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发展林下经济 中药材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合肥12月26日电(黄健生 毛明)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紧盯荒坡、林下空地和村民房前屋后空地,把特色中药材种植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发展“林下经济”,全面对接北京、安徽亳州、湖北蕲春等地的药企,密切产业合作,实现一地多收,绘就了“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的乡村产业振兴新图景。
利用林下空地,广种适生药材
在青草镇乔庄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里,100多亩知母长势喜人。村民们躬身垄间,忙着除草。
北京一家中医药研究所基地负责人林巨宽说:“我们最看重的是青草镇的富锌土壤,今年秋季主要发展知母、射干和板蓝根,总面积2000亩左右,现在正在栽植白芍、白芷、元胡等中药材,估计2025年秋后产值可达3000万元。如果当地村民愿意种植药材,我们保证提供技术支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据乔庄村党总支书记许荣介绍,该村将油茶林林下空地经营权流转给药材公司种植药材,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也得到了务工收入,更重要的是村民学到了药材种植技术。
盘活荒坡荒地,闲置资源“生金”
经过长达三年的蛰伏,青草镇尧天村的中药材天冬迎来采收季。种植户王百牛说:“这棵天冬长得特别好,颗粒圆润饱满,大小也很均匀,差不多有四五斤重,现在市场价是四五块钱一斤,这一棵能卖20块钱左右,一亩地能收入约四五万块钱。”
天冬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清肺的功效。2021年3月,尧天村开始在高岗坡地种植天冬。由于除草、施肥等管护措施到位,经过3年生长,天冬已经成熟。王百牛说,这批天冬是试种的,摸着石头过河,不敢种太多,只有20多亩,全部是订单销售,虽然价格低一点,但收入稳定可靠。明年将扩大种植面积,并尝试后续粗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这是一片高岗地,由于水源不足,所以一直荒着。我们引进了天冬,安排脱贫户参加种植,带动50余户农民就业,人均务工增收5000元。下一步,我们准备在所有高岗地推广天冬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尧天村党总支委员徐博文说。
推广复合经营,“一地多收”增效
复兴村创新联农、带农和富农机制,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流转了6个村民组的近700亩林地,栽植油茶,同时与浙江一家药材公司合作,在林下套种栀子花,实现“一地两收”和村集体、药材公司、村民三方共赢。
青草镇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和药企等单位的合作,百亩白芍、千亩桔梗、千亩栀子花种植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一个集中药材种植与观光于一体的精品中药材种植基地初现雏形。(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泰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
- 中国已建及在建自动化码头数量居世界首位
- “网红”坐姿矫正器有用吗?专家解答
- 2023/24秋冬季国际流行色趋势发布 折射疫情下消费心态
-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人员突破300万人次
- 杭州亚残运会丨有爱无碍乐活重阳,听独臂大侠与羽毛球的不解之缘
- 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也这么认为
-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 椰风海韵两千里 串珠成链一路通(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央企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
- 金庸诞辰百年,江湖已无江湖?
- 共话文明传承 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开幕
- 日本外务省呼吁民众不要前往伊朗
- “临海K歌”夏日流行 年轻人热衷趣缘社交
- 楼市促销出新招,“先交付后还贷”引瞩目
-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及支线工程开工建设
- 四大一线城市均松绑住房限购政策,业内预测核心城市将现“小阳春行情”
- 中国优质产能,让全球发展受益(望海楼·看清“中国产能过剩论”背后的真企图①)
- 50幅澳门世遗景物写生作品亮相恭王府博物馆
- 一座“资源之城”低碳发展的绿色答卷
- 热门推荐
-
- 四川入境游走热 东南亚客群成主力
- 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域发生4.5级地震
- 月薪万元登上热搜 难以触及的特斯拉“普工天花板”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蓝色预警
- 中泰东盟创新港揭牌
- 火灾后居民楼道里仍杂物堆积 专家: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 多地明确骑电动自行车须戴头盔 有城市免费赠送
- 银行卡90分钟被盗刷283次谁之过 法院判决银行对用户损失担责
- “巴适!”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航重庆执飞“沪渝快线”
- 用“迷你厨房”炒菜,刺鼻味道扑面而来
- 柬埔寨将开展全国农业普查
- 多国市长访良渚:遗产保护启示城市治理
- “从上海到上海” !长三角首条超级环线今日开通!
- 国能黄骅港一季度煤炭下水量近5500万吨
- 受台风“泰利”影响 琼州海峡客滚船16日6时起全线停运
- 重庆万州:“631”产业分红模式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 多家平台发布微短剧备案细则
- (中国新貌)宝鸡:周礼之乡的城市新乐章
- 国剧出海,古装不再是“刚需”
- 浙江县域观察:举办高中生“毕业派对”寓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