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临时停火4天,巴以冲突迎转折?这点值得关注!
中新网11月22日电 (魏晨曦 岳杰羽)新一轮冲突爆发第46天,巴以局势似乎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为期4天的停火协议,多国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此举有助于阻止局势升级。
最新数据显示,巴以本轮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冲突,已造成双方超1.55万人死亡。
以色列为何在此时同意与哈马斯达成临时停火协议?这份协议能持续多久?未来巴以局势又将走向何方?
中新网特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董漫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展开深入解读。
【临时停火背后,各有考量】
根据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的这份临时停火协议,停火期间——
·哈马斯将释放50名被其扣押的以色列妇女和儿童
·以色列将释放被其拘捕入狱的150名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
·加沙地带南部将停止空中交通,北部将每天停止空中交通6个小时
·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全部军事行动,承诺不在加沙地带袭击或逮捕任何人
·将有数百辆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南部和北部
双方为何在此时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专家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关键因素:
一是以色列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
余国庆指出,“以色列在战场上的行为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使得国际社会要求以色列约束军事行动的呼声越来越高。”
董漫远认为,以色列如今面临着来自人质家属与同情人质家属的国内民众的强大压力,“确实需要交换一些人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色列跟哈马斯达成了交换部分人质的协议,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讲也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在人质问题上的压力。”此外,董漫远还指出,与哈马斯达成人质交易,有助于缓和以色列同美国在人质问题上的矛盾。
另一方面,对哈马斯来说,其在加沙地带北部的军事力量被以军控制后“处境艰难”,急需在冲突中获得喘息的时间。
“现在哈马斯处境艰难,至少要争取四天的停火时间,期间尽快将其高级领导人转至安全地带保护,并继续指挥哈马斯武装人员同以军战斗。此外,哈马斯还将利用这四天调整军事部署,把有生力量保存起来,避免被以军重创。”董漫远分析道。
他指出,交换人质的方式对于以色列和哈马斯而言都很重要,以色列现在“千方百计”想要找到哈马斯的地道出口地点,企图摧毁其地道系统,哈马斯则想保住地道系统出口“这个秘密”,不让以军发现。
以色列媒体报道指出,首批获释以色列人质最早可能在23日被释放。“哈马斯既想完成人质交换,又不想释放人质的出口被以方发现。”董漫远认为,“对于哈马斯来说,在人质被扣押在地道里的情况下,选择地道出口成为一个战术关键。”
他估计,在战略选择上,哈马斯一是选择光线不足的夜间进行人质交换,可能会将人质分成四批,每24小时释放一批;二是出口位置选择在紧靠埃及拉法口岸的地方,“即使以军发现出口,也不敢贸然攻击。”
【以色列的下一个目标是?】
以色列政府同意临时停火,是否意味着其将结束对加沙的军事行动?
