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心脏病的关系,现在告诉你
饮酒与心脏病的关系,现在告诉你
——3万余人调查揭开酒精摄取和疾病风险之间联系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梦然
你一定知道过量饮酒的危害。不过长久以来,有关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尤其是心血管健康的说法,亦广泛传播,同时也被认同和接受。
但这其中医学研究证据严重匮乏。除了少数不严谨、小型流行病学研究支持这些说法外,并没有经过反复验证、被医学界审查公认的观点,对“适量”和“过量”的拿捏,更大多取决于个人。
直到最近,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BMC医学》(BMC Medicine)上的一项基于35132人数据的研究,为这一总体蓝图提供了一块重要拼图:由伦敦大学学院和剑桥大学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为期10年的时间里,与那些遵循英国适度饮酒指南规律饮酒的人相比,适度但不规律饮酒者、曾经饮酒但已经戒酒者和自我报告中从不饮酒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更高,不过符合这一规律的不饮酒者仅限于女性。
传言还是科学?
在饮酒与疾病的关系中,曾宣称获得医学研究支持的是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著名的《柳叶刀》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葡萄酒、酒精、血小板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法国悖论》的论文。基于流行病学资料,法国人的高饱和脂肪饮食是典型西方饮食风格,但他们冠心病死亡率却远低于英美等其他西方饮食模式国家。从而得出结论:法国人每天喝的葡萄酒为法国人提供了保护。至于机理方面,则认为是葡萄酒可以增加血液高密度胆固醇(HDL)浓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血小板的凝集,从而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这篇论文一度在西方舆论中引发巨大波澜,因为各媒体都开始大肆渲染所谓喝酒的好处。
但在2015年,瑞典哥德堡大学开展的研究的结论是:适量饮酒对于降低冠心病风险的保护作用,仅见于具有特定基因类型的幸运儿,有点“残酷”的是,这种幸运者仅占总人口的15%。
“无规律”才更危险
现在,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认为:无规律的饮酒才会让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但符合健康指南推荐量、规律适度的饮酒却可能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达拉·奥尼尔博士说:“我们的研究会利用长期追踪数据来区分从不饮酒的人和曾经饮酒但已戒酒的人——按照广为接受的理论,后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应该比前者高,我们想通过数据检验一下是否如此。最后的结果的确证实了这个结论,但我们发现,这个理论存在性别差异。从不饮酒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反而比规律适度饮酒的人高,但从不饮酒的男性没有这个现象。”
总体来看,这35132人被分为6个组进行研究,有1718人(4.9%)在研究期间罹患冠心病,其中325人(0.9%)病情严重。冠心病发病率在曾经饮酒但已戒酒的人群中最高,达到6.1%,其中1.2%为严重病例;在规律重度饮酒者中最低,为3.8%,其中0.6%为严重病例。研究者提醒,由于参与研究的重度饮酒者较少,尤其是女性重度饮酒者,因此重度饮酒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存在很大的疑问。
奥尼尔博士表示,在人群级别的研究中,重度饮酒者的样本数量往往都不足,因此虽然研究显示重度饮酒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并不算高,但这一结果的解读必须非常谨慎,毕竟已经知道重度的酒精摄入会引起很多健康问题。
这个研究的结果表明,长期且不稳定的饮酒行为可能带来冠心病风险,而这或许是因为不稳定的饮酒行为,反映出的往往是生活方式上更多方面的不稳定,包括健康状况不佳或生活压力。
不同年龄风险有差异
生活方式上的多种变化,可能还与研究者观察到的不同年龄组之间的风险差异有关。
奥尼尔博士表示,把样本人群按年龄分组后,他们发现不规律适度饮酒者冠心病风险升高的现象,只存在于55岁以上人群,更为年轻的组别中没有这一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年龄较长的人群会经历像退休这样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这一类变化往往伴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不同年龄间的风险差异。
为了研究冠心病和长期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6个组中关于自我报告每周饮酒量的前瞻性纵向数据进行了分析,这6个组中有5个来自英国,1个来自法国,数据中包括十年间的饮酒量和冠心病的相关信息。
长期饮酒行为按自我报告的酒精类型评估摄入量;半品脱(约合240毫升)啤酒或苹果酒、小杯的红酒和一杯烈酒在英国研究中换算为8克酒精,法国研究中则换算为10克酒精。适度饮酒的标准是,男性每周不超过168克酒精,女性每周不超过112克酒精。
研究团队提醒,由于缺少在十年研究之前的酒精摄入信息,此研究中的非饮酒者也可能包括一些曾经饮酒但已经戒酒的人。患病的重度饮酒者可能也不会被包含在研究样本中,因为他们很可能在研究早期就退出了项目。另外本项目中包含的6个研究,都是观察性研究,因此无法做出因果性结论。
(科技日报北京8月26日电)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温哥华开启2024中国电影周
- 联合国前高官:取经“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世界”
- “双11”,在浙江的外国人购物也疯狂
-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5国工商会在渝考察 探寻通道建设新机遇
- 打造多种演员组合推高剧集人气 “铁N角”卖情怀会是加分项吗?
- 浙江发力打造国企新质生产力 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 聚焦国际传播效果 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传播高端论坛举办
- 8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15元 上调49个基点
- 端午假期接棒“最火”五一 2小时旅游圈去哪玩?
- 菲律宾1至3月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20.4亿美元
- 俄国防部称俄南部军区将举行非战略核力量演习
- 湖南桂阳:黄精地里出“黄金” 中药材成致富“良方”
- “内部数据”“专家团队”?考生切勿盲目轻信“冷热专业”论调
- 元宵赏灯:如何在创新中赓续民俗文化传统?
- 北京门头沟:最大限度减免车主在受灾道路停车产生的停车费用
- “密件风波”听证会结束 特朗普出庭全程沉默
- “大金砖合作”不断展现大气象(和音)
- “掘金”宠物经济,跨国企业布局中国供应链辐射亚洲市场
- 报告:ESG能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 专家学者建言做好中国“猪芯片”端稳“肉盘子”
- 热门推荐
-
- 和解以来首次!沙特王储与伊朗总统举行会谈
- 车企卖车险到底是不是门好生意?
- 多哥医生研学山西:带回所学 造福家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葡萄丰收挂满藤 特色产业促振兴
- 民宿一房难求 家门口“微度假”有多火爆能走多远?
- 青岛即墨回应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已制定方案 将组织施工
- 北京至老挝首趟跨境旅游专列自磨憨口岸出境
- 在日本,为何“Z世代”对华更有好感?
- 广西柳州警方通报“夜宵摊有人打架”:8名嫌疑人被抓捕归案
- 烟台公安破获特大集资诈骗案 以旅游之名实施集资诈骗
- 天津博物馆推出“龙行龘龘:甲辰龙年馆藏龙文物特展”
- 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253基华灯启动“体检”
- 朝中社:金正恩指导朝鲜无人攻击机性能试验(图)
- “寻路川藏线 看见崭新中国”《看见中国汽车》特别策划——川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活动启幕
- 开发商官宣涨价、推“保价协议”,是噱头还是市场回暖?
-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文脉赓续 生生不息
- 整体经营业绩边际改善 沪市公司完成2024年三季报披露
- 公安部:将进一步放开放宽迁移政策 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 16台百万千瓦机组首次全开并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