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北京局春运期间发送旅客3863万人次 创多个新高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张雍 董策 冉云峰 刘冲)今天,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路北京局”)表示,自1月26日起至3月5日止,为期40天的2024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中国铁路北京局累计发送旅客3863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96.6万人次,发送旅客总量较2023年增幅51.1%,较2019年增幅12.6%,全局多个车站、线路连续创春运以来历史新高。
中国铁路北京局表示,该局高质量推动四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京津冀综合立体交通优势,统筹客货运输,科学合理安排运力,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服务保障举措,确保“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
动态优化运输结构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根据12306客票预售变化,科学分析旅客出行需求,梯次安排春运旅客列车运输能力,采用动车组重联扩编、普速列车加挂、开行临客、加开周末线、高峰线列车等方式,重点补充石家庄、邯郸、太原、郑州、哈尔滨等热门方向运力,共增开临客列车231对,最大限度满足民众出行需求。
为方便旅客换乘,促进空铁联运通达性,2月16日起,新开通津兴城际铁路由天津西站开往北京西站的G8852次列车新增大兴机场站停点,受到广大旅客好评。
多举措温暖春运旅途
中国铁路北京局秉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推出暖手工程、提供旅客手机充电设备、丰富互联网订餐、旅客禁限品寄递等十四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北京站在第八候车室打造了一条颇具北京特色、铁路特色的“车站商业街”,吸引了全聚德、吴裕泰等老字号和新潮品牌同时入驻,旅客们还能买到由中欧班列运送回来的跨境商品。北京西站、天津西站、石家庄站开展“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为候乘旅客送上新春文化祝福。北京南站针对夜间到达需要休息的旅客,可凭车票进入候车室免费休息,部分餐饮店铺实行24小时营业,满足旅客需求。清河站在候车室面向旅客开展文艺汇演、书法公益活动,庆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两周年。唐山站针对学生客流,与曹妃甸大学城及汽运大巴提前对接,确保学生流进出站顺畅。中国铁路北京局各次列车开展迎新春列车春晚、元宵节庆祝、学雷锋日等活动,丰富旅客在途乘车体验。
保障铁路运输平安有序
中国铁路北京局全力应对春运期间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确保运输秩序安全稳定。工务、电务、供电等各单位组织力量加大对京沪、京广、京九、京沪高铁、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线路和北京西、北京南、北京丰台等客运枢纽站场线岔设备的检查整修力度,随时掌握管内各线路降雪情况以及高铁沿线周边环境,防止因降雪引发的大风天气造成异物上线,及时启动道岔融雪装置,组织人员力量做到正线及其相关联道岔积雪随时清扫,扎实做好钢轨防断、冻害监控和作业安全管控等重点工作,确保线路行车安全。
各大车站对进站、站台、出站、楼梯、电梯等重点防滑部位做好除冰、扫雪,铺设防滑垫,防控旅客滑倒摔伤。同时,强化与站区管委会联动,做好交通接驳准备,强化夜间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运力,全力确保旅客快速进出站。
扎实做好重点物资运输保障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扎实做好电煤、粮食、化肥等与百姓生活和春耕生产息息相关的重点物资运输保障。紧盯管内各大电厂电煤库存、日耗量和可耗天数等情况,全力组织好电煤源头装车、到站卸车等各环节作业;及时派出人员现场盯控电煤卸车进度,协调企业适时增加人力、机具,打通电煤运输“绿色通道”,截至3月5日,中国铁路北京局管内45家电厂存煤平均可耗天数达24.95天,为居民百姓温暖过冬提供坚强保障。针对春运期间管内徐水、定州、隆化、宣化等多个站点化肥集中到达的实际,提早统计卸车需求、明确接卸流程、清理货场通道,在各站点采取机械卸车与人力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将化肥运至田间地头,助力春耕生产。
此外,中国铁路北京局还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全力做好北京地区牛栏山、高各庄、昌平、康庄、良乡等站点调拨粮的接卸工作,截至3月5日,已累计接卸粮食12.1万吨。
大力推动集疏港“公转铁”运输
中国铁路北京局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公转铁”战略,狠抓管内天津港、曹妃甸港、黄骅港等港口集疏港“公转铁”运输。及时对接管内主要钢厂以及西北地区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对进口铁矿石、有色矿的运输需求,并与天津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建立日常联动机制,加大空车、集装箱等运能运力保障,实现海运抵港的原材料与货运列车的精准衔接、快速装车,以优质服务助推疏港“公转铁”持续增量。
与此同时,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高质量开行新港北至石家庄南、正定至新港、高邑至新港北等方向港城货物列车,搭建起一条联通内陆城市与港口间的高效运输通道。截至3月5日,已累计开行班列73列、2196车,对推进集疏港货物“公转铁”运输、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共绘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代画卷
中国铁路北京局持续助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提升区域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深化区域协同治理。
过去十年间,“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高速路网越织越密。路网规模质量持续完善,石济客专、京张高铁、京哈高铁等相继建成通车,津保铁路、京雄城际、京唐城际(燕郊至唐山)、津兴城际等相继开通运营,区域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高速铁路覆盖,京津冀与东北、中原、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周边区域联通时间大幅缩短,城市群间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京雄津保“0.5-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京津冀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达1.1万公里,高铁(城际)总里程由2013年底的1284公里增长到现在的2624公里,高铁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闽南雕艺之乡承千年技艺 展“海丝”风采
- 云南民歌“黄金搭档”:爱逛“菜市场”,音乐创作方有人间烟火味
- 甘肃手艺人醉心雕版敦煌壁画:一把刻刀勾勒佛国世界
- 山东烟台与香港在社区层面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 青春红岩|1949 我与你并肩作战
-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会见科恩集团首席执行官泰尔
-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将再度登台
- 破除年龄阻碍,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 国博文创带动千人就业的启示(人民时评)
- 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
- (第七届进博会)德勤亚太区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世界领先
- 焦点访谈丨探源中华文明 关注这些考古成果→
- 专家学者共话“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
- 经济热点部长谈丨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经济呈回升向好态势
- 站立办公比坐着办公健康吗?
- 南昌高新区交年中“答卷”:GDP增长7.0%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 西藏移民管理警察已救出地震被困群众21名 安全转移600余人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陕西: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 头盔“新国标”7月1日起施行
- 30位香港中学生体验“徽风皖韵” 感知内地科创成就
- 热门推荐
-
- 上海“小菜场”的变迁:从标准化改造、创意“网红打卡地”进入智慧化时代
- 阿来新作《西高地行记》德文版签约仪式举办
- 能链智电2023年Q3收入超1.7亿元 同比增长536%
- 俄称就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正式照会美国
- 随笔:特朗普“自首”印证马克·吐温对美式民主洞见
- 助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北京发布直播带货合规指引 反对“饭圈”乱象等不良现象
- 2024年6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
- 南京积分落户门槛再放宽:取消社保缴纳限制条件
- 北美票房:泰勒·斯威夫特继续领跑北美周末票房
- 江西:努力推动全省红色旅游“出新、出圈、出彩”
- 外媒:以色列北部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 首个离岸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在上海试点
- 加州山火肆虐 “引燃”美国两党争斗
- 宁夏银川推出若干措施规范餐饮价格 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新时代民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学术会议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举行
- 广州近期强对流天气频繁 部分河流或明显涨水
- 宋韵生清流 杭州市统一战线“同心同廉”文化长廊揭牌
- 浙江宁波首次开通往返日本福冈航线
- 不同寻常的家访之路!“马背上的育婴辅导员”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