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百年“防火打更队”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百年“防火打更队”
“咣!”在位于安徽省黟县西递镇的西递村,每天到了21时,打更队员就会从家中出发,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敲击着挂在手腕上的铜锣,开始巡村,口中喊着:“风高物燥,小心火烛……”
始建于北宋年间的西递村是一个有着960余年历史的中国古村落,村落平面呈船形,自古以来就有“船形西递,大吉大利;东水西流,吃穿不愁”的民谣。
西递村至今尚保存有224幢完整的徽派古民居,以及众多飞檐翘角、突兀多姿的古祠堂等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2000年,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古村落的木制建筑多、防火间距近,且消防设施相对不足,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较大火灾,使得防火成为村子里的头等大事。
为守护家乡的平安,明清时代西递就建立起了打更制度,而西递打更队于解放前由村民自发组建,延续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打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一种报时工作,兼顾巡夜和维持治安,并由此产生了“更夫”这一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夫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在西递村,打更传统却一直延续至今。
有很长一段时间,西递村往往只有1名村民担任打更员。百年铜锣在一代代打更员的手里传递,因为身体、年纪等原因走不动了,就会有新的队员接替。
这些打更队员,年龄不同,从20岁到60多岁;职业不同,有农民、商贩、保洁员、村干部……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西递人,都怀着一颗守护家乡平安的心。
解放后,打更队员持续敲锣敲了60余年,敲坏的锣有30余面,几乎不到两年就要敲破一面。60余年里的每个夜晚,他们要时刻留意着村里的人家是否注意自家安全,有否有火灾等险情发生,是否有鸡鸣狗盗之贼出入。
在西递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看到了一份挂在墙上的《西递打更公约》,共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传承打更文化,保护世界遗产”;第四条是“学习防火知识,消除火患保平安”;第六条则写明,“每夜打更二次,每次绕村一圈,每次两小时”。
除了夜里的安全巡逻,白天哪家的柴火堆离炉灶太近了,哪家的孩子偷偷玩火了,哪家的杂物把通道堵塞了,都是打更队员要操心和劝阻的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递从未发生过有较大影响的火灾事故。世界文化遗产能够保持完好的原貌,与一代代打更队员的努力和汗水分不开。
今年68岁的胡国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作为村里的民兵开始义务无偿打更。
“那时,村民们每家每户在秋收时都会在家门口囤积麦秆,有很大的火灾隐患。草垛起火的情况时有发生,村里要求民兵开始值班巡逻进行打更,每晚11点到凌晨3点绕村打更巡逻两次。”胡国平说。
胡国平打更打了两三年,每年冬天的午夜很冷,没有路灯,打更时用老电筒照明,有时小灯泡突然坏了,但为了村里的安全,他一直坚持履行打更职责,每年鞋子都要穿坏好几双。
2008年,打更队员方国富巡村路过一户人家时,在门口隐约闻到有煤气的味道。敏锐的他立刻叫来村干部,一同进屋叫醒熟睡中的村民,及时关闭了煤气阀门。
当时,煤气泄漏的小木屋连着一排有十几户人家,一旦起火就会很快蔓延,甚至有可能殃及附近的四五百年以上的老民居。方国富的防火敏锐和果断,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
“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这个时间段的工作很辛苦,我能够十几年这么坚持下来,是因为我是村子里的一分子,村子里的东西是祖先传下来的,每栋建筑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我要好好守护家园!”这是为西递村打更近20年的方国富的心声,也道出了一代代西递村打更人的共同心声。
据66岁的胡和平回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手电筒是个奢侈品,村里的照明通常用松树油、火把,用向日葵的秆扎的火把。村民的防火意识一直比较强,胡氏家族的族长也重视防火工作。胡锡林生前打更时喜欢唱防火民谣:“天时干旱,塘埆无水,楼上楼下,锅前灶后,鞋裙屎片,火毛烟灰,不可乱丢。”
走进西递村一家叫徽娘文化民俗酒店的民宿,一进门,就能看到“禁止吸烟”的提示牌。酒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民宿的房子有着300多年历史,共两层有200多平方米。“这里不允许抽烟,消防部门也经常过来进行检查,每年还进行防火演练。而每天听着打更声入睡,睡得更踏实”。
2018年11月,西递村义务打更队获评“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后,西递镇政府加强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将打更队员纳入西递景区工作人员一起缴纳社保,并根据队员的平时工作表现视情对其家庭进行表彰奖励。
西递村委会为打更队员订制了专门的服装和打更工具,在当地居民中选拔年轻人,鼓励他们加入到打更防火的队伍中来。
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部副部长李力说,西递村打更防火巡逻的经验和做法,正在全省古村落和古建筑群全面推广,打更文化有望得到进一步弘扬和继承。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何春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名巴基斯坦士兵在与极端组织作战时丧生
- 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成果发布
- 以“友谊”命名 这所小学见证中国同赤道几内亚的兄弟情谊
- 长篇小说《执手》:两代作者共绘情感与信仰画卷
- 链博会为企业深度合作搭建舞台
- 文化观察: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宋画?
- 中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期所挂牌交易
- 贵州西江村发生火灾致6人受伤2人遇难
- 马来西亚政府提交明年财政预算案 支出规模再创新高
- 浙江力争粮食生产“九连增” 农民收入“冲”4.25万元
- 野生菌物种有多丰富?(把自然讲给你听)
- 重庆: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
- 重庆市完成17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布局
- 武铁今年暑运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3号火场已无明火
- 2024(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汽车鄂尔多斯挑战赛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举办
- 让学数学像游戏闯关一样过瘾
- “不速之客”若造访地球,人类该如何防御?
- 北京举办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系统教师节慰问表扬活动
- 体验端午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各地特色民俗体验游受热捧
- 热门推荐
-
- ESG可持续发展40年容声成绿色家电“碳路者”
- 重庆女子考古队的故事
- AIGC应用爆发 相关岗位需求增长超300%
- 周杰伦演唱会,人均百元“阳台票”卖火了
- “与中国深化合作给我们带来广阔机会”
- 格罗西呼吁各方承诺确保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
- 波兰一广播电台结束人工智能“主持人”代替真人的试验
- 仓颉四目形象是怎么来的?
- 两部门: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
- 9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58.3%
- 韩国强降雨致超1.6万人转移 总统指定13个暴雨特别灾区
- 科技创新为影视产业添薪加火
- 青藏高原最大编组站启用三年 中转运输货物超6300万吨
- 故事音符谱就乐章,点滴感动汇集成海 2023进博故事即将拉开帷幕
- 美国用这种方式窃取中国企业商业机密!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调查报告
- 旅游专列搭载6万余人次赴黑龙江“找北”避暑
- 欧洲企业与沪商面对面 共话经贸合作新机遇
- 浙江台州新兴产业发展提速
- 中国国家版本馆上新!有这些精品版本
- (身边的变化)为“寸草不生”开良方 内蒙古东北乡村盐碱地破“碱”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