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惑:吃糖过多会引发糖尿病吗?
中新网银川11月14日电 (记者 杨迪)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41亿人,预计中国糖尿病患者将在2045年达到1.74亿人,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为全球第一。糖尿病的名称有何由来?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近日,中新网记者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红梅,对此解答。
李红梅介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所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糖尿病在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被称为“消渴症”。因患者尿糖常为阳性,即“尿甜”,便被称为“糖尿病”。
吃糖过多就会引发糖尿病吗?李红梅表示,这一说法并不全面。“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有多种,除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症、遗传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糖尿病。”
李红梅介绍,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并可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此外,糖尿病所引发的慢性并发症,会导致糖尿病眼病、肾病等,严重的可导致患者失明、罹患尿毒症。
那么,公众应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李红梅建议,公众应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如果确诊糖尿病,应及时接受治疗,阻止和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 福建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开工
- 马克龙:乌克兰需要在领土问题上采取“现实”立场
- 2024“奏响中国”课堂乐器教学论坛在沈师成功举办
- 海南文昌迎战强台风“摩羯” 全市实行“五停一关”
- 外媒:以色列袭击加沙城一处住宅 至少8人死亡
- “鸟中大熊猫”白颈长尾雉现身杭州余杭
- 市场尚处起步阶段 房车旅游如何“破圈”?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2023年瑞穗金融研修班活动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献“粮”策
- 自我粉饰难掩美式霸权的危害
- “南水”十载润北方 惠及1.85亿人
- 洪涝灾害已造成江西48.1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
- 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何以“双向奔赴”
- 传承与创新:闽南祖传柳丝工艺匠人的坚守
- (国际观察)印尼新总统的新希望与新挑战
- 中风开始“盯上”越来越多年轻人
- 广东紫金上千株紫纹兜兰迎来盛花期 被誉为“紫霞仙子”
- 第二届“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 俄军进行战略核威慑力量演习 普京远程指挥
- 热门推荐
-
- 尼日利亚大学绑架事件新增16人获救
- 第四届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开幕 提升教育装备信息化智能化
- 多国手工艺人聚集杭州话设计 以匠心碰撞创意
- 2023“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活动在银川启动
- AI成增长新动力,百度2023年净利润大涨39%至287亿元,全年业绩超预期
- 述评:从“精神”到“发展”,革命老区如何再启新篇?
- (新春走基层)探访鹰城平顶山尼龙产业:贯通产业链 打造尼龙“航母”
- 湖南东安县“选育激用”年轻能人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 新型蜱虫唾液蛋白 有助研发抗炎药物
-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推介会精彩亮相日本
- 中非共商贸易投资合作 现场签约262亿元
- 开展针对性监管,让直播带货走上正轨
- 国产创新药火热出海
- 吹空调吹进ICU,警惕特殊“空调病”
- 朝阳少侠:朋友不会让朋友去死
- 西藏2024年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良好
- 热播剧带火阿勒泰 “同款木屋”一房难求
- 重庆集中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
-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实施多项申办赴华签证便利措施
- 中国最大涉外考古项目,洛阳铲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