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布偶奶奶”圆梦记 坚持做出给老百姓欣赏的艺术品
84岁“布偶奶奶”圆梦记【 坚持做出给老百姓欣赏的艺术品】
初秋的下午,阳光在这间既是卧室也是工作室的房间里抠出一片光亮。坐在床边,膝盖上铺着一块长方形垫子,84岁的陈立君用针线缝制着一个布偶娃娃的腿部。虽然服用了抗癌药物,身体会容易疲惫,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疲态,两鬓发丝整洁。
生活亦工作,制作布偶就是湖北美术学院退休老教授陈立君的日常。1996年,刚退休的她把这个当作人生新目标。写实亦变形,女儿一家三口、熟悉的老同事、外国名流、武汉夏天乘凉街景……萌萌哒的“玩偶”在她的一针一线中变成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艺偶”,她的200多个布偶娃娃作品不仅多次参与国内外艺展,还大大扩展了“软雕塑”这一艺术门类的内涵。
10月22日,重阳节前一天,陈立君讲述了自己的“布偶圆梦记”。
柚子瓶布偶开启“布偶奶奶”创作之路
在武汉生活了近50年,陈立君依然难改一口“沪普”,讲话时语速不时加快。她1938年生于上海,20岁时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湖北洪湖县国营大沙湖农场。1959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美院前身)附中,完成系统的绘画专业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美术造型基础。
1976年,陈立君从工作了12年的湖北监利县文化馆调回母校湖北艺术学院工作。1996年从学生工作部长兼学生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休。
退休后,她依旧忙碌,画画、被聘到国画系担任辅导员顾问,继续发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光和热——直到一次体检查出患有严重的老年疾病。
陈立君回忆,当时刚做完手术,疼得坐在椅子上起不了身,“手边正好有柚子和玻璃瓶,我就试着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做了一个简单的娃娃,花了半个多小时。”做娃娃的专注,让陈立君忘记了疼痛。
柚子瓶布偶开启了陈立君对艺术的另一种尝试。她开始利用各种废泡沫、旧海绵、碎花布等废旧物品,化腐朽为神奇,陆续制作出了200多件布偶。
家里一间十余平方米的小房间成了她的工作室兼卧室,一米宽的小床之外的空间堆满了捡来的边角余料,床头的储物箱子里装了十余个半成品布偶,累了躺在床上休息时,她一伸手就可以拿出一个缝上几针。
“布偶奶奶”为布偶注入智慧与幸福感
陈立君创作的布偶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展现出幽默夸张的特点。“我将这些娃娃赋予生动夸张的造型,带给人浓浓的趣味性。商店里的布娃娃,形态单一、千篇一律。我的布娃娃首先要神似,还要好玩,才能带给人欢乐。”陈立君说。
在陈立君的软雕塑世界里,她一直致力于将自己快乐幸福的感受融入作品。她的作品《夏日纳凉》,描述的是一副荆楚地区民间景象:一群在树下躺着纳凉的人们,袒胸露腹,好不快哉。2012年,陈立君的作品《婆媳情》作为当年湖北省唯一获奖作品,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艺术品类三等奖。陈立君说,她常看到哥哥为母亲修剪指甲、按摩,很温馨,便创作了这幅作品来表现两代人之间的亲密感情。
陈立君对自己作品要求极高,为获得满意的创作材料常常要寻找、搜集很久,在制作过程中如若不尽如人意,便会反复拆掉重来,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常常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书记彭柱武回忆,陈立君老师制作布偶的过程并不容易,从主题设计到材质的寻找,她都会反复思考,不断调整,工序十分繁杂。支撑她坚持下来的,是许多前辈领导、同事们的鼓励与肯定。“每次陈立君都将作品拿到前辈家里虚心请教,前辈常常伸出大拇指给作品打120分,以示激赏。”
“布偶奶奶”坚持做出给老百姓欣赏的艺术
我国工艺史上,“软雕塑”种类并不少见,民间“布偶”“京剧脸谱”等都是代表。在湖北美术学院一间展览厅,陈立君的近百件“软雕塑”被静静地保存着。在湖北美术学院老干处的组织协调下,陈立君举办了个人软雕塑作品展,明年1月,新的展览又将再次开展。
这些作品中,《武汉的夏天》以其江城火炉的地域特色入选第11届全国美展,《老奶奶的舞蹈队》获“首届亚洲拼布节”唯一创意奖,《幸福》获武汉市“十大巧娘”称号,《小巨人姚明》被央视5套借去做奥运栏目宣传……
2003年,陈立君和她的“布偶娃娃”随武汉代表团赴法国波尔多市参加“中法文化年”艺术展,她的作品受到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人的喜爱、追捧并热卖。这让她更感欣慰,“艺术作品是给老百姓欣赏的”,陈立君说。
陈立君太喜欢做布偶了,闭上眼,眼前就会出现一个个生动的造型。年龄和阅历给了陈立君的创作以加法,她可以通过不断回忆来完善布偶的创作。“我创作布偶不需要做画稿,造型就在我脑子里,每天、随时都能修改。”
身边有趣的人和事都是她创作的灵感,环卫工人、普通市民、街头乘凉的男女老少,普通人构成了她作品的大多数,她喜欢用些漫画般的夸张手法,让人物显示出一种可爱的幽默感。
“布偶奶奶”最不满意的作品是“自己”
陈立君的丈夫去世多年,40多年来她独自抚养女儿,生活并不轻松。2021年,她检查出乳腺癌,去年,癌细胞扩散到了肺部和腰部……
