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惠企惠民 外媒关注中国“两新”政策显效发力
外媒关注中国“两新”政策显效发力
以旧换新,“真金白银”惠企惠民(国际论道)
中国部署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拉动消费成效显著,有力释放内需潜力。对此,外媒高度关注。多家外媒报道表示,以旧换新持续发力,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优惠,更好激发了消费活力。
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2024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2024年7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统筹安排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8月,中国商务部等7部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启动,新政策从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在“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下,消费者换购热情高涨,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等销量增长。
阿根廷“中国道路”网站近日发布报道称,中国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紧跟消费者新需求,拉动了内需消费。报道引用中国商务部数据表示,2024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13日零时,汽车以旧换新带动乘用车销售超过52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带动8大类产品销售量超49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超51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新车销售近90万台。
“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中国乘用车销量出现增长,其中,电动汽车销量增量可观。自2024年7月以来,电动汽车的购买者和制造商都受益于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路透社报道称,中国通过提高补贴标准等措施,加大力度促进汽车以旧换新,提振了汽车消费。
“中国为以旧换新购买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高额补贴。”《日经亚洲》报道称,中国加大补贴力度,鼓励乘用车和消费电子产品消费,以提振零售支出。
“中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中国政府积极实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对汽车、家电等实施大规模以旧换新补贴。家用电器及视听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加,其中,高效节能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销量增长显著。”阿联酋通讯社报道称。
释放绿色消费潜力
提高能效水平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方向。外媒报道普遍关注到,中国“两新”政策推动了产业链升级和终端产品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倡导绿色消费,为企业加快创新和绿色转型提供动力。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关注到,在“两新”政策助推下,中国政府、企业齐发力,推动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快速成长。报道称,以旧换新有利于鼓励新产品生产和销售,推动经济向更为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中国提出要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注重把握以市场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当前,中国企业正广泛落实以旧换新政策。”报道称。
“中国鼓励应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设备。”彭博社报道称,在工业领域,中国通过多种补贴、对清洁生产者的税收减免以及贴现贷款等措施来帮助企业升级设备。以旧换新将鼓励中国企业采用更清洁的技术。这项政策将淘汰耗能高或污染重的旧机器,并在此过程中提振商业投资。
彭博社在报道中分析,中国鼓励建立健全高效回收循环利用体系,鼓励电子商务公司和家电生产商上门回收旧机器。同时,中国提出,完善废旧消费品回收网络,力争推动大中城市新增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2000个。
发挥拉动经济作用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等举措,释放了2025年继续加力支持以旧换新的积极信号。
对此,多家外媒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发力,将推动更多优质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华尔街日报》援引花旗分析师的报告称,推出支持性政策以扩大内需至关重要,此次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很好的政策工具,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以旧换新,有利于中国国内工业和家用设备升级。从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行业,到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再到交通运输、农业机械、教育文旅医疗,中国“两新”政策覆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旧换新有利于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有助于更好释放内需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路透社援引分析表示,中国将增加对旧汽车、旧家电报废更新的补贴,加大对能源、电力、电池等行业设备升级的支持。
“以旧换新有望加速经济增长。”彭博社报道称,中国以旧换新将扩大国内消费,提振内需。报道援引花旗银行经济学家的报告称,以旧换新有望使中国的消费品零售额提高。报道还援引英国万神殿宏观经济学研究公司的分析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将为中国中长期内需增长提供支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 特朗普竞选对手又少一人!美国大选“中途退场者”还有谁?
- 深夜宣布!飞天茅台出厂价涨价,涨幅→
- 院士专家齐聚杭州 共议低碳城市发展
- 商务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累计吸收服务业外资457.5亿美元
- 长春集中签约外资项目 签约金额逾120亿元
- 铁路上海站迎来“五一”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预计到达旅客58.0万人次
- 日本民众集会反对日本强化武器交易
- 联合国秘书长对加沙地带两所学校遭袭深感震惊
- 中华凤头燕鸥守护行动在浙江启动 两岸鸟类志愿者共参与
- 携手点亮希望之光 天津开展世界罕见病日关爱活动
- 俩女子在急诊救治被俩陪同男子家暴?西安警方通报
- 加州山火蔓延迅速 近两万人接到疏散令
- 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
- 尘封10年的世界纪录,被这名少年打破!
- 广东连山壮族民众载歌载舞欢庆“牛王诞”
- 传承老舍先生人文精神 话剧《我这半辈子》探索新“京味”
- 上海:春节假日前六天迎客843万人次
- 闽藏唐卡漆画技艺展 展示传统唐卡绘画艺术和漆艺艺术融合创新
- 治理“长了眼”的骚扰电话须坚持源头导向
- 热门推荐
-
- 湖北赤壁联手武汉大学打造国内首个“遥感小镇”
- 爱尔眼科携手中科知影 助力眼科学与认知科学发展实现新突破
- 中国“网红小城”柳州端午假期火热 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
- 广西生态环境质量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 观众穿戏服 演绎年轻态徽文化
- 一把纺梭 将乡村与世界编织在一起
-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2万家
- 深度调整期 钢铁业如何“解忧”?
- 医药零售业进入大转型关键期 行业数字化成“风向标”
- 《流浪地球2》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
- 生动镜头语言让国宝“开口说话”
-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贵州:“含绿量”转变为“含金量” “高颜值”与“高质量”并行
- 吉光片羽:从四体《大藏经》雕版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 税惠落袋助力广东智造企业抢抓海外订单
- 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生物制造技术专题赛天津启动
- 湖南启动2023年度名品评价 培育世界精品
- 11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93元 上调23个基点
- 35年,守礁官兵与中学师生的“纸短情长”
- 孩子打赏出去的钱能追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