔一个小时在机舱内走动一次。其次,学会识别症状,比如腿或手臂肿胀、疼痛或压痛,皮肤发热或发红。有些人患血栓的风险更大,如服用避孕药、怀孕、有血栓的家族病史、行动能力受限、静脉曲张、活动性癌症和吸烟的人。
容易患传染病
机舱内的空气是循环使用的。一想到在狭小的空间里与几百个陌生人分享空气,很多人就不寒而栗。然而,与普遍的观点相反,空气并不是造成飞机上传播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现代飞机通过过滤器每小时循环20-30次空气。新式飞机还配备了高效微粒空气(HEPA)过滤器,它能捕获99.9%的颗粒。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接触,比如被感染的颗粒物接触到脸、鼻子和眼睛。
如何保护自己?摸完公用物品后洗手,闭上嘴,并用消毒湿巾清洁附近的区域。
脱水
飞机上的湿度很低。机舱内大约50%的空气是从外面吸入的。在如此高的海拔地区,空气中几乎没有任何水分,这意味着你很快会感到口干舌燥。如果你在上飞机前喝了酒,可能会感觉更难受。乘飞机旅行对身体造成的脱水影响较为严重。
然而,也有简单的办法来克服脱水,如多喝水,在脸上或手上涂抹保湿霜,以保持皮肤中的水分。
心理压力陡增
除非你是白金卡客户,否则航空旅行会让你感到心理压力,如起飞前赶着到机场和慌乱地托运行李,飞行过程中的湍流、极端温度和疲劳,以及飞行结束后的时差反应,这段期间几乎没有让人顺心的事情。机舱内缺氧也会影响压力水平。焦虑会随着缺氧程度的上升而愈发严重,对于那些对飞行感到紧张的人来说,整段经历会令人不快。
耗尽精力
缺氧也会让人疲劳。当飞机升到高空时,血液中的氧含量下降,从而减少了流向大脑的氧气量。长途航班最容易剥夺乘客的睡眠,副作用表现在精神和生理层面上。
你可以用一些基本的健康习惯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比如尝试服用褪黑素这种天然助眠药,用精油来抚慰躁动的神经,吃些健康的零食来唤醒头脑。
胀气
不少乘客在飞行期间感觉排气增多。过量气体的积聚是航空旅行中令人不舒服的体验之一。当海拔升高时,气压就会降低。你有没有注意到塑料瓶的形状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肠道里。当气压下降时,空气会膨胀成额外的空间,这会导致肠道不
适和胀气。
与其他与飞行有关的疾病一样,多喝水和四处走动是减少身体承受压力的两种可行方法。避免吃含盐和脂肪过多的食物。在上卫生间时要顺便排气,憋坏了问题更严重。
情绪化
即使是冷静的成年人在飞机上也容易变得情绪化,更别提飞机上有哭闹的孩子了。旅行期间的压力对精神造成的影响比意识到的要大得多。飞行还会造成身体感觉不舒服,乘客几乎没有私人空间,狭窄的机舱给人一种压抑感。这就是为什么一旦飞机延迟起飞或有意外事件发生,乘客就容易火冒三丈的原因。
损害决策制定能力
一些研究表明,即使是轻度的缺氧也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相当于1.2万英尺或更高高度的低氧含量会影响记忆和决策能力。尽管大多数人没注意到这种下降,但有疾病或先前就存在问题的人会明显表现出认知功能缺陷。
改变味蕾的功能
航空旅行对身体的化学成分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味蕾功能,造成甜或咸的味道可能与往常不同。机舱内陈腐的空气也会降低嗅觉能力,而味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嗅觉。味蕾的敏感度在飞行期间可降低高达30%,因此人们在乘坐飞机时渴望吃味道浓郁和咸的食物。
引发医疗突发事件
随着老年乘客出行数量的上升,飞机上的医疗突发事件也在增加。最常见的是由于脑部血液流量不足而暂时失去意识(晕厥)、呼吸道症状、恶心或呕吐、心脏症状,以及癫痫发作。
虽然空乘人员接受过基本的急救技术培训,但更紧急的情况还是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来处理。
加重牙痛
虽然不像耳痛那么常见,但经常飞行的人会感觉到牙痛加重。如果你已经牙痛了,就慎重地考虑是否还需要坐飞机出行,或者至少带上少量止痛药帮你渡过难关。虽然牙齿受到的气压损伤不像其他问题那么常见,但绝对有可能造成麻烦。
加速皮肤衰老
如果同行的乘客在飞行期间敷面膜,用补水喷雾和保湿乳液,其实他们很懂得保养皮肤。空中旅行不仅会造成体内脱水,而且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将皮肤中的水分排出多达37%。
扰乱昼夜节律
