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货币政策调整有力支撑稳增长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这是时隔10多年,我国货币政策取向再次调整为“适度宽松”,明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凸显政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
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过程,货币政策主要是熨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总需求波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破坏。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在此背景下,调整货币政策取向十分必要,有利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好应对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在价格上持续发力、在总量上继续施力、在结构上聚焦用力。一方面,用好价格调节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有利的利率环境,支持扩消费、促投资。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维护存贷款市场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银行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另一方面,搭配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要引导银行深挖有效信贷需求,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货币信贷平稳运行。此外,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更加注重提升效能。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要把握好内外均衡。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加强汇率预期管理,有力应对外部冲击,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宏观政策要加快适应性调整,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金融管理部门要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强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合力,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杭州亚残运会)亚残运会观察: 从“两个礼让”看文明城市的“待客之道”
- 精品化成为网络视听领域新追求
- 11月25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04个点
- 走进东北雷锋故里 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 “新三样”引领中国外贸平稳提质,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 【环时深度】贪婪“毒雾”笼罩美铁路运输业
- 冰雪旅游,如何更高质量?
- 北京警方打掉3个欧洲杯期间利用境外网站组织赌球的违法犯罪团伙
- 人民网评: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 又一名美官员因不满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政策辞职
- 《小水滴长江川流日记》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正式启动
- 精准打击欺诈骗保须充分发挥大数据威力
- 俄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上调经济增长预期
- “信阳—武汉—上海—泰国”铁水海联运通道开启
- 维也纳爱乐乐团亮相国家大剧院2024“醇·萃古典”
- 专家: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
- “智慧电梯”阻止电动车“上楼入户” 解除上海民众安全忧虑
- 网购黄金后平台跑路?案值或超千万,办公地人去楼空
- 何以中国 | 给世界来一点新疆棉花科技感震撼
- 老字号尊古不泥古 上海人更有口福了!
- 热门推荐
-
- 日本多地有机氟化物含量超标 大量民众血检异常
- “宁德大黄鱼”北京推介周开幕:唱响“海洋牧歌” 打响“国鱼品牌”
- (新春走基层)天津静海:年货节“赶”起来 浓浓年味“热”起来
- 1-3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8423亿元
- 机构报告:投资者情绪改善、租赁市场复苏推动大宗物业交易活跃度提升
- 探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解剖”式展出复兴号动车
- 2024年福建南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
- 美国多个州议会大厦收到炸弹威胁
- 云南临沧警方在中缅边境查获走私名贵木材4.5吨
- 台湾PMI结束连续4个月扩张
- 相亲鄙视链:躺在舒适圈里的层级分明
- 成都市金牛区一仓库发生火灾
- 成都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火锅调和油案 涉案金额1400余万元
- 故宫博物院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检票措施
- 雄安新区雄县发布外贸服务资金池项目
- 海南为林长制定“护绿”“扩绿”“管绿”“兴绿”四项任务
- 辽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 韩国执政党召开议员全体会议:反对弹劾尹锡悦
- 中国展台首次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奖旅游展
- 解读美凯龙2023年年报:酝酿多维度改革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