另一位“江城十大巧娘”、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肖兰在昙华林文化街开了一家自己的汉绣工作坊,与陈立君十数年忘年交,肖兰对她的乐观尤为钦佩。得知陈立君患病,肖兰始终不敢相信,“那么乐观豁达的陈老师怎么会患癌症?她说她精神好一点就又开始了创作,我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一位八十多岁癌症晚期的老人,让她内心强大到藐视疾病的存在。”
陈立君和女儿丘隶一家三口一起居住,但她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独立状态,只要身上没有疼到完全不能动,她都坚持自己去菜场买菜,去学生食堂吃饭,和老同事、老学生聊天,84岁的她不太会用手机打字发信息,但打视频电话、发语音、拍视频,熟练且时髦。
今年国庆期间,陈立君去了一趟咸宁,参加1959级湖北艺术学院附中同学聚会。在一群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朋友中间,她即兴演唱了一段湖北大鼓。当天的陈立君穿了件蓝色的长袖外衣,还罩了件红蓝格子马甲,非常精神,走路时更多次拒绝了两位同学主动的搀扶——尽管回到武汉的家中时,她累得在床上躺了一下午。“我就觉得这个人只要到群众中去,去参加各种活动,你就会把一切的东西都忘记,你只是感到高兴和幸福。”
陈立君也为自己创作了“自画像”布偶:大大的脑袋,满头银发,眯着眼睛笑,单纯又快乐。布偶眼角还留着刚修改过后的针线,用丝袜缝补后形成的鱼尾纹很有质感。这个雕像做了好多年,一直在修改。“我的样子每年都在变,我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就觉得还不是很完美”。
文/记者陈玲 通讯员夏新兵 黄晓仑
《武汉晚报》2023年10月23日第8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新疆乡村 “农家书屋”助民众“充电”增技能
- 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生成 未来趋向中国华东沿海
- 悉尼海滩出现大量“神秘黑球” 或与石油泄漏有关
- 土耳其总统: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再延长2个月
- 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中新网评:用实干的脚步描绘祖国斑斓画卷
- 闽赣两省携手文旅合作 共赴“诗与远方”
- 又发现三辆失联车辆 陕西柞水县高速公路桥垮塌事故最新现场
- 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指示韩军加强警戒态势
- 涉及国有企业废旧物资平台交易,这一团体标准明年1月实施
- 江西开展赣南脐橙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专项行动 整治冒充赣南脐橙等问题
- 花博会亮点多 看花你的眼
- (乡村行·看振兴)青田书院新生记:在“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振兴传统文化
- 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逼近400万亿元
- 日本福岛近海发生5级地震 多地有震感
- 俄乌局势进展:克里米亚一军训场失火 乌称中止黑海运粮协议将引危机
- 只有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才会发生冻伤?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行开工仪式
- 长沙“七大工程”推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 2030年初步建成
- 第三届巴黎中法论坛举办
- 热门推荐
-
- 去年以来山西投入626.83万元为建筑业职工保驾护航
- “反向旅游”成市场新宠 川西“宝藏小城”迎八方来客
- 北大学者:今年消费、基建投资、出口有望逐步回升
- 迁徙“候鸟”为何在新疆变“留鸟”?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将播:彰显悠悠家国情
- 浙江宁波:“直播经”里话共富
- 戴耳机打通宵游戏,他突然聋了
- 故宫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展开幕 22件珍贵文物亮相
- 动车组8号与9号车厢不通?官方科普来了
- 台湾台南市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秸秆离田 捆草成“金”
- 截至去年底北京技能人才总量347万人 高技能人才超118万人
- 福建宁德口岸新年首批新能源矿卡出口印尼
-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大模型正在像云计算那样成长为新型基础设施
- 让“诗意”为旅途加分 成渝铁路上开放首个“列车书屋”
- 农业农村部:预计蔬菜价格将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 第41届泰国旅游节曼谷开幕
- 述评:在良渚看见怎样的中华文明?
- 美国空袭叙伊已致近40人死亡 伊拉克指责美国撒谎
- 综述:生命不息 救援不止——多支中国救援力量万里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