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一片说共富 浙江遂昌石蛙养殖开拓强村之路
中新网丽水12月23日电(周健 龚隆淼)冬日时节,走进浙江丽水遂昌金竹镇王村村的石蛙养殖基地,只见20多个养殖池有序排列着,池内是成群结队的蝌蚪或幼蛙。“待到明年,我们就可以对外销售幼蛙了,届时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王村村党支部书记唐家松介绍道。
石蛙,又名棘胸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备受市场青睐。金竹镇依托资源优势,谋划推进石蛙规模化养殖,进一步走深走实富民强村之路。
“石蛙经济价值非常高,每公斤基本要卖到300元,旺季时能达到360元,是名副其实的蛙中贵族。”金竹镇王川村村民朱阳俊对养殖石蛙很有兴趣,但心里又存在顾虑。原来,按照以往方式养殖的石蛙成活率较低,产量很难实现大突破。
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初,金竹镇成功引进一家专业从事石蛙培育、养殖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并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的科研优势,以“地、校、企”三方合作方式建设了遂昌石蛙科研产业园,主要负责石蛙养殖技术研发、养殖模式推广、优质种苗培育、产品精深加工等工作,推动石蛙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石蛙产量要高、品质要好,重点就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住’,二是‘吃’。”浙江师范大学特种水产动物研究所所长郑荣泉说。
于是,金竹镇开始为石蛙寻找新家,在实地调研后发现当地的废弃涵洞具有内部结构稳定、室内温湿度恒定、毗邻优质水源等独特优势,并且有蛙类生活过的痕迹。最终,经科研团队论证,废弃涵洞是该镇目前养殖石蛙幼苗的最佳场所之一。
随后,金竹镇开始对涵洞进行改造提升,将第一批3万只石蛙幼苗放进涵洞养殖。据悉,该批次石蛙幼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
解决完“住”的问题,科研团队又在“吃”上下功夫。他们专门研制了适合石蛙幼苗食用的饲料——蝌蚪宝。“以往石蛙幼苗都是吃南瓜等食物为主,很容易因为营养不足出现长不大、易生病等情况。蝌蚪宝添加了动物蛋白、益生菌和中成药等物质,可以弥补原来的不足。”郑荣泉说。
通过“生态+科技”双重加持,金竹镇石蛙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为更好发挥产业示范带动作用,金竹镇还在深化“校地”“政企”合作的基础上,谋划推广“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以企业统一发苗、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的方式带领农户养殖石蛙,更好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金竹镇争取到了66亩石蛙养殖用地,成功举办了首期石蛙养殖技术培训班,待规模化养殖后预计每亩石蛙产量达750公斤,产值约25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下步,我们将继续立足优势、创新举措,按照‘科学家+企业家+服务员’多方共赢模式,深入推进‘一分地石蛙增收计划’,加快构建起石蛙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全力促进乡村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金竹镇党委书记陈锋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医药如何做大做强?安徽政协委员建议争创示范区
- 日方批评美政治化日铁收购美钢案 专家:实质逻辑还是“美国优先”
- “多巴胺”,为啥这么流行?
- “小”企业登上奥运“大”舞台 让世界看见中国“智”造
- 超2.5亿张!境外银联卡可绑定支付宝、微信支付
- “Z世代”诗词达人循着唐诗宋词“恋上”国风文化
- 展柜内文物发霉?博物馆别成文保盲区
- 各地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 提供针对性指导促进就业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首次彩排
-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闻摄影展在莫斯科开展
- 85.8%受访青年感觉近些年非遗更火更“出圈”了
- 2023中国·天津工商合作发展论坛举办 共探经济发展新理念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即将正式开放
- 甘肃庆阳“数起云涌”打造“中国算谷”
- 舞剧《10909》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 用艺术演绎载人深潜事业
-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厦门举行
- 中新健康 | 新疆石河子何以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 新华社权威速览丨四部门重磅部署助企帮扶政策举措,一图速览→
- 青海1至4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14亿
- 罗马尼亚宪法法院确认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
- 热门推荐
-
- 机械化播种提质增效 黑龙江旱田农作物已播种9773.4万亩
- 西北重要蔬菜集散地天水武山:蔬菜组团出海 端上日本、欧盟餐桌
- 2023年欧盟贫困儿童近2000万人 占儿童人口近四分之一
- 何赛飞、赵文瑄等将联袂出演央华版话剧《日出》
- 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在英中国公民切实加强安全防范
- 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办理FT账户资金业务5.5万亿元
- 报考历史专业的变多了,晋鲁陕推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入学即有编有岗
- 扎哈罗娃讽刺布林肯“大国欺凌”论:了解下美国“短暂但血腥”历史
- 全国600余名中学生齐聚山西武乡展示青春担当
- 2024年免签赴琼外国旅客同比增283%
- 海峡两岸湖南研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 合作共创未来
- 广东丹霞山发现第45个新物种:丹霞华盾蛛
- 回忆杀来袭!蔡少芬、陶昕然、蓝盈莹十四年后重聚
- 见智|中方积极参与G20等多边机制 促进全球包容性增长
- 让“网红食品”成为“放心食品”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离不开民营经济持续发力
- 国家能源局:将不断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 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
- 中国A股航运港口板块周一走强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从苹果树到无人机,本届进博会主宾国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