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临时停火4天,巴以冲突迎转折?这点值得关注!
中新网11月22日电 (魏晨曦 岳杰羽)新一轮冲突爆发第46天,巴以局势似乎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为期4天的停火协议,多国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此举有助于阻止局势升级。
最新数据显示,巴以本轮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冲突,已造成双方超1.55万人死亡。
以色列为何在此时同意与哈马斯达成临时停火协议?这份协议能持续多久?未来巴以局势又将走向何方?
中新网特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董漫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展开深入解读。
【临时停火背后,各有考量】
根据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的这份临时停火协议,停火期间——
·哈马斯将释放50名被其扣押的以色列妇女和儿童
·以色列将释放被其拘捕入狱的150名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
·加沙地带南部将停止空中交通,北部将每天停止空中交通6个小时
·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全部军事行动,承诺不在加沙地带袭击或逮捕任何人
·将有数百辆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南部和北部
双方为何在此时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专家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关键因素:
一是以色列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压力。
余国庆指出,“以色列在战场上的行为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使得国际社会要求以色列约束军事行动的呼声越来越高。”
董漫远认为,以色列如今面临着来自人质家属与同情人质家属的国内民众的强大压力,“确实需要交换一些人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色列跟哈马斯达成了交换部分人质的协议,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讲也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在人质问题上的压力。”此外,董漫远还指出,与哈马斯达成人质交易,有助于缓和以色列同美国在人质问题上的矛盾。
另一方面,对哈马斯来说,其在加沙地带北部的军事力量被以军控制后“处境艰难”,急需在冲突中获得喘息的时间。
“现在哈马斯处境艰难,至少要争取四天的停火时间,期间尽快将其高级领导人转至安全地带保护,并继续指挥哈马斯武装人员同以军战斗。此外,哈马斯还将利用这四天调整军事部署,把有生力量保存起来,避免被以军重创。”董漫远分析道。
他指出,交换人质的方式对于以色列和哈马斯而言都很重要,以色列现在“千方百计”想要找到哈马斯的地道出口地点,企图摧毁其地道系统,哈马斯则想保住地道系统出口“这个秘密”,不让以军发现。
以色列媒体报道指出,首批获释以色列人质最早可能在23日被释放。“哈马斯既想完成人质交换,又不想释放人质的出口被以方发现。”董漫远认为,“对于哈马斯来说,在人质被扣押在地道里的情况下,选择地道出口成为一个战术关键。”
他估计,在战略选择上,哈马斯一是选择光线不足的夜间进行人质交换,可能会将人质分成四批,每24小时释放一批;二是出口位置选择在紧靠埃及拉法口岸的地方,“即使以军发现出口,也不敢贸然攻击。”
【以色列的下一个目标是?】
以色列政府同意临时停火,是否意味着其将结束对加沙的军事行动?
据彭博社和路透社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曾表示,接受与哈马斯的释放人质安排,“是一个艰难但正确的决定”。
不过,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的一份声明表示,“外界传在暂停战争后,我们就会停止战争,那是一派胡言。”
内塔尼亚胡称:“我们正处于战争中,我们将继续战争,直到实现所有目标为止。我们将消灭哈马斯,让所有人质回来,并确保加沙地带再也没有‘威胁以色列的势力’。”
“未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应该会集中在南部地区,因为它在北部地区的军事目标已经达到了。”余国庆分析称。
余国庆同时指出,在停火的几天时间内,双方是否会出现零星交火事件这一点值得关注,也会对短期内巴以局势的发展态势造成影响。
对于四日的临时停火协议,余国庆认为,一方面给以色列赢得了准备后一阶段军事行动的备战时机;另一方面,实际上以色列也在“利用间歇停火时间,来评估和观察哈马斯后续的反应。”
“从宏观来看,或者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国际社会,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余国庆表示,国际社会需要真正认识到,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必须重新审视巴以问题,推动巴以和谈。
【中方表示欢迎,呼吁停火止战】
对于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为期4天的停火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表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始终呼吁停火止战,为推动局势降温、保护平民、开展人道救援不懈努力。我们欢迎有关方面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希望这有利于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困境,推动冲突降级,缓和紧张局势。
事实上,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向加沙地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余国庆表示,11月2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直接体现了中国对巴以冲突问题的关注与重视,“表明中国正在履行大国的一种责任。”
“金砖国家实际代表着国际社会中的新兴国家,这次会议正是新兴国家在解决热点地区冲突问题上发挥作用的时候。巴以冲突发展至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是相关的。”余国庆说。
他指出,“这种政策使得中东国家普遍认识到,美国在调解巴以冲突问题当中有一种结构性的缺陷,就是偏袒以色列,没有充分考虑到巴勒斯坦方面的利益。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实际上代表了今后解决国际冲突,尤其是解决巴以问题的一个方向,即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声音。”
董漫远也认为,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非常大,并且正在持续加大。
他指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形成了团结起来的力量,在停火止战,人道救援,防止冲突扩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作为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推动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要求延长人道主义暂停和人道主义走廊的期限,保护平民,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显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图看懂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 夏日经济烟火升腾 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群体就业整体趋于好转
- 杭州文化观察:什么时候能看见南宋“大内”?
- 聚焦产教融合 东南大学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阿勒颇造成伤亡
- 厦门口岸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
- “二阳”怎么办?新冠病毒流行情况如何?专家解答
- 50吨!首批“新疆产”聚甲醛产品下线
- 山西太原有序开放文旅市场 推行全国统一互认通行证
-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开幕,美气候特使克里:美国将与中国合作
- 海地新任总理宣誓就职 承诺努力恢复国家安全
- 伦敦学校疑似硫酸袭击事件致一名14岁女孩重伤
- 走过2024迎来2025 中外青年话成长谈期待
- 泰国中央银行宣布终止抗疫专项贷款
- 欧盟向东非四国追加2600余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国际最新研究:抑制一种炎症蛋白能延长小鼠寿命
- 首都博物馆面向全球征集文物展品
- 云南德宏:蜂猴误闯警营 民警暖心救助
- 意大利公共债务创历史新高
- 热门推荐
-
- 下班后穿过别家公司“作业区”受伤,谁的责任?
- 广西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陈鸿起受贿案一审被判无期
-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实招频出
- 前三季度青海完成生产总值2695.7亿元
- 外卖小哥跳桥救人 事后回应:有点害怕 但救人要紧
- 津巴布韦因严重旱灾进入灾难状态
- 宣讲“中国梦·劳动美” 劳模工匠走进中建二局安装公司
- 从“争流量”到“证演技” 演员纷纷转型追求可持续发展
-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
- 陌生人社交新模式 网上兴起异地交换“特产盲盒”
- 全国知名民企携手来辽 探索发展新突破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青海临近两县尚未接到伤亡报告
- 中拉民营经济合作论坛在东莞举行
- 国内多家科研院所专家齐聚乌鲁木齐探讨预制菜产业发展
- 广州海幢寺住持:期待以外销画为代表的文化促进中西交流
-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立十周年音乐会举行
- 甘肃:金融“拓面增量”赋能中小微企业
- 云南大理海东镇突发山火 正全力扑救
- 拥抱、亲吻,既治愈又减肥
- 影剧联动,郑棋元等领衔原创音乐剧《消失的她》8月在京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