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 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潜力继续显现
10月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
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潜力继续显现(权威发布)
“10月,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两方面来看,国民经济延续了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潜力继续显现。”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10月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情况。
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恢复,新动能持续增长
“10月,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会上,刘爱华具体介绍了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生产供给稳中有升。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秋粮收获进入尾声,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工业增长有所加快。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以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比较明显,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服务业恢复势头较好。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市场需求持续恢复。
从消费看,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在中秋国庆假期带动下,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至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比1至9月加快0.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稳步恢复。10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4%、10.4%、25.7%,均比上月加快。
从投资看,规模继续扩张,结构继续优化。1至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1至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高于全部投资。
从进出口看,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由上月下降0.7%转为增长0.9%,特别是进口额同比由上月下降0.9%转为增长6.4%,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较快增长,反映国内需求在逐步改善。
——新动能持续增长。
从新产业看,高技术和智能制造业发展向好。10月,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2%、53.2%。
从新产品看,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快速增长。10月,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多晶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7.9%、62.8%、54.1%。
从新业态看,网上零售持续活跃。1至10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6.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价格低位运行状况将逐步缓解,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对于物价、就业、房地产市场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如何看待?
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2%。物价低位运行,会否带来通货紧缩的风险?
“当前,物价结构性特征明显,食品价格降幅扩大是带动价格水平回落的主要原因。”刘爱华认为,食品价格的回落主要是受全国大部分地区10月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今年以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总体稳定。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1至10月,CPI同比上涨0.4%,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和1至9月持平。在刘爱华看来,当前,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趋于改善,“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1至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
“在稳就业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尤其是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刘爱华告诉记者,10月,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6%,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均有回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下一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用工需求继续扩大,就业形势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从数据看,目前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转型期的调整中。随着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的出台落地,10月当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额等指标出现了一定的边际改善迹象。”刘爱华分析,从长期看,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2万美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较大,“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化落实房地产有关政策,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逐步建立,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实现全年目标拥有较好基础,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四季度,中国经济走势如何?“从前10月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为实现全年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下阶段,随着宏观政策效应继续释放、需求改善对生产带动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刘爱华从4方面进行了分析。
——消费拉动在逐步增强。今年以来,各方面积极落实促消费政策举措,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和活力。1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比1至9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下一阶段,服务业较快恢复、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就业总体稳定,有利于促进居民增收、消费增长。
——供给基础在不断夯实。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趋于活跃,为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前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1至9月有所加快,服务业生产指数达到7.9%,与1至9月持平。产销水平持续改善、企业利润连续正增长、产成品存货增速回落到历史较低水平等,都有助于增强企业生产积极性,为生产回升增添更多动力。
——创新动能在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前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快于全部投资8.2个百分点,新能源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近期,各部门、各地区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宏观调控的组合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保障。
“从统计角度来讲,上年四季度基数比较低,有利于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的回升。”刘爱华表示,同时要看到,经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还需付出更多努力,“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着力扩大需求、提振信心、防范风险,努力推动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持续回升向好”。
本报记者 刘志强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科技成果迈步“生产线” “落地生金”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 青海冬虫夏草上市 鲜草按根销往多地市场
- 台风“潭美”趋向南海 将给华南沿海带来强风雨
- “昆曲与书法”主题展亮相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
-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正式发行
- 跨越时空的八一追寻: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新增至1178人
- 普法护航健康成长 浙江建设400余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 证监会严惩多起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案件 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全球首例新型CRISPR疗法效果显著 实验性碱基编辑技术“治愈”白血病女童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江西浙江广西等地局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开放及售检票时间调整为05:00—20:30
- 为让老乡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阿里要下乡公益放映1000场
- 西安市前五月工业生产增势较好 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 北京出现明显降水 预计持续至26日中午
- 生态环境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化、低碳化
- 如何织牢织密医保基金的监管网?
- 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更稳当
- 甘肃西和传播乞巧文化 “巧姐巧妹”:我们是受益者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周一逆势上涨
- “祖脉秦岭 诗意长安”主题文化活动在西安举行
- 热门推荐
-
- 超越苹果微软全球第一!背后是焦虑
- 糖尿病人每天饮用绿茶和咖啡可降低死亡风险
- “空天产业”观察:浙沪毗邻之城 何以向天图强?
- 【打工前沿】技能越高薪酬越高凸显技能含“金”量
- 如何理解疫苗保护率?病毒变异影响多大?
- 广州莲花山近600种睡莲绽放 引游客登高赏秋
- 梵净山金顶寺庙被改色需严肃追责
- 耶伦访华 中方回应产能过剩问题
- 湖南首届“内外贸交易会”7月12日至14日将在长沙举行
- 支付便利性明显提升 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主体结构无受损 正协调启动首发合练工作
- 长江委滚动会商防御汉江2023年第1号洪水
- 中国科技馆举办青少年控烟大众科普日和“大卫生·大健康”沙龙
- 高通钱堃:以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 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多彩贵州风”文旅推介活动
- 北京五部门联手做好取消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三十四期)国债(91天)
- 【我们这些年俗】舞龙嘘花
- 全国统一规范的新电子税务局建成 办税缴费更加便利
- 亚马逊:停止应用商店服务不会影响在中国业务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