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被复杂化了?称身边有人过度依赖保健品
87.2%受访者直言现在养生被复杂化了
71.4%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过度依赖保健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一些人的养生观念不够科学,缺乏常识,对身体造成伤害。你平时是怎么养生的?你遇到过养生误区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平时注重养生。71.4%的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过度依赖保健品。受访者认为正确的养生观应该是:保持良好习惯,日积月累(70.2%)和保持理性,兼听则明(60.2%)。
71.4%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过度依赖保健品
上海某小学教师张华英(化名)生活中有一些养生的习惯,比如喜欢喝热水、冬天泡脚。“关于养生,我会受到生活中和网络上零零散散的信息的影响,比如父母的做法,我关注的博主的分享等”。
来自江苏南京的法律工作者贺万裕,习惯遵从传统的养生观念,“我冬天会喝枸杞水,夏天会喝菊花茶,我觉得这符合养生之道,我也会通过一些自媒体,比如微信、知乎等获取养生的相关知识”。
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平时注重养生,89.0%的受访者有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养生的习惯。67.5%的受访者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获取养生知识,57.5%的受访者通过看电视节目、听广播等,49.5%的受访者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
“现在网络成了很多人获取养生知识的渠道,但是网络上的信息无法确定是否靠谱,有的人打着养生的旗号,卖产品骗钱,老年群体比较容易上当受骗。”张华英说。
贺万裕认为,养生首先要区分一个概念,就是养生知识和健身知识,“我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养生更注重的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健身知识更强调科学运动。但两者也是有联系的,都强调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养生,一些人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调查中,71.4%的受访者观察到身边的人存在过度依赖保健品的情况。受访者认为其他常见的养生误区还有:觉得越贵的食物越好(63.3%)、病了再养生(54.6%)、听信没有科学依据的养生“秘诀”(52.1%)等。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医学保健专家戴光强说,现在年轻人的养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还不错,认为自己老了才需要养生,而实际上,老了再去养生已经晚了;第二,觉得养不养生无所谓,顺其自然就行;第三,就是不正确的养生,比如不应该减肥的人非要去减肥;第四,乱吃保健品,甚至用保健品替代正常的食品。
戴光强指出,现在做养生节目的平台很多,但一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比如说耳朵上有皱纹就是有心血管疾病,要怎么养生避免诱发,有些人就相信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好处”。
87.2%受访者觉得现在养生被复杂化了
调查中,87.2%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养生被复杂化了。
贺万裕认为,养生不仅是从传统观念或传统文化中所发展出的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是和现在的科学、医学、营养学相结合,所演变出一个新的成系统、成体系的健康生活方式,例如早睡早起、健康运动、根据季节和时令来调整饮食等,只要生活方式健康,就是在养生,养生并不复杂。
年轻人应该怎么养生?受访者认可的养生观有:保持良好习惯,日积月累(70.2%)和保持理性,兼听则明(60.2%)。其他还有:量力而为,拒绝攀比(56.5%),未病先防,未老先养(45.9%)等。
张华英认为,所谓养生就是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需要过于破费,花很多钱,买很多产品,为了养生而养生。
戴光强认为,养生问题的关键在两个方面:首先,应该认识到对年轻人来说,最健康、最科学的养生,就是过健康的生活,远离或者是杜绝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不熬夜;其次,一些年轻人运动少,经常吃快餐、外卖,不吃早餐,晚餐吃很多,还要吃宵夜,营养不均衡等,这些都是应该改变的。
“人们现在容易得的疾病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如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主要和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心态有关系。”戴光强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年轻人应该更好地去学习什么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好的习惯,这是最主要的一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养生,从养生中获得健康。
“对于养生观念,首先肯定是要相信科学;其次,我认为没有必要追求过度的养生,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心理状态稳定就行。年轻人适当去追求一些生活上的娱乐和刺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应该有个限度,没有必要为了暂时的快乐而伤害身体。”贺万裕认为,年轻人不仅要考虑眼下的生活,也要让自己几十年以后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我觉得这是一切养生观念的出发点,就是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3%,90后占26.2%,80后占48.4%,70后占18.0%,60后占5.3%。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王一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婆媳经”难念?这家“婆媳农家乐”告诉你答案
-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开幕之际,华春莹发了一张“全家福”(图)
- 湖南撑好古树名木“保护伞” 23.9万株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 39.5万人次!春节期间上海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创下历年春运最高纪录
- 中巴人士展望双边经贸合作新前景
- 天津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将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 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中国城市涨势迅猛 上海升至全球第八
- 辽宁:特殊儿童走出康复课堂感受“绿色”迎接“六一”
- 广交会场馆餐饮零售等商户全部支持受理境外银行卡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面对面好商量”让社区旧貌展新颜
- 【新闻随笔】用照片“复刻”古诗词 惊艳就在创新中
- 为啥看别人恋爱这么开心?专家:恋综参考意义有限
- 北京世园公园超两万平牡丹花海迎盛花期
- 2024年“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油价迎年内第六次下调 加一箱油少花约2元
- 辟谣!“中国美术家协会2021年度批准入会人员名单”属虚假信息
- 浙江武义:十里荷花物种园开出罕见三蒂莲
- 中国职业教育正向世界贡献一份美好的国家范本
- 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将在京举办 首设洽谈推介会
- 夏日好“李”出三峡 远销缅甸
- 热门推荐
-
- 春运期间,天津铁警深入推进“铁鹰”专项行动守护旅客财产安全
- 工会反目 加拿大西海岸港口工人宣布恢复大罢工
- 6月中国70城房价环比跌幅收窄 京沪二手房价转涨
- 用搜索引擎竟搜出来一堆“李鬼网站”
- 商务印书馆发布9月十大好书 “日新文库”上新为青年学者助力
- 青海海北:5人被困山顶 消防紧急救援
- 工信部公布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 涿州主城区电网供电基本恢复 农村地区抢修复电加速推进
- 这条短片在海外热播:什么是北京中轴线?
- (新春见闻)洪都拉斯青年西安过“小年”
- 中国摄协在西藏林芝开展培训 助力民族摄影人才成长
- 上海年夜饭预订火爆 年菜经济升温
- 67.7%受访家长担心劣质童书对孩子造成伤害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土特产搭上电商顺风车 闯出红红火火致富路
- 小设计撬动外贸大市场 “小而美”产品风靡广交会二期
- “三无”医美暗藏安全隐患 警惕“美丽陷阱”
- “鱼痴”父子保育长江“水中大熊猫”
- 遍知新教育范博:人工智能开启教育新篇章
- 一次手术完成肝移植和全胰腺切除 逾千枚转移肿瘤患者上海重生
- 立足资源优势 山西忻州着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