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作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环球热点)
中外专家在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深入探讨全球治理议题——
加强合作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环球热点)
近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近50个国家的200余位政府官员、学术专家、国际组织代表、企业高管等嘉宾参与会议,围绕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中美关系、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等议题进行讨论。
中外专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也始终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多位专家对全球治理的未来前景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展望,表示期待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多引领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
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反全球化、地缘政治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加剧,全球治理面临传统和平理念被侵蚀的挑战。各国应超越国界和意识形态差异,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实现和谐繁荣。他呼吁各方通过对话增进理解与合作,为全球治理和国际挑战提供智慧与创新方案,共同建设一个稳定、包容的世界。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指出,世界面临着二战后“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疫情、经济衰退、气候危机、地缘政治冲突、发展不平衡等。他指出,尽管联合国面临挑战,仍有154个全球倡议正在进行,涵盖和平、稳定、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他呼吁全球合作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并重视能源转型。
大国对全球战略稳定负有关键责任。大国关系成为论坛热点话题之一。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表示,当今世界依旧不太平,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也始终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他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呼吁两国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避免恶性竞争与冲突。他表示,大国竞争不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是人间正道。“脱钩断链”不是解题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世界。
谈及中欧合作前景,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表示,欧中双方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领域是重要伙伴,在贸易和投资尤其是市场准入方面也存在很多合作空间。欧盟愿与中国保持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双边关系中的困难与变化,推动共同进步与和平发展。
“人工智能将是欧洲和中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涉及双方的利益,也期待双方能为此作出贡献。”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表示,法国应与中国密切合作,找到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最佳方法,在确保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前提下推动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已成为时代命题。
美国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研究员阿莱克桑德罗·雷耶斯对未来全球的多极化趋势持乐观态度。他表示,人们既不愿意看到两极世界,也不愿意看到混乱而无秩序的零极世界。随着金砖国家、“全球南方”、东盟、欧盟等力量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人们将看到更显著的多极化”。
来自巴基斯坦的法希姆·乌丁就读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站在“全球南方”的角度,他期待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以及更加环保的贸易网络,认为有意愿和能力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国家应当更多履行责任和承诺,而中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美利坚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安明傅认为,在未来的全球治理中,美国不再一家独大,欧盟、东盟、非盟等区域性组织以及金砖国家将发挥更大作用。他特别提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由中国首倡的国际公共产品,表示中国有机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多引领作用。
新西兰中国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苏珊娜·杰塞普表示,在这个挑战重重的时代,应该不断铺平对话的道路。她表示,中小国家需要持续发挥影响力,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数字包容性等领域的合作。
英国阿莫西基金会创始人、主席穆罕默德·阿莫西指出,中国等金砖国家应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球南方”采取行动,将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世界政党研究所所长金鑫指出,要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包括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原则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捍卫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多边治理机制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优化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使其更有效率和广泛代表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国际共识
中方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和倡议,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赞誉。
杨万明指出,近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他表示,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希望推动更多民间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和中国的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常启德赞赏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助力全球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的实践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表示,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合作的有力推动者、全球创新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全球文明互鉴的坚定实践者。当前发展应遵循三点重要前提:和平发展是国际社会恪守的原则底线;互利互惠是全球经贸往来的重要基础;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苏珊娜·杰塞普感谢中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与倡导开放对话方面起到的作用,尤其在气候问题上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他国家可以继续就这些问题展开持续性对话。
“中国有望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核心角色。”在韩国亚洲研究所所长贝一明看来,美国等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非常重要。他认为,可以借鉴中国文明的基本价值观为世界提供新的范式。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表示,中方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三大全球倡议,可以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价值基础。
本报记者 李嘉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14日 第 06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酒博会圆满收官,四特酒以特香美酒魅力与世界对话
- “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
- 志愿者化身“移动拐杖”:端午假期铁路运输暖心服务旅客
- 全球艺场锁定“上海时间” “西岸美术馆大道”展览云集
- 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4.2级地震
- 商务部:希望世贸组织成员不要把贸易救济措施当成贸易保护工具
-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中美青年人文交流主题活动
- 广西首个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桂林
- 民航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 我国将力争实现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31个省份全覆盖
- 财政部在澳门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
-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聚焦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 国际识局:临时停火4天,巴以冲突迎转折?这点值得关注!
- 美国青年“徽游记”:迎客松前续友谊
- 从戈壁荒原到绿洲热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
- 中国驻澳大使:合作共赢是中澳应对全球挑战的正确选择
- 中新健康丨粤港澳大湾区新增ADC生产园区
- 证监会: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
- 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给快速增长将促进氢能消费
- 北京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增强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人才建设
- 热门推荐
-
- 张广天推出八十万字长篇小说《来日可追》,一部献给上海的情书
- 一架飞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坠毁 机上两人下落不明
- 黑龙江嫩江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4人死亡 1人受伤
- 优化应届生认定,让“社会新鲜人”更从容
- “五一”咋过?疫情下多地倡导就地休假 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
- 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炒作所谓“中方威胁加议员” 外交部: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无稽之谈
- 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主线路面工程完工 将于年底通车
- “完全柴可夫斯基” 爱乐汇交响乐团2024音乐季演出计划发布
- 保险业绿色发展有了新抓手
- 影视作品演绎真实事件要当事人同意吗?业内专家解读
- 活力足人气旺 透过税收大数据看中秋国庆假期消费热潮
- 纪念沈钧儒诞辰150周年 沈钧儒法治思想研讨会在浙举行
- 莫言、王安忆与陈思和对话 莫言:写城市或农村最终是写人性
- 青海格尔木一地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件致6人死亡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4千米
- 游客花费1580元报名三亚双飞游未能如期成行?官方通报:对涉事公司立案调查
- 热带低压在台湾海峡生成 两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外媒:拜登敦促美国国会批准向土耳其出售F-16战机
- 专家谈“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有效激发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和潜能
- 中国印发方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