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作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环球热点)
中外专家在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深入探讨全球治理议题——
加强合作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环球热点)
近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近50个国家的200余位政府官员、学术专家、国际组织代表、企业高管等嘉宾参与会议,围绕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中美关系、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等议题进行讨论。
中外专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也始终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多位专家对全球治理的未来前景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展望,表示期待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多引领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
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反全球化、地缘政治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加剧,全球治理面临传统和平理念被侵蚀的挑战。各国应超越国界和意识形态差异,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实现和谐繁荣。他呼吁各方通过对话增进理解与合作,为全球治理和国际挑战提供智慧与创新方案,共同建设一个稳定、包容的世界。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指出,世界面临着二战后“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疫情、经济衰退、气候危机、地缘政治冲突、发展不平衡等。他指出,尽管联合国面临挑战,仍有154个全球倡议正在进行,涵盖和平、稳定、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他呼吁全球合作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并重视能源转型。
大国对全球战略稳定负有关键责任。大国关系成为论坛热点话题之一。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表示,当今世界依旧不太平,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也始终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他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呼吁两国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避免恶性竞争与冲突。他表示,大国竞争不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是人间正道。“脱钩断链”不是解题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世界。
谈及中欧合作前景,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表示,欧中双方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领域是重要伙伴,在贸易和投资尤其是市场准入方面也存在很多合作空间。欧盟愿与中国保持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双边关系中的困难与变化,推动共同进步与和平发展。
“人工智能将是欧洲和中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涉及双方的利益,也期待双方能为此作出贡献。”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表示,法国应与中国密切合作,找到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最佳方法,在确保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前提下推动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已成为时代命题。
美国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研究员阿莱克桑德罗·雷耶斯对未来全球的多极化趋势持乐观态度。他表示,人们既不愿意看到两极世界,也不愿意看到混乱而无秩序的零极世界。随着金砖国家、“全球南方”、东盟、欧盟等力量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人们将看到更显著的多极化”。
来自巴基斯坦的法希姆·乌丁就读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站在“全球南方”的角度,他期待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以及更加环保的贸易网络,认为有意愿和能力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国家应当更多履行责任和承诺,而中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美利坚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安明傅认为,在未来的全球治理中,美国不再一家独大,欧盟、东盟、非盟等区域性组织以及金砖国家将发挥更大作用。他特别提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由中国首倡的国际公共产品,表示中国有机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多引领作用。
新西兰中国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苏珊娜·杰塞普表示,在这个挑战重重的时代,应该不断铺平对话的道路。她表示,中小国家需要持续发挥影响力,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数字包容性等领域的合作。
英国阿莫西基金会创始人、主席穆罕默德·阿莫西指出,中国等金砖国家应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球南方”采取行动,将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世界政党研究所所长金鑫指出,要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包括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原则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捍卫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多边治理机制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优化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使其更有效率和广泛代表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国际共识
中方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和倡议,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赞誉。
杨万明指出,近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他表示,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希望推动更多民间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和中国的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常启德赞赏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助力全球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的实践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表示,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合作的有力推动者、全球创新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全球文明互鉴的坚定实践者。当前发展应遵循三点重要前提:和平发展是国际社会恪守的原则底线;互利互惠是全球经贸往来的重要基础;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苏珊娜·杰塞普感谢中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与倡导开放对话方面起到的作用,尤其在气候问题上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他国家可以继续就这些问题展开持续性对话。
“中国有望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核心角色。”在韩国亚洲研究所所长贝一明看来,美国等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非常重要。他认为,可以借鉴中国文明的基本价值观为世界提供新的范式。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表示,中方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三大全球倡议,可以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价值基础。
本报记者 李嘉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14日 第 06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普京回应“卫星图像显示朝鲜军队出现在俄罗斯”说法
- 暑期消费带火二手交易,需求呈多元化趋势
- 见证中国农耕文明 北京先农坛神仓建筑群开放
- 2022年首届长三角旗袍创新设计大赛开赛
- 以军轰炸加沙中部地区 造成至少210人死亡
- “滚烫”陷阱,“热辣”减肥药检出泻药
- 人民网评:打赢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两场硬仗
- 贵州:大学生将兴趣与职业规划相结合 电竞产业带动“新就业”
- 中国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
- 约堡多地遭遇停水 “水荒”成南非民众新困扰
- 广西河池(宜州)西过境线高速公路通车 促桂黔合作
- 云南宜良狗街镇山火已扑灭 无人员伤亡
- “长安灯会”花灯艺术博览会在洛杉矶开幕
- 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智慧旅游发展新机遇
- 京城地安门“重现” 首条数字中轴文化探访线路全景式亮相
- 揭秘伊利“品质超脑”是怎样炼成的?
- (两会声音)杭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
- 新漫评:战与和的一线之隔
- 锦绣中国年|击鼓鸣钟贺新岁 北京中轴线上解锁别样年味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万年:“万企兴万村”助力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 热门推荐
-
- 43岁加密货币初创公司高管、Cash App创始人被刺身亡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烛照文明进程,坚定文化自信
- 匈牙利:将推动重启欧盟马来西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 英方发布所谓涉港“指南” 中国驻英国使馆:坚决反对
- 黑河市跨境游火了!一天跨越两个国家 客流量飙升300%
- 京城迎新一轮高温天气 6月已出现8个高温日
- (新春走基层)年画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
- “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游正伟:做“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基础研究
- “咪奎”冒充“咪喹”,别让药品名打“擦边球”
- 《蜡笔小新:新次元!超能力大决战》北京欢乐首映
- 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系列榜发布
- 美大型科技公司业绩参差不齐
- 欧盟:再次延长对俄经济制裁6个月
- 河南医保中医药药品保障目录扩容:397种配方颗粒等纳入医保支付
- 一位北京导游的自述:日入千元,很多转行同事回来了
- 饿了么联合香河园街道共建“小蓝灯放心社区”,助力养老服务数字化
- 北京每年统筹财政资金约1亿元落实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
- 俄国防部:一夜间摧毁110架乌克兰无人机
- 首列“中老泰”全铁快速农产品专列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
- 中国援非医疗队携手合作助患者获“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