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街坊感叹:过年“冰箱瘦身”了
广州街坊感叹:过年“冰箱瘦身”了
新春走基层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临近年关,过去“囤菜过年”可能是各家置办年货中的重头戏,许多人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随着近几年春节市场供应的日益充足,特别是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零售宣布“春节不打烊”,向来追求“日日吃新鲜”的广州街坊,过节冰箱也愈发“瘦身”。羊城晚报记者查询最近一周广州市的菜篮子报价了解到,近期肉菜的价格相对稳定,价格涨幅并不明显。
肉菜市场节前涨价不明显
根据2日广州菜篮子的报价,全市大部分肉菜的平均零售价跟1月26日的价格基本持平,如本地菜心一周前是8.76元/公斤,2日是8.68元/公斤;排骨同样是54.31元/公斤;红壳鸡蛋一周前是11.08元/公斤,2日是11.07元/公斤;生宰光鸡(白条鸡)一周前是33.8元/公斤,2日是33.67元/公斤。
在石牌市场,多种肉菜的价格基本持平,部分品种2日还降了价。如本地菜心一周前是8元/公斤,2日是7元/公斤;排骨、鲜牛肉、牛腩、鲜羊肉也都没涨价。在江南西肉菜市场,部分肉菜的价格多涨了1-2元/公斤。
正在买菜的市民杜女士就只是买了当天要吃的几种青菜,她表示:“最近肉菜的价格并没大涨,估计也就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的价格会贵一点,但年夜饭在外面吃,春节期间都是玩到哪儿,吃到哪儿,与其囤太多菜怕坏掉,还不如需要时买贵一点,天天吃新鲜的。”
年夜饭在家大聚餐的陈先生则表示:“年夜饭的大菜早就买好了,上周京东生鲜大促销,趁着五折买齐了各种虾蟹,就差青菜需要当天买,也没必要再囤。”
新零售纷纷宣布“春节不打烊”
改变“囤菜过年”这一思维模式的,还因为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零售宣布“春节不打烊”,这招让向来追求“日日吃新鲜”的广州人最受用。
市民辛小姐就表示,“去年以来都靠京东到家,每两天叫一次菜送到家,都没再去过菜市场了”。早在1月28日,京东到家平台就发出公告,从1月29日至2月10日期间,调整了达达专送门店的配送费,基础配送费上调3元。“只要还能送,贵一点也能理解。”
而天猫超市生鲜店在春节期间也同样正常发货。再加上盒马鲜生等越来越多的新零售加入“春节不打烊”,不少市民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买菜的选择太多了,价格也没怎么涨,干嘛还囤菜?”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城市人过年不用再囤菜可以看出,在新零售的大潮中,生鲜电商的服务方式和供应链都进行了升级。一方面,大部分生鲜电商都开始提供“即时送”服务,即在规定的时间中尽快送上门;另一方面,生鲜电商又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数据,有的放矢地进行产品推送。当然,这些服务升级的受益者,正是安坐家中“买买买”的消费者。
(《广州街坊感叹:过年“冰箱瘦身”了》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厚植文化沃土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8亿元 同比增9.9%
- 俄乌局势进展:联合国秘书长会晤俄外长 俄警告称俄美直接军事对抗风险升级
- 走访睡眠障碍病房 专家:睡眠问题不能“扛”
- 哈尔滨的冰与火
- 福厦高铁扩大运能 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2对
- 实探滁州光伏企业:裁员降薪与扩产并存 行业进入“淘汰赛”
- 拜登回应以色列袭击伊朗:希望这是结束
- (经济观察)人民币汇率飙升重返7.1区间,涨势能否延续?
- 两个月内第三次!布林肯再度抵达以色列进行访问
- 国际深一度:虚火的美国大选,上火的美国选民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四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科技创新“链”出渭南乳制品产业新动能
- 严打网络水军 河南依法查处逾3000名造谣传谣网民
- 截至3月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69家 居全球第二
- 山西连通“两纵六横”生态廊道 扩增华北豹分布版图
- 截至2023年12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
- 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著作《新汉文化圈》再版 跨文化视角解读现当代中国
- 广西环卫夫妻档国庆“洁”尽全力 守护城市美丽
- 2022年“家乡印象——海峡两岸摄影作品展”在北京举办
- 热门推荐
-
- 新能源汽车“内外兼修” 带热车市助力稳经济
-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第十二届杏花节开幕 逾2万名游客共赴春日花约
- 青藏高原冬虫夏草迎来采挖 原产地收货与直播带货并行
- 野火又起!美国这州进入紧急状态,拜登致电州长
-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助力2400多万户经营主体以承诺方式取得许可或修复信用
-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伊朗正准备“回应”以色列
- “一次挂号管三天”值得推广
- 研究生招生“第一学历”歧视如何才能破除?
-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已派出工作组赶赴西藏震区
- 直播拆卡暗藏玄机家长退费遇难题 专家提醒警惕未成年人涉赌风险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央企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
- 象棋爱好者齐聚湖南双牌 国家象棋大师上演“1对30”车轮战
-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精准服务乡村慢病老人?
- “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满都呼:做心中有光的警察
- 外媒:俄罗斯强烈抗议日本计划在俄边界附近军演
- 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和季风影响广东 264个镇街遭暴雨
- 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优势
- 助力企业健康管理服务升级 亿欧智库发布行业白皮书
- 广西沿海积极应对“摩羯” 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
- 体育教师这样当市一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