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正向世界贡献一份美好的国家范本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观察
中国职业教育正向世界贡献一份美好的国家范本
这是一场阵容强大的职业技能“超级大赛”——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下文简称:大赛)从数十万名选手中选出的四千余名技能高手,代表相关项目的国内最高技能竞技水平,在109个赛项中切磋技艺、亮出绝技。
这是一次当代中国职业教育风采的全面展示——新职业令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宽、职业教育与实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技能人才培养愈加立体……中国职业教育正在向世界贡献一份美好的国家范本。
新职业拓宽技能成才之路
紧盯屏幕,双手敲击键盘……在大赛人工智能训练赛项上,来自新疆的选手姚居文正专心“训练”刚刚采集的数据。对于姚居文来说,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为了这场比赛他已经准备了数月。
在姚居文的右手边,是一个微缩的模拟道路场景。矗立的红绿灯、站立的假人、一棵棵景观树,都是这项比赛给姚居文出的“考题”。“考题”越多,姚居文越兴奋,“我已经练习了无数次,难度越高,越能检测出我基本功扎不扎实。”
姚居文参加的比赛是本届大赛新增的新职业赛项之一。身为该项比赛裁判长助理,付少华很乐于向参观者分享这个新职业赛项:“我们的参赛选手就是要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使模型达到一定的准确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能用到人工智能技术,比如机场的人脸识别,比如一些应用上的语音识别。这项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份新职业——用机器去完成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务。”
距离人工智能训练赛项十几米之外,比赛正围绕近两年热度很高的区块链应用操作展开。
“我们这个赛项也是第一次参赛,一共有51个选手参加比赛,主要考核参赛选手对区块链基础知识的应用。”对于这项新技术,大赛区块链应用操作赛项裁判长李鸣有着更深的体会,“我们要在应用操作上培育出更多的人才,这不仅能够促进产业发展,还能构建整个区块链的良性生态。”
新赛项的设置,正是各行各业发展对新型人才需求的印证。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国赛精选项目增加了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如全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等,这些赛项对于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时钟指针向前拨动,距离大赛还有不到10天,在天津焊接训练集训基地内,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浩芃沉浸在电光石火的交错中,只为抓住赛前最后时间全力冲刺,“我要刻苦训练,沉着应战,争取佳绩,为天津争光,为实体经济发展献一份力。”
焊接技术是现代制造业最常用的材料成形和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焊接强调技术性、美观性,考验选手的技术水平和工匠精神。进入天津集训队以来,王浩芃每天坚持训练十余个小时,焊缝烘烤流在身上的每一滴汗水,火花四溅烧在工作服上的每一个小洞,烟尘缭绕印在脸上的每一个痕迹,不仅是王浩芃技能进步的见证,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通过提质培优、产教深度融合,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目标,在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构建中国职教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重庆市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赶来的潘中望老师观摩了这几天的赛项,他要把自己的感受带回学校:“这场比赛很宏大,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比如,比赛项目和实际操作很贴近,学校可以接触主流技术、以赛促教,同时有不少企业参与进来,说明职业教育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立体化培养技能人才
参加数控车项目的徐昊杰,目前就职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一名“航天人”积极投身航天事业建设;
参加石油钻井技术项目的周圆圆,作为一名90后深水钻井平台司钻,参与了陵水17-2气田的开发,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加木工(国赛)项目的张瑞强,参与了2019年天安门修缮工程、2023年外交赠礼中和殿模型制作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这些选手既是勤勤恳恳的技能人才,更是匠心独运的“大国重器”工匠。一批批栋梁之才的背后,离不开全方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要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推进。推进工学一体化是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需要大批的工人,工人中的技术工人,技术工人中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推进工学一体化遵循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在本届大赛期间举办的技工教育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汤涛如是说。
一是站得高,二是扎得牢,三是行得稳。推进工学一体化是强化就业导向、突出技工教育特色的主要方式。在汤涛看来,最好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学一体继续强化学生就业技能培养,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汇一体,最终培养出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人才和大国工匠。
积极开展本硕博多层次技工院校师资的培养,也是构建工匠之师的催化器和加速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结合教学实践,对此深有感触:“我们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正在不断深化职教师资,特别是工学一体化师资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学校在双师型、一体化博士项目培养的基础上,配合国家实施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积极开展职业学校在职教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工作,不断提升技工院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能力水平。”(人民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助青年小店招牌焕新 为夜经济添活力
- 纪念西南剧展八十周年 桂林举行盛大文艺演出赓续剧展传统
- 2024日本友城青少年龙江行活动在哈尔滨启动
- 22国逾500位少林功夫爱好者齐聚嵩山“归宗朝祖”
- 四川多灾种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标准正式发布
- 已致93死!俄侦查委员会披露莫斯科恐袭遇难者死因
- 专家:自身修复能力下降 中老年人群更易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 浙江:以“四个坚持”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共建黄河文化共同体
- 美国南加州一架飞机坠毁致6人死亡
- 龙腾瑞气 燕贺春风
- 智能建造“黑科技”亮相服贸会
- 美强化加息预期或抑制全球需求
- 国家卫健委:截至2021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2.03个
- 温情与喜剧碰撞 繁星戏剧村喜剧《佩奇先生》将演
- 【防疫科普】如何区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90万人次
- 第十一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山东邹城举行
- 意大利拨款290万欧元应对入侵物种“蓝蟹”
- 2022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逾六成
- 热门推荐
-
- 智能赋能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体系提质增效
- 铁路机车检修工人:在60℃的高温下为机车“做手术”
- 中央气象台:未来十天弱冷空气活动频繁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
- 云台六高校师生探访茶马古道 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
- 珠海航展开幕在即 透过“热闹”能看出哪些“门道”?
- 雕刻师“烧脑设计” 小龙虾壳做工艺品
- 总投资达6332亿元 西部(重庆)科学城“晒出”三年建设成果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启示(四)
- 水下也能舞动“刀马旦” 以国粹之美庆佳节
- 宁夏医保智能监控系统上线
- 湖南环保社会组织与司法鉴定机构达成“先鉴定后付费”合作
- 金融稳增长力度仍处较高水平
- 侨乡和顺古镇“升级”5A级景区 边城腾冲开启“一城双5A”时代
- (聚焦博鳌)“全球南方”崛起,或给世界格局带来三层变化
- 立春啦 多来点甜头儿
- 湖北远安:以旅兴农 绘出“诗与远方”新画卷
-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加速打造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区
- 中外儿童上海发出《低碳宣言》共建绿色和谐世界
- 小岛康誉向新疆捐赠68幅书画作品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