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光明时评】
近来,东北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在“礼尚往来”中,产自黑龙江抚远的蔓越莓引发不小的关注,不少网友直呼更新了他们对当地土特产的认知。据媒体报道,自2014年蔓越莓产业引进以来,黑龙江抚远已建成我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抚远蔓越莓产业的快速壮大,正是近年来各地深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产业兴农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致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特有的资源禀赋,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艺等多种产业,既彰显地域的个性化特点,又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我国乡村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须首先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和认识自身的禀赋特征和发展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打造人无我有的特色、人有我优的优势、人优我精的品质,避免产业雷同化、产品同质化,让土特产真正成为金招牌。
举例来说,在贵州省,不少地方结合当地地理区位优势精准发展特色产业,都匀毛尖、遵义朝天椒、兴仁薏仁米、大方天麻等均已发展成为质量上乘、品质稳定的特色产业,在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落实乡村产业帮扶政策,应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务实,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体系、畅通产销衔接,加快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好乡村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让农民获益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针对过去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户持续增收机制保障不足等问题,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正成为当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主要方向。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52:1,2023年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村融合、产镇融合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推动农业产业从单一聚焦种养环节逐步走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围绕生产基地、仓储保鲜、农产品加工流通、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农旅融合等全产业链环节发力布局,把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作为重点,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作、广大小农户参与产业经营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留给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强化农业科技驱动,助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加速提升,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随着一系列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项目的启动实施,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农业底盘技术、丘陵农机等领域创新活跃,阶段性成果接连涌现。
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产能、要效益,积极地转变发展思路,聚焦生态效益好、品牌价值高、产业韧性强的优质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量质并举。注重科技研发应用,加强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与农业合作社的协同合作,支持搭建联合创新平台;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建立良种储备与繁育基地、特种植物资源栽培与示范基地等设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服务与推广平台。以科技创新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的持续动力来源,一定能够不断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加快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
(作者:史志乐,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等入围
- 广交会观察:海外需求回暖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可期
- 七夕节山东各地“花式”举办集体婚礼 倡树婚嫁新风
- 国家电网2024年全年电网投资将首次超过6000亿元
- 水果整体价格后期将逐步趋稳
- 个人大病网络众筹如何破解信任难题?
- 走进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
- 2023年青海科技活动周启动 民众乐享“科技佳肴”
- 吴为山塑石涛雕像在江苏扬州揭幕
- 今年5月台湾接大陆及香港订单金额同比增长一成
- 首趟西安至武威动车组列车开行 西部高铁网日趋完善
- 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建议进一步缩短航班截载时间
- 浙江温州龙港非遗传承人带“中国漆器”至泰国 促文明交流
- 春运高峰北京七大火车站主要停车场将免费停车30分钟
- 宁夏银川:共享社区“共享爱” 结亲互助传温情
- 戏曲人文纪录片《天下第一团》开启中国稀有剧种的传奇之旅
- 塞中互利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国际论坛)
- 双台风将为东部及南部海域带来较强风雨
- 古建院落变身露天影院 京城博物馆打造“电影之夜”
- 大脑为何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
- 热门推荐
-
- 浙江龙泉统战“民情直通车”开进乡村振兴发展路
- “光影特色游” 品“非遗”美食 暑期文旅精彩多
- 700多条差评、评分仍近满分?平台评分算法不能是“糊涂账”
- 特朗普将和拜登乘同一辆车前往国会大厦参加就职典礼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乡村尽展金秋魅力 引民众奔赴“向往的生活”
- (身边的变化)浙南有只“留守鸡”:10年留下300万元 守护山村“夕阳红”
- 合安引入合肥枢纽项目钢结构吊装完成
- 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俞明德的“六一”节情缘
- 突发!基辅称遭“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这国总统紧急避难
- 境外媒体热议杭州亚运会:“绿色”和“科技”的体育盛会|世界观
- 陕西推出多项便利举措 外国游客明显增多
- 故宫83件珍贵画作一展“千秋佳人”
- 国际博物馆日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多件“镇馆之宝”
- 10月31日央行开展327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首届链博会将在北京举行 “国际化”成一大亮点
- 孙佳山:春节档见证中国电影历史性时刻
- 牛痘牛皮癣牛胰岛素……这些健康“牛”知识你知道吗?
- 吉林多地迎初雪
-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宣布停火72小时
-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建一批安置房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