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见证中国市场成长的“进博通”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 题: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见证中国市场成长的“进博通”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这边,跟上!”连日来,拥有一张“洋面孔”的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特雷通集团创始人兼CEO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带领媒体记者和现场观众在进博会各个展馆穿梭、参观。他对路线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工作人员。
李曦萌1967年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1987年,他初到上海,成为复旦大学第一批国际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李曦萌精通7门语言,在上海生活超过30年,成了一名上海女婿,3个孩子都在上海出生、成长。
20世纪90年代,白手起家的李曦萌将北欧现代家具引入中国市场。30多年来,他致力于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电视剧《繁花》里的故事情节我都亲身经历过,我是上海发展的见证者。对中国,我有着深厚的情感,中国梦也是我的梦。”李曦萌认真地说。
作为进博会“全勤生”,李曦萌曾多次以演讲嘉宾的身份参加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用多国语言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发展机遇,分享自己的“上海经验”。他说:“进博会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不仅仅是一个卖产品的展会,更是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以全球泵业巨头格兰富为例,李曦萌介绍,这家丹麦企业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时只有一个易拉宝,现在不仅有独立展台,进博会还成为其全球最重要的新品发布平台之一。
“今年有医疗、食品、生命科学等行业的近30家丹麦企业参加进博会,许多企业独立设置展台,成立展区,这足以说明丹麦企业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李曦萌还注意到,食品行业有很多小公司之前难以进入中国,但通过进博会平台组团参展,得以拓展这个大市场。
在进博会中国馆,李曦萌特别介绍了低空经济板块,“中国在无人机技术方面全球领先,特别是商用无人机,我相信中国会是第一个实现载人无人机商业化飞行的国家。”
据他回忆,30年前,外资企业来华主要是为了在中国制造产品再出口;后来,中国市场开始成长,外资企业在这里制造并销售;现在,随着中国“智”造发展和消费市场升级,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将研发中心放在中国,以满足中国市场。
他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而中国经济一直在增长,彰显韧性。“如今中国科技创新转型发展速度很快,我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中国(宁德)国际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览会开幕
- 广深线深圳站:37.9米道岔整体“漂移” 夯实暑运安全路
- 海南岛多地遭遇特大暴雨 “康妮”31日将登陆台湾岛沿海
- 甘肃近年降水呈“非典型”暴雨过程 气象人追逐精细化服务
- 外媒:印度北部一大巴坠入深谷 至少36人死亡
- 福建周宁:小土豆大产业 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山种业创新基地
- 腰背痛竟因帕金森病 专家提醒: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吉安“吉他小镇”一曲音符远飘海外
- 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大坝浇筑突破百米大关
- 奥巴马为拜登竞选连任造势:让我们开始工作吧!
- 第20届长春汽博会开幕 汇集全球151个汽车品牌
- 外媒:阿富汗坠机事故致2人遇难 俄方将展开调查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国内旅游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 江西三年间侦破非法捕捞刑事案件910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1444人
- 西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江西“千年鸟道”迎候鸟迁徙季 赣湘携手守护候鸟安全迁徙
- 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比例增长
- 国家税务总局:2018—2023年全国制造业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万亿元
- 俄专家:中所合作为大洋洲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丨世界观
- 文旅部办公厅:加大力度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 热门推荐
-
- 产业迅猛发展 3D打印如何闯出“新天地”
- 上海多元探索营造“港湾” 为“星妈”科学养育“星宝”赋能、减压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单日入境团队旅游人数达3835人次创新高
- 福建漳州文化圩日迎新春
- 明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路线图 新“国九条”划出重点与红线
- 今年第2号台风即将生成 广西海事局启动Ⅳ级响应积极防御
- 深圳打造“食安快线”专业培训平台 提升食品安全专业能力
- 山西省全民禁毒宣传月启动 今年已缴获各类毒品51公斤
- 5条高速公路(路段)同日建成 四川高速通车里程破1万公里
- 北京已有六家“类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 中国铁路:12306新增推送候补同方向增开临时旅客列车等信息
- 合肥通报“三只羊”直播带货调查情况:罚款6894.91万元 暂停经营限期整改
- 中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领域首次举办行业级竞赛
- 泰国宋干节来临 中国驻泰使馆发安全提醒
- 中外专家热议中华文化“出海”如何过好“翻译关”
-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
- 国产一次性高清宫腔镜上海亮相 “即诊即治”、高效安全将造福更多女性
- 博物馆“寻龙”过大年 首博恢复开馆首日迎客4000余人
- 京津冀三地首次“牵手”辞旧迎新
- 青海:无相应供应链 没有学校使用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