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出台“开门红”政策 单项支持最高达2000万元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李啸)为稳定企业预期、增强发展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北京经开区在新年之初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巩固扩大制造业发展优势、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全面释放内需潜力促消费、加大企业培育支持力度四方面出台10项具体举措,单项支持最高达2000万元,以有力政策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促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全年经济稳定增长。
2024年,北京经开区精准把握发展大势,推动经济快速企稳回升,亦庄新城全年GDP预计首次突破37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主导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网联汽车产业增长超两成、集成电路产业增长超四成。今年,经开区将充分把握产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巩固增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充分考虑经开区实际以及企业共性诉求基础上,为进一步突出政策普惠性,强化对高精尖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持续巩固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经开区制定出台《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具体来说,《若干措施》着力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完善产业结构。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按照一季度及全年产值增量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
《若干措施》提出,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产值实现正增长的工业企业,按第一季度产值增量部分的0.5%给予支持;增速达5%,按第一季度产值增量部分的0.7%给予支持;增速达10%,按第一季度产值增量部分的1%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鼓励工业企业高质量增长,对于2025年全年产值增速达9%的工业企业,按全年产值增量部分的0.8%给予支持;产值达20亿元(含)以上、增速达6%的,按全年产值增量部分的0.8%给予支持;全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北京经开区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企业,按照一季度及全年营业收入的增量部分提供一定比例的支持。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信息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增速达13%的企业,全年最高不超过800万元;引育科技服务业实现企稳回升,全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同时,支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多业态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服务支撑产业发展,全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北京经开区还加快建设科文融合产业高地。文体娱乐业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按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量部分的0.5%给予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速达5%,按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量部分的2%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增速达10%的企业,按营业收入增量部分的1.5%给予支持;对全年营业收入达5000万元(含)以上、增速达10%的企业,按营业收入增量部分的1.8%给予支持;全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充分发挥全市最大的两业融合示范园区优势,利用丰富的制造业场景,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向赋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完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在做好企业培育方面,经开区专门设置研发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研发投入较大、增速较快的企业将给予一定的支持。
《若干措施》提出,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达到3000万、增速达到8%的企业,给予增量部分1%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从事技术交易活动的单位,按照年度认定登记并核定的技术合同成交额1‰予以奖励,对同比增长超过1亿元的单位,给予额外5万元奖励;对于年度吸纳北京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的单位,按照吸纳额的1‰予以奖励,对同比增长超过5000万元的单位,给予额外5万元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负责人表示,新一年,北京经开区将进一步壮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六大未来产业,全面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典范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助力2025年开好局、起好步,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报告指上海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15年排名全国第一
- 广州法院一破产清算案获香港法院认可和协助
- 2024年度《中国商圈商业力指数榜单》在蓉发布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的致辞
- 福州传统“拗九节”:拗九传孝道 粥香满榕城
- (文化中国行)国家博物馆馆长:2024年入馆观众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六成
- 消费者称网购枇杷干中吃出了杏核
- 海南启动海洋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作用直接、力度大 地方化债“组合拳”发力
- 黄河内蒙古河段首现流凌 黄河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 浙江文化IP何以实现“全球知名”?
- 青海建立2023年林草湿综合监测数据库
- 日本羽田机场一客机爆胎 多个航班被延误
-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南)湘潭产业园计划到2025年新增台商投资5亿美元
- 中柬建交65周年文艺晚会暨“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隆重举行
- “我的婚礼我做主” 年轻人的婚礼创造新“花样”
- 从看客到主角 博物馆搭台邀观众置身“史”内
- 北京增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一批地方标准制定项目
- 美国防部:美防长奥斯汀出院 现已居家办公
- 传承红色经典 大型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驻地演出在兴国首演
- 热门推荐
-
- 老情怀能否催生饮料新巨头?
- 中方要求以色列严肃调查和追责所有人道工作者遇袭事件
- 联合国秘书长:中东和世界都承受不起另一场战争
- 北京城市图书馆开馆一周年 解锁“阅读+博物馆”新场景
- 中国—中亚交通部长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 大型中法美食文化交流节目《巅峰食刻——中法厨王竞技》推出
- 沙厦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 致7人死亡
- 孟菲斯动物园发文送别“丫丫”:“我们会非常想念她”
- 冰雪亚冬 极氪护航!极氪哈尔滨2025年亚冬会官方指定用车正式发车
- 四川九寨沟“零碳”供电服务站发电量达2.37万千瓦时
- 前5个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1500万吨
- 破解“细胞谋杀案”,治疗癌症现希望
- 新疆阿克苏:新疆2025年首趟“托木尔号”特快旅客列车开行
- 三球不敌西班牙 中国女足见差距
- 六旬老人守护瘫痪邻居两年:助人成习惯 曾勇救落水女童
- 落地首单业务!义乌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正式启动
- 海南机场集团暑运旅客吞吐量超942万人次 创历年同期新高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系列展览将亮相京津冀
- 法媒:全球绿色产业应当对中国说声谢谢
- “商文化研究中心”落户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