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丨2025年标志性改革举措让百姓可感可及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朱晓航)“我理解的标志性改革,应该是起到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作用的改革,并且能够迅速让老百姓可感可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深谈》节目采访时说道。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那么,2025年标志性改革举措有哪些?
黄汉权举例说,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给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给民营企业吃上“定心丸”。他表示,2025年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要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
黄汉权认为,第二个标志性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将更好指导各个地方打破行业封锁、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推动商品要素等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顺畅流动。
“还有一个标志性改革,就是财税体制改革。”黄汉权表示,现在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且面临化债的压力。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扩大中央的事权,增加中央支出,为地方减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地方的财力和税源,让地方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来发展经济。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阳高:葡萄丰收挂满藤 金融助力产业兴
- 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 名单来了
- 互联网下的新农人|度小满X新华社客户端联合探访山白团队的非遗传承之路
- 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启幕
- 如何科学防寒?寒冷天气下的敏感疾病有哪些?一图读懂!
- 一次性至少上传21张个人多角度照片 用户担心隐私泄露
- 中国驻南非大使在南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有底气》
- 报告显示,中国电影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 辽宁抚顺金矿坠罐事故造成3死1伤 矿井无证停建事发时为私自盗采
- 海南保亭县:诉源治理工作法打造“枫桥式”检察院
- 就该给影视剧戴上“烟草过滤嘴”
- 取消预约、发放消费券……暑期旅游这些“省心省钱”技巧了解一下!
- 新疆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650万人次
- 海内外3000余名摄影师将参加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 美国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108.7 创9个月来最高值
- 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约占总装机的48.8%
- 世界脊柱健康日:保持脊柱健康有多重要?
- 中电联: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超过7%,高于三季度
- 化解“取遗款难”不应只靠家属打官司
- 新“隐形”聚合物成药物输送载体
- 热门推荐
-
- 医药反腐持续:2024年超350名医药系统干部被查
- “汉语盘点2023”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新词语
- 钟声:构筑“小北约式”三边同盟损害亚太和平稳定
-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在青岛召开
- “老头乐一哥”的失速迷局
- 信用卡以金融的“温度”,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 全球发展倡议促进共同发展
- 中东部周末雨水暂歇气温回升 西藏西部强降雪来袭
- 文化中国行|回家过年!中国春节何以成“人类非遗代表作”
- 疯狂的黄金,现在要卖了?
-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粟远奎:有生之年帮遇难同胞讨回公道
- 广东省与跨国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 法国警方逮捕一名逃亡16年的意大利黑手党杀手
- 春节假期北京接待游客1749.5万人次 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 英国桑德兰发生骚乱 警局被洗劫
- 各地开行特色旅游列车 助力旅游经济持续升温
- 北京:2023年端午节期间机动车尾号不限行
- 猫骨折了,我“破产”了
- 摒弃“低小散”,浙江龙泉竹木产业的“涅槃”记
- 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翻船事故5人获救 2至4人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