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面膜“换个马甲”身价至少翻5倍
“蹭热度”冒充医美面膜
普通面膜“换个马甲”身价至少翻5倍
“比普通面膜安全、效果好!痘痘、痘印、敏感肌都能用”……时下,医美面膜广告势头强劲。原本医疗机构用于皮肤治疗的医美面膜,因主打医用、安全,备受美容达人青睐。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普通面膜打着医美面膜的旗号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电商等平台销售。一片普通面膜成本价仅三四元,层层包装打上医美标签后,价格至少翻涨5倍。
■新华社
普通面膜
浑水摸鱼“蹭热度”
做完微整容手术,陈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名为“寡肽舒缓修护蚕丝冰膜”的医美面膜。不料,使用后皮肤瘙痒、红斑遍布,“找医疗机构鉴定其实就是普通面膜,真是害人不浅。”陈女士说。
医美面膜属于医疗器械,注册为“械字号”;而普通面膜属于化妆品,注册为“妆字号”。陈女士购买的这款面膜是注册为“妆字号”的普通面膜,但其广告称可在做完医美项目后用来镇静、修复皮肤。一些美容诊所向客户大力推荐,称“褪红、消炎效果很好”。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医美面膜被称为医用敷料,针对皮肤治疗和美容手术术后的修复,成分多是透明质酸、活性胶原等,主要在医疗机构销售。
“‘械字号’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生产,更严格、更规范。”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莫秀梅说,医美面膜成分比较单一,针对性更强,防腐剂等添加少,经过无菌生产后安全性较强,可直接用于皮肤伤口。
医美面膜逐渐走红,一些普通面膜也来“蹭热度”。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大量普通面膜以医美名义售卖。例如,一款名为“伊肤泉舒缓修复保湿面膜”的产品,在宣传中写着医美字样,声称可用于微针、水光等医美手术的术后修复。但记者查询发现,这款产品只是普通面膜。
在朋友圈里,还有一些号称进口的医美面膜,产品说明上找不到任何备案信息。
莫秀梅说,普通面膜冒充医美面膜存在不少隐患。化妆品面膜有香精、添加剂等成分,如果是美容术后或者有伤口的皮肤使用存在危险。
记者暗访:
一片三五元面膜贴医美标签售价15元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化妆品生产厂家瞄准这一市场,把普通面膜贴上医美标签,通过微商、直播、美容诊所等渠道销售,价格翻了几倍。
在国内规模最大的化妆品展示交易中心广州美博城,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家化妆品生产加工厂。这些厂家都表示,可以代工生产医美面膜。一片面膜的订单价3元至5元不等,销售价15元以上。有商家称“卖得很好”“太便宜了消费者不会信”。
广州楚美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水涟肌透明质酸多肽修护面膜”,显示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为“粤妆”。工作人员称,此款面膜没有添加防腐剂、香精,在破皮情况下使用也不会感染、不会滋生细菌,跟“械字号”的面膜差不多,“生产了两三年,没有发生不良反应”。
“这里大部分医美面膜都不是‘械字号’。‘械字号’面膜和‘妆字号’面膜配方差不多,就是证件不一样。”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说,他们的面膜可以用于痘痘肌、晒伤、祛斑后的人群,一些美容诊所长期进货。但记者在该公司生产的“修复面膜”上看到,产品成分表上有一项居然标注着“肌肤”。
一些宣称代工医美面膜的厂家介绍,微商群体是他们的主要客户。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款名为“医美·玛蒂莎”的“妆字号”面膜,包装说明称适合“激光镭射及微针疗程损伤肌肤”。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客户群大部分是网络主播,一些主播每周进货上千盒。一盒面膜进货价格不到30元,销售价格达上百元。
电商平台应加强审核对微商等加强监管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中不得有“化妆品名称、制法、效用或者性能有虚假夸大”“宣传医疗作用”的内容。一些电商平台对化妆品广告宣传也有相关规定。
但事实上,一些卖家明目张胆地公开违规销售,并没有引起电商平台的重视。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主任宋儒亮认为,电商平台应加强审核与监管,否则,一旦发生消费纠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对电商平台,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由于私密性强、规模小,监管相对更难。”宋儒亮说。
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从事经营活动,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微商、代购、主播等经营者都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拥有营业执照,否则会面临处罚。宋儒亮表示,社交平台应该加强把关,对微商经营者进行资质审核与监管,并与监管部门数据共享,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监控。
宋儒亮认为,对于超过审批许可范围的经营宣传、打着医美旗号误导消费者和虚假宣传的情况,监管部门应该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打击和处罚。
“虽然安全性较强,但医美面膜也不是人人都适用。医美面膜更多针对皮肤创伤、皮肤修复,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些使用正规‘械字号’医美面膜后过敏的情况也不少见。”莫秀梅建议,消费者应该避免盲目跟风,谨慎选择,尽量通过医院、药店等正规平台购买。
(全文共2105字)
暗访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还记得《少林寺》经典画面吗?这位传奇老人走了……
- 专家揭秘第五代青花郎的“郎味之源”
- 续写中非人民相知相亲友谊新篇章(和音)
- 美媒炒作美军在夏威夷追踪“神秘气球”,网友讽:1787年起气球就不神秘了
- 张之路《雨燕飞越中轴线》新书首发
- 人保不动产与能链智电达成战略合作 打造新能源充电服务创新模式
- 第七届世界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落幕 发布“青阳宣言”
- 广西高校教师产教融合 培养创新技能人才
- 美国亚特兰大枪击案致1死4伤 参议员谈枪支暴力:谁都不安全
- 从看见到发现 数学家蔡天新为清华附中学子带来“第三种智慧”
- 湖南农产品加速出海:蔬菜、活猪等俏销 臭豆腐冷链预制菜首出口
- (新春走基层)共赴“文化之旅” 江西九江举行“十里濂溪·万家灯火”开街仪式
- 香港青少年探访浙江衢州孔庙:“到孔子后人家做客”
- 首届智能网联数据要素生态创新会议举办 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成立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10月以来中国钢材价格回升 行业效益明显好转
- 杭州多地出招 让外卖小哥“畅行”“畅心”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陈培莉:建立精神病专科化联盟信息平台
- 舞剧《白蛇》世界首演,打开新时代国风气韵窗口
- 吉林锚定学生作业改革 多校校长提出拒绝“题海战术”
- 热门推荐
-
- 截至7日23时 洞庭湖决口封堵112.4米 剩余距离113.6米
- 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持增长态势
- (进博故事)库克:通过参加进博会表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 泰国总理自曝接到诈骗电话:骗子冒充他国领导人索“捐款”
- 拉近中俄人民情感的友谊使者
- 亿缕阳光|团圆过大年
- 美防长奥斯汀为秘密住院道歉:没能妥善处理这件事
- 护航十年禁渔 四川组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渔政协助巡护队伍
- 雄安中关村多了“新住户”
- 中国医疗出口企业积极参加菲律宾第六届医博会
- 四川通江山体落石砸中一轿车 致3死2伤
- 平安建投回应:平安建设歪曲事实,已报案
- 四川加快重点产业项目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供需对接
- 激发农产品市场活力 2023国际农产品流通产业大会在西安开幕
- 湖北神农架赴广州推介文旅 送上三重优惠大礼包
- 古北水镇6月1日恢复开放
- 《七闽人师阮弥之》新书发布 探寻两岸阮氏共同历史记忆
- “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中心在重庆揭牌
- 从“折柳送别”到“大运色彩” 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真激光”技术受关注
- 中国驻欧盟使团新任团长蔡润向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递交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