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光明时评】
近来,东北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在“礼尚往来”中,产自黑龙江抚远的蔓越莓引发不小的关注,不少网友直呼更新了他们对当地土特产的认知。据媒体报道,自2014年蔓越莓产业引进以来,黑龙江抚远已建成我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抚远蔓越莓产业的快速壮大,正是近年来各地深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产业兴农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致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特有的资源禀赋,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艺等多种产业,既彰显地域的个性化特点,又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我国乡村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须首先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和认识自身的禀赋特征和发展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打造人无我有的特色、人有我优的优势、人优我精的品质,避免产业雷同化、产品同质化,让土特产真正成为金招牌。
举例来说,在贵州省,不少地方结合当地地理区位优势精准发展特色产业,都匀毛尖、遵义朝天椒、兴仁薏仁米、大方天麻等均已发展成为质量上乘、品质稳定的特色产业,在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落实乡村产业帮扶政策,应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务实,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体系、畅通产销衔接,加快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好乡村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让农民获益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针对过去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户持续增收机制保障不足等问题,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正成为当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主要方向。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52:1,2023年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村融合、产镇融合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推动农业产业从单一聚焦种养环节逐步走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围绕生产基地、仓储保鲜、农产品加工流通、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农旅融合等全产业链环节发力布局,把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作为重点,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作、广大小农户参与产业经营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留给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强化农业科技驱动,助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加速提升,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随着一系列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项目的启动实施,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农业底盘技术、丘陵农机等领域创新活跃,阶段性成果接连涌现。
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产能、要效益,积极地转变发展思路,聚焦生态效益好、品牌价值高、产业韧性强的优质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量质并举。注重科技研发应用,加强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与农业合作社的协同合作,支持搭建联合创新平台;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建立良种储备与繁育基地、特种植物资源栽培与示范基地等设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服务与推广平台。以科技创新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的持续动力来源,一定能够不断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加快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
(作者:史志乐,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亮相进博首秀双11,TOP 100年度海外新品搭乘天猫国际快车道入华
- 杭州:水下无人机成“桥梁医生”团队新援
- 给动物看病也需“望闻问切”?中兽医称针灸、艾灸也有效
-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昆明首演
- “湾区”牵手“老区”:穗龙两地统一战线开展交流合作
- 鲁中国际生物谷开园 首批签约额达32亿元
- 经济日报金观平:大规模债务置换精准发力
- 香港芭蕾舞团版“爱丽丝”将登台国家大剧院
- 网络文学提质升级需多点发力
- 共赏民俗文化 福建福安畲乡桃花节带热春季旅游
- 韩国被强征劳工遗属对日企索赔诉讼二审胜诉
- 路边直播唱歌的血管外科专家 无需面对那么多“为什么”
- 是不是真牛肉,“小杨哥”得给一句准话
- 京东11.11发布三大生态升级举措 力争帮助新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
- 中缅边境警民情深:“他不是骗子,是‘守护神’”
- 【图解】前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近40万亿元
- 王某,已被执行死刑!
- 今年北京将增50处口袋公园或小微绿地 优化绿道慢行系统
- 中新教育丨高校学生宿舍将进行定期“体检”
- 【V观京津冀 新质铸辉煌】探访雄安之“新”
- 热门推荐
-
- 出现这11种症状 警惕脑卒中搞事情
- 《慧能前传》全国上映 讲述六祖慧能传奇人生
- 浙江台州警方解码暑期“诈骗套路” 警惕学生沦为洗钱“工具人”
- 山东拟用3年实现村医培训全覆盖 改造5万家村卫生室
- 第十八届新疆冬博会开设临时主题邮局服务民众
- 中新健康丨蓝皮书:“十四五”以来,各地健康指标得到有效提升
- 集龙文化与中国建筑艺术于一体《九龙壁》新书发布会举办
- “你好!中国”展区亮相2024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展
- 今日入伏,不历尘埃三伏热,孰知风露九秋凉!
- 福州再现花朝节习俗 汉服少女赏红护花祭花神
- 2024年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活动在宁夏举办
- 北京多家博物馆春节假期延时开放
- 期盼“长幼随学”政策在京落地
- 和顺县关于“卜某走失被找回”相关情况的通报
- 和评理|推动中阿关系行稳致远 有助于阿根廷渡过难关
- 俄国防部:防空系统在黑海海域上空摧毁6架乌无人机
- 京城会馆“有戏” 民众沉浸式体验中国戏曲文化之美
- 油价年内第六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8元
- 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31.9%
- 辽代皇帝送给宋仁宗的亲笔画披露了什么秘密?|民族交往铸丹青之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