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大会释放能源转型新信号
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首次盘点《巴黎协定》实施情况,因而本次大会被视为是自2015年以来最重要的气候会议。大会期间,主要国家达成了若干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共识,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这将对下一阶段全球能源转型路径产生重要影响。
《巴黎协定》于2015年COP21会议上达成,旨在指导世界各国采取行动避免气候变化风险。根据协议,各国承诺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了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同意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然而,承诺并不意味着不折不扣的行动,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全球气候行动仍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对各国国家自主贡献的官方评估发现,2030年的全球排放量将导致本世纪末升温2.1摄氏度至2.8摄氏度。这可能会给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近些年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已在不断提醒我们潜在风险的临近。为应对这一变化,主要国家提出了更为积极的能源转型目标。
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是此次气候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成果。12月2日,超过100个国家签署《全球可再生能源及能效宣言》,提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22年的3倍,即装机超过110亿千瓦;每年提高能效的速度加快1倍,即从2%到4%。这个新目标令人振奋,也成为大会上获得最广泛支持的举措之一。这一承诺向各行各业释放出“全球绿色转型进一步提速”的信号,大规模增加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对全球达成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我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者,不仅装机规模全球第一,且新能源新增装机常年位居全球首位。以2022年为例,我国新增风电3763万千瓦、光伏8741万千瓦,分别占全球风电、光伏装机的45.6%和48.5%。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突破14.5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突破10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通过技术创新,大幅降低了新能源发电成本,让全世界都能负担得起清洁电力。
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既给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全新投资机遇,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也对供应链安全提出了重大考验。当前,针对新能源设备的贸易保护措施有所抬头,这一行为只会推高全球能源转型成本,加剧供应链风险,需要各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共同维护供应链稳定,助推能源转型。同时,为保障能源结构顺利切换,配套的电网设施和调节电源建设也不能掉队。
出人意料的是,大会历史上首次发布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超过20个国家发起《三倍核能宣言》,拟到2050年实现全球核能装机容量较2020年增加2倍的目标。截至2022年底,在33个国家和地区共运行422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78亿千瓦。据此推测,到2050年全球核电规模将突破11亿千瓦。
进入21世纪以来,核能帮助全球减少了约30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世界四分之一的清洁电力。同时,核能有助于能源安全和电网稳定,可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应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核能的灵活和稳定部署,还有助于区域供热、海水淡化、工业生产和氢气制取等领域减排。毫无疑问,核能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拥有自主完整核工业产业链的国家,我国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铀资源开发、核燃料保障、核装备制造、核工程建设、核废物处理等体系能力。近日我国投运的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站,已经具备“固有安全性”,进一步证明人类能够更加安全地利用核能。核电产业链长,投资带动效应强,我国要抓住核能发展的历史机遇,持续推动中国标准核电技术走向世界。
行动永远比表态更重要。全球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第一大国,中国将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国一起聚焦落实行动,强化支持手段,推动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正式启用 3月11日起对公众开放
- 中国网络作家村七年记:网文出海“圈粉”海外读者1.6亿人
- “老虎进村伤人”之后:如何防范?谁来赔偿?捕获后要不要放归?
- 第九届海峡儿童阅读论坛福州举行 “海峡记忆”绘本系列正式发布
- 古老黄河上,年轻的“心脏”强劲跳动
- 海关总署: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口货物免税
- 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
- “台二代”林子谦“登陆”创业 全新环境促快速成长
- 呼和浩特办铜镜展 映照春秋至明清古人生活
- 广东惠东举办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 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3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国家统计局解读
- 义博会之新:AI助力“未来市场” 产品消息差减弱
- 印度前总理辛格去世 享年92岁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高标号油品调和获突破
- 汉口火车站出现旅客滞留情况 武汉铁路致歉
- 金融活水激发换新潜能
- 江苏沿海迎来候鸟迁徙高峰期 黄海湿地成鸟类天堂
- 160余件(套)展品亮相国博再现福建安溪璀璨历史文化
- (第七届进博会)报告:可持续经济效益显现 逾七成企业五年内可产生回报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 东京震感明显
- 热门推荐
-
- 辽宁大连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 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 一组组亮眼数据振奋人心 中国经济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计划减少石油产量
- 青藏高原唯一炼油厂通过铁路向西藏运送航煤超3万吨
- 公园里开书店正成为文化时尚:赏春光 品书香
- 机器人产业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 东北文旅:亲兄弟,明着“卷”
- 甘新交界公路交通逐渐恢复 滞留车辆有序出发
- 西成铁路(甘青段)全线首孔现浇简支箱梁成功浇筑
- 长江南通段发生船舶碰撞致一船沉没 2名落水人员正在搜寻中
- 德国化工巨头科思创将在广州新建TPU亚太应用开发中心
- 河南大学大礼堂着火 暂无人员伤亡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强化应急救灾物资保障
- 北京五部门联手做好取消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
- 2023湖南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6% 中部省份排名第一
- 中国海上最大油田原油日产突破10万吨
- 中外专家谈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
- 广州街坊感叹:过年“冰箱瘦身”了
- “智慧海关”建设提升监管效率
- 中国“健身减脂”热度高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