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综合陆地和海洋保护可支撑珊瑚礁应对“热浪”
中新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称,同时在陆地和海洋减少人类影响,在夏威夷一次前所未有的“海洋热浪”中降低了珊瑚礁损失,并在“热浪”后支持珊瑚礁的存续。这些发现展示出综合管理策略保护珊瑚礁的潜力。
该论文介绍,珊瑚礁生态系统频繁受到人类在陆地上和海洋中活动的影响;陆地上的干扰包括废水污染,海洋中则包括过度捕捞。珊瑚受海洋长时间高温即所谓“海洋热浪”的影响特别大,它会导致珊瑚白化和死亡。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Jamison Gove、英国班戈大学Gareth Williams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评估了2003-2019年间夏威夷附近对珊瑚礁造成改变的人类、环境两个层面的海洋和陆地影响,这段时期涵盖了2015年发生的夏威夷岛屿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海洋热浪”,当时海洋温度比正常时高2.2℃。受分析的人类影响包括城市径流、废水污染和渔业捕捞限制。在整个研究期间,珊瑚礁的覆盖在有些地方有所增加,有些地方减少或不变。在减少人类活动的陆地和海洋地区,珊瑚礁在“热浪”之前出现了珊瑚覆盖的增加,而在“热浪”中珊瑚损失较少。
此外,与鱼类种群减少、暴露于更多人类陆地影响的珊瑚礁相比,有更多草食鱼类、暴露于较少陆地人类影响的珊瑚礁,在干扰发生4年后造礁珊瑚(珊瑚礁生长必需的珊瑚类型)的覆盖有所增加。
论文作者通过场景建模表明,降低基于陆地和海洋的人类影响,可使珊瑚礁在干扰发生4年后获得造礁珊瑚高覆盖的可能性提高3至6倍。他们总结认为,综合陆地和海洋管理能够为珊瑚礁在气候变化中存续提供更多胜算。(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交会观察:“中华老字号”圈粉海外
- 长三角“包邮区”持续面临高温“烤验”
-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探索
- 中国就加拿大对华相关限制性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
- 各地公安机关出动警力80.5万人次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 黑龙江:11项“办好一件事”公安事项上线运行
- 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揭晓 入选作品有何亮点?
- 多国留学生走进辽宁阜新 沉浸式体验“彰武治沙”
- 2024年湖南省百万职工劳动竞赛启动
- 桥梁坍塌事故发生后,美国马里兰州州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大客车夜间抛锚致50余名乘客滞留 高速部门暖心护航
- 甘肃一养殖户40多只羊失踪,怀疑有人雪夜到羊圈偷盗,警方调查
- 陕西非遗积极“触网” 直播等模式促其“名利双收”
- 财政部:2024年全国财政运行可实现收支平衡
- 山西运城赴深推介文旅资源 现场签约17.5亿元
- 天府评论:耕好“无形良田”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
- 全国大部晴暖在线气温陆续转为偏高状态 江南华南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 (聚焦中非合作)国际舆论:互利合作实现中非更美好未来
- 扎克伯格批苹果公司:缺乏创新,他们靠压榨员工赚钱
- 长城两边是故乡 晋冀联手开启康养之旅
- 热门推荐
-
- 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质检专家表示“没那么玄乎”
- 美国一手造成全球“去美元化”
- 内蒙古锡林郭勒在边境地区十年新建公路近4000公里
- 通讯:喜欢到书店阅读的他们
- 2023年天津国资系统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4%
- AI赋能高原战“虫” 守护肝包虫患者健康
- 专家呼吁高血压患者“三高”共管 关注心率
- 焦点访谈:太空再聚首 问天无止境
- 广西柳州环卫亲子探秘“垃圾去哪儿” 感受环卫工作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让绿色颜值和金色产值“共生共赢”
- 发电量稳步增长 能源供应充足有保障
- 城市“后花园”走俏端午 长三角Z世代青睐短途慢行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百年古村“内外兼修”焕新韵
- 面对“AI造谣”,警方如何治理
- 海信电视ULED X场景画质技术荣获中国质量技术奖一等奖
- 中奥在渝推动可持续交通和绿色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合作
- 3月8日故宫博物院将对女性观众半价开放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生动呈现大汉盛景
- 宁夏银川冬季冰雪嘉年华文化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启幕
- 跨越山海 重庆向南——写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5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