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孕傻” 宝妈快看过来
休完产假回单位发现智商不够用了
如何应对“孕傻” 宝妈快看过来
休完了产假,姜莉重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她却觉得自己处处被“孕傻”折磨——比如忘记领导、同事交代的事情,时常对着电脑就忘记下一步要做什么等等,“都说一孕傻三年,我这个状态该咋办哟。”
生娃前记忆特好能背同事号码
昨日中午1点过,记者来到两路口轨道交通站附近见到了姜莉,她今年27岁,在附近一家运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姜莉留着齐肩长发、个子不高,身形较瘦,“虽然身材恢复了,但是智商好像回不去了。”姜莉自嘲地说。
姜莉说,自己在该公司工作了两年,在生孩子前,她做事一向都很麻利、迅捷,而且公认记忆力特别好,“由于经常要打电话通知大家一些事情,很多同事的电话我都背得到。”
生娃后莫名其妙走神还爱忘事
4月中旬,晋升妈妈的姜莉休完了产假,重返职场的原岗位。姜莉说,自己回来以后,同部门的同事说她做事变了风格,以前做一个表格只需要半小时就能搞定,如今两个多小时都完不了,还调侃她陷入了“孕傻”状态。姜莉说,自己现在对着电脑做事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走神,“会想很多事,比如儿子在家怎么样,或者是盯着手机桌面儿子的照片发呆。”
此外,姜莉还变得爱忘事,节前公司要开一次总结会,领导安排她提前在会议室督促调试好投影仪,结果第二天临开会前,经同事提起她才想起这事,只得马上请技术同事帮忙,“大家都在会议室坐好了,投影仪才弄好,真的特别尴尬。”
担忧“孕傻”持续3年该咋办
姜莉说,投影仪那次事情以后,领导虽然只是口头批评了她几句,但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担心在未来工作当中,这样的错误越来越多,会失去领导和同事的信任。“都说一孕傻三年,这样下去我该咋办?”姜莉郁闷地说。
昨日,姜莉的同事佩佩告诉记者,姜莉产假回来以后确实整个人做事都变得有点迷迷糊糊的,比如说马上分享给自己的美妆链接,自己等了半天也没收到,只有再次提醒姜莉才想起此事。“不过我们大家也都理解她,‘孕傻’这种情况很难克服,领导是过来人,她会理解的。”
听听辣妈们如何应对“孕傻”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辣妈,她们表示,生娃以后,或多或少会有“孕傻”的现象,比如洗面奶当牙膏使用了等等,但其中一些辣妈则表示,自己也想了一些方法来应对“孕傻”。
1.每天手写备忘录
35岁的罗女士说,自己当妈妈以来,就养成了每天手写一张备忘录的习惯,头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一件件手写到纸上,第二天,每完成一项事情就打一个勾,“所以我用这个办法有效防止了自己忘事,大儿子还曾经给我说过,觉得我像一个女超人。”
2.将宝宝的事情安排妥
29岁的谢小姐是小学语文老师,她说休完产假回学校上课后,特别容易分心,因为宝宝由月嫂在带,她总担心宝宝。好在老妈顺利退休搬来照顾宝宝,这让谢小姐的状态好了很多。“我觉得可能太多心思花在宝宝上,做别的事情就没有专注度了,感觉一定要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帖才能更好的工作。”
专家点评
“孕傻”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用
青少年教育专家、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说,关于“孕傻”是否存在一直存有争议,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结论。有研究认为,孕产妇记忆力下降,可能与怀孕前后女性体内激素变化、睡眠质量下降及注意力分散等诸多因素有关,而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认为,“孕傻”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用。
宝妈产后希望恢复工作状态,摆脱“孕傻”,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寻求家人的支持,比如关于照顾孩子的担忧等;
2.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条件的最好每天午睡,长时间睡眠不足会造成大脑反应迟钝;
3.可以通过手机订闹钟或者备忘录等方式,提醒自己相关工作事宜;
4.摆脱“孕傻”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理性总结自己每次做错事或是忘事的原因,比如因何事分心等。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薇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南极海冰范围再创新低
- 台风“卡努”远离 浙江温州400余艘船舶有序进出港
- 中国最大浅吃水FPSO累计造淡水超20万吨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学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开幕式在贵州大学举行
- 专家:人工智能教育,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日方强推核污染水排海阐明严正立场
- “光影特色游” 品“非遗”美食 暑期文旅精彩多
- 行走的中国“种草官” 马来西亚女孩林芊吟的中国情缘
- 中新人物|马伯骞:接受骂声是成长必经之路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海湾上演“寻龙记”市民游客争相“讨龙彩”
- 专家解惑:吃糖过多会引发糖尿病吗?
- 1月16日央行开展3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74 同比上升1.2%
- 英国经历一周骚乱后形势出现逆转
- 情节拖沓、游戏相似 综艺节目不能走量不走心
- 从学术合作到知识转移,马来西亚学者称赞中国“授人以渔” | 世界观
- 报告显示,中国电影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 中外专家吁跨界合作应对AI时代虚假信息挑战
- 打造特色小吃品牌 南宁将办老友粉产业首届职业技能大赛
- 热门推荐
-
- 新漫评:“五毒联盟”贼喊捉贼,谁才是全球网络安全破坏者?
- 围剿“金融黑灰产” 行业呼吁合力共治
- 去年江西全省基地制繁杂交水稻种子29万亩 占全国15%
- 秦巴腹地的“绿色密码”:因地制宜 释放绿色动能
- 北京计划投资逾百亿元加快培育新兴及未来产业
- 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56%
- 陕西上半年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市场主体数突破550万
- 三个关键词看“新春第一会”,释放重要信号
- 新疆若羌县万亩红枣示范基地开启“智慧枣园”新模式
- 探访百团大战纪念馆:一截铁轨见证历史
- 山东曲阜年味拉满 市民逛大集寻特色文化
- 天津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场发布会上透露更多信息!
- 国际识局:岸田正式卸任,日本又将进入“走马灯换相”漩涡?
- 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开幕
- 山西陵川:“满格电”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新疆且末逾10万亩“沙漠人参”进入采收季
- 【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自找苦吃” 在田间地头书写青春
- 中国乒协就近期“饭圈”乱象发布声明
-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正式公布今日获释人员名单
- 10月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 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潜力继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