时差反应不仅仅是人们用来描述旅行期间疲劳的术语。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情况,它与昼夜节律有关,即生物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犯困、醒来和吃饭。当人们在短时间内长途旅行时,身体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调整。跨越的时区越多,越有可能经历时差,这会导致恶心、精疲力竭和肠胃不适等问题。
在旅行前睡眠充足,给自己额外的一天来调整,并在出行前逐步调整日程安排,有望减少时差的不良影响。
使原有的疾病恶化
大多数情况下,健康的旅行者能够克服飞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你可能会感觉这里不舒服,那里不对劲,但到了目的地之后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然而,对于那些本身就有疾病的旅行者来说,现实大不一样。那些患有心肺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贫血的人会感觉到他们的症状在飞行期间恶化。
专家建议有潜在疾病或慢性病的人在旅行前向医生咨询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编译/陈继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侯军:“全域兴趣电商头部平台前端机制”有效化解潜在司法纠纷
- 美年健康举办医疗健康行业AI创新创业大赛,加快推进AIGC及大模型战略落地
- 浙大邵逸夫医院推出AI预问诊 数字赋能个性化服务
- “龙贸通”中俄国际物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 赠与还是借贷?微信红包、转账大不同
- 土耳其震后心碎一幕:15岁女孩遇难 父亲抓着她的手不愿放开
- 5月末中国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8万亿元
- 台风“摩羯”逼近 海南发布海浪红色预警
- 广东大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相关部门多举措防范
- 黎真主党媒体负责人遇袭身亡 巴勒斯坦称基础设施损失48亿美元
- 山西石楼:“家门口就业圈”助民众端稳就业“饭碗”
- 黄河普通干线最长桥合龙(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大多数作品是首次“走出”图书
- 印尼爪哇岛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600千米
- 2024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 山西专项整治自然资源领域“黄牛”“黑中介” 等问题
- 北京八达岭夜长城将推出国庆专场
- 关爱孤独症群体:郑州孤独症“公交康复课堂”开课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磐安“物畅其流”遍山间
- 铁路春运已收官!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4亿人次
- 热门推荐
-
- 2023年六五环境日河北主场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 老舍戏剧节高校戏剧Showcase公益展演活动在京绽放青春光彩
- 交通运输部:预计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历史最高值
- 人大附中平行班将“落户”人大附中经开学校
- 暑期文旅 新供给带来新体验
-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61.3%受访者一周熬夜3次以上
- 浙江德清“问鼎记”:乘势而谋久久为功 锻造现代产业集群
-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 冬季一氧化碳中毒高发 专家:使用燃气注意这五点
- 以四时展“四美” 华茅“将美进行到底”
- 广西将洪水橙色预警调整为洪水黄色预警
- 这一地,有新动作!发放人民币“零钱包”超80000个
- “乌镇峰会”:十年回首再出发
- 居民楼人防地下室多年渗漏难修,竟锁门了事?
- 山西三年侦办跨境赌博案件1万余起
- 中国五大银行加速跟进房地产融资“白名单”
- 家用射频美容仪转为“械字号”产品 射频美容仪部分仍在售
- 报告:全球平台经济高速发展面临挑战
- 40余名驻华使节、国际商协会代表等走进北京“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