据彭博社和路透社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曾表示,接受与哈马斯的释放人质安排,“是一个艰难但正确的决定”。
不过,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的一份声明表示,“外界传在暂停战争后,我们就会停止战争,那是一派胡言。”
内塔尼亚胡称:“我们正处于战争中,我们将继续战争,直到实现所有目标为止。我们将消灭哈马斯,让所有人质回来,并确保加沙地带再也没有‘威胁以色列的势力’。”
“未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应该会集中在南部地区,因为它在北部地区的军事目标已经达到了。”余国庆分析称。
余国庆同时指出,在停火的几天时间内,双方是否会出现零星交火事件这一点值得关注,也会对短期内巴以局势的发展态势造成影响。
对于四日的临时停火协议,余国庆认为,一方面给以色列赢得了准备后一阶段军事行动的备战时机;另一方面,实际上以色列也在“利用间歇停火时间,来评估和观察哈马斯后续的反应。”
“从宏观来看,或者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国际社会,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余国庆表示,国际社会需要真正认识到,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必须重新审视巴以问题,推动巴以和谈。
【中方表示欢迎,呼吁停火止战】
对于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为期4天的停火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表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始终呼吁停火止战,为推动局势降温、保护平民、开展人道救援不懈努力。我们欢迎有关方面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希望这有利于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困境,推动冲突降级,缓和紧张局势。
事实上,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向加沙地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余国庆表示,11月2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直接体现了中国对巴以冲突问题的关注与重视,“表明中国正在履行大国的一种责任。”
“金砖国家实际代表着国际社会中的新兴国家,这次会议正是新兴国家在解决热点地区冲突问题上发挥作用的时候。巴以冲突发展至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是相关的。”余国庆说。
他指出,“这种政策使得中东国家普遍认识到,美国在调解巴以冲突问题当中有一种结构性的缺陷,就是偏袒以色列,没有充分考虑到巴勒斯坦方面的利益。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实际上代表了今后解决国际冲突,尤其是解决巴以问题的一个方向,即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声音。”
董漫远也认为,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非常大,并且正在持续加大。
他指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形成了团结起来的力量,在停火止战,人道救援,防止冲突扩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作为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推动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要求延长人道主义暂停和人道主义走廊的期限,保护平民,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显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数字人民币点亮新生活
- 新疆塔吉克族民众欢度引水节和播种节 庆祝春耕开始
- 中国基金业掀起新一轮“自购潮”
- 杭州放宽小客车指标政策 增设“直系血亲”类其他指标
- 世界最大冰级多用途纸浆船在大连命名交付
- 北京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冲入球场拥抱梅西的球迷
- 惊艳亮相!千年古城印记赓续历史文脉 彰显华夏文明力量
- 职业教育平台“天天学农”获C+轮融资
- 邬贺铨院士:面向AR/VR、车联网,5G能力不足需提升
- 绿竹米比普通大米更有营养?
- 广西培森柳江特大桥换“新装” 桥面沥青摊铺完成
- 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传递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里水)加速器开园 探索科技企业孵化
- 昆山市卫健委就“民营医院要求患者消费到7000元”一事发布通报
- 暑运期间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达1.76亿人次
- 巴勒斯坦称加沙地带逾2.9万人因冲突伤亡 以总理拒绝停火
- (新春见闻)探访为清东陵古建筑“添彩”的人
- 遭经销商联合“抵制” 保时捷中国回应
- 中美客运直航恢复进入加速期!业内人士:明年将是中美商旅互动快速恢复的一年
- 暑运旅游出行:去这些地方火车票很紧张
- 热门推荐
-
- 和评理|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 日媒:日本东电启动福岛核污染水第九次排海
- 全国卫生总费用十年增5.2万亿,医保成医疗服务主要“买家”|数读中国
- 直播带货的“朱梓骁们”,真的想好好做演员吗?
- 让文化遗产更有精气神地“火”起来
- 以军发言人:目前以军后方指挥部公众安全指令没有变化
- 巴官员:读懂“一带一路”,中国为全球发展提供新选择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卡塔尔在联合国国际法院听证会谴责巴以冲突中的“双重标准”
- 来!逛逛中国影视超市
- 土地市场出现部分回暖迹象 专家预测未来趋势→
- 甘肃金塔数十载治沙意外成“景” 产业创新助沙海“披绿添金”
- 美国洛杉矶一房屋发生火灾致3死2伤 64岁男子被拘留
- “双11”明降实涨套路何时休
- 快手推出《京城是个好地方》系列短片 洞见北京城的梦想之光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
- 青年执笔助竹乡焕新 绘就浙江千年古村“新图景”
- 数字新疆“样板间”加快建成 行业专家齐聚克拉玛依围“数”建言
- 《不就是拔河么》收官 励志青春诠释体育精神
- 美专家担忧氯乙烯泄漏事故影响:数年后或现大批癌症患者
- 古特雷斯称以方军事行动存在错误 以军和美军空袭叙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