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充电桩,能否破解老旧小区汽车充电难?
近年来,我国顺应汽车产业变革趋势,统筹推进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但在现实生活中,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远不及电动车增速,“僵尸桩”“废桩”以及充电桩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存在。此外,还有充电桩布桩难、找桩难,电桩无人维护、无人管理;停车场桩少车多,充电高峰排队时间长;老旧小区安装充电设备等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充电桩供不应求确实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那不妨转换一下思路呢?从“车找桩”到“桩找车”,这样充电会不会方便得多?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社区的群众也这么想。
让充电桩“行走”起来
最近,小南社区通过率先试点“智能移动充电车”,让充电桩“行走”了起来,成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为居民带来了绿色、柔性、安全的智能充电服务。
1.扫码解锁移动充电车
2.手动移动到充电车旁并将充电枪插入车身
3.扫码选择时长计费或电量计费的充电方式
4.确认通讯开始充电
5.大约一小时后完成充电
6.拔出充电枪
7.扫码缴费
智能移动充电车便完成了完整的工作流程。
很难想象,一个多月前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社区的居民还在为汽车充电难的问题发愁。
小南庄社区始建于1993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目前新能源汽车有50多辆。社区党委书记柳春英告诉中国之声,因小区属于高压自管用电,小区车库的电容基本饱和,供电局无法再安装充电桩,随着小区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加,可供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充电桩供不应求,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
柳春英:从2021年以后相关部门就不再在社区里新增充电桩,一个是电容已经达到了极限,另外一个我们社区是高压自管电,供电部门也没有权限在小区里再增设充电桩,这样新买新能源车的车主,导致他们没有地方充电,充电可能要去周边的一些设施去充电。
为尽快解决居民“充电难”问题,社区尝试过利用潮汐车场满足住户用电需求,但因场地和电源受限无法安装充电桩,方案没能落地。拓展场地不可行后,社区转向扩大电容方案,最终也宣告失败。柳春英坦言,社区随后发动了居民、社区骨干队伍、物业、静态交通和停车自管会等多元主体一起商量解决。
柳春英:其实难度很多,到处碰壁吧,就解决不了充电的问题。下午有个姐还问我协调充电桩的事,就是你有停车位也不一定能装充电桩。
最后,在海淀区城管委和海淀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确定与首钢城运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智能移动充电车试点项目,引进了“智能移动充电车”来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今年10月中旬,两台外观精致的“智能移动充电车”在小区正式“上岗”,两台移动充电车均为容量46千瓦时的快速充电设备,平均1小时就能为新能源汽车完成“续航”。车头是充电电缆和接头,车尾安装有液晶显示屏,不使用时可停放在社区西门的空地,不占小区停车位。
柳春英介绍,目前使用移动充电车采用的是群内预约制,每天为2到3名车主提供充电服务。这个群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可以预约让车主的时间变得自由起来。据了解,群里可能有10多个人在。同样的物业服务好几个社区,缓解了小南庄地区的充电难的问题。
首钢城运控股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常一龙介绍,小南庄社区是第一批投放“智能移动充电车”的小区,自试运营以来,解决了老旧小区充电难的痛点,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常一龙:它是第一个是适用于老旧小区复杂场景的一款产品,好多老旧小区车位规划以及当时这个小区建设它并不是特别规则,所以我们选择了人工助力的方式,由人来操作小车。它的操作也非常简单,类似于咱们骑电动车一样,有一个车把,有一个小油门,一拧把里边有一个助力电机,就可以去驾驶小车了。除了小南庄,我们在周边的一些小区,包括鼓楼的一些胡同里都投放了一些产品。从安全方面和适配度方面看,通过人来操纵小车,目前是比较能快速地投放部署产品的这么一种方式。
常一龙表示,移动充电车能在老旧小区成功落地,也是为更多社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电方案。他们陆续做市场调研,发现好多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老百姓的充电需求也越来越多。公司也是着力于做移动充电产品,固定充电桩可能是目前老百姓需求的一个主流,但是移动充电车可能针对特殊场景特殊需求,算是特别补充,尤其像小南庄社区这种老旧小区,存在一个很共性的问题,配电设施电容量有限,临时变压器没法扩容。但老百姓的充电需求还是有的,这时候移动充电车的产品,它的特性就非常符合社区的痛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国家提倡低碳行为,倡导绿色文明,如何让更多人响应国家政策,需要配套落实一些切实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王丛虎:必须有一个配套落实的一些,让更多人安心地去购买使用电动车的措施。政府一直在提倡民呼我应,我们的社区,我们基层的街道办,包括我们的物业等这些基层的组织,真正是从民众的需求出发。这是一个典型的服务型政府的表现,也是能够办实事的一个重要表现。
常一龙透露,未来在现有设备落地的基础上,会逐渐研发减少人力成本的移动充电车。后续想尽量去减少人为的干预,减少一些人力成本。一个月来充电数据也做了统计,充电的范围从20%到80%区间,业主的充电量是比较多的。而且在投入运营这一段期间看,有一些新能源车电池也会有自己的保护,比如说90%到95%,会有一些限流,就保证电池使用寿命。
王丛虎建议,从“车找桩”到“桩找车”是数字时代智能化转型的方案,设备多跑路,民众少跑路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王丛虎:让智能化的东西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路,我们过去说电子化时代是让数据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路,那么数字化的时代就让人工智能AI的产品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路。我觉得未来肯定是一个大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在各地推广开来。(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首批救援物资送抵大河家镇
- 如何检测宝宝是不是过敏:两种方法找到过敏原
- 这个国庆假期 你打卡了谁的“宝藏”家乡?
- 前10月同比增长5.2%,实现外贸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支撑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在合理水平
-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 【促就业,全社会在行动】广西:挖掘基层潜力拓岗促就业
- 老酒回家 共饮“和美”——五粮液 “家有老酒”2024年度盛会在宜宾举行
- 抗流感病毒有“新招”
- 大家保险集团副总经理李欣:发展“养老金融”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
- 美泄露五角大楼机密文件嫌疑人被控两项刑事罪名
- 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58亿美元
- 大学里怎么谈恋爱?
-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6月5日起上涨 年内已4连涨
- 国家林草局调度部署贵州、云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 全国大部晴朗干燥 南方多地较常年同期偏冷明显
- 《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上下卷)》在北京发布
- 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 (两会速递)人大代表:年轻人养生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方式
- 上半年逾5000艘次国际航船从上海洋山港口岸入出境(港)
- 热门推荐
-
- 知名药企掌门人接连被查 多个巨头此前已被罚
- 成都美术馆副馆长:人文交流促进中法理解和友谊 | 中法老友记
- 罗布扎西:藏医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
- 近二十岁的《博物》,用短视频点燃孩子们的热爱
- 阿根廷首都两列火车相撞致90余人受伤
- 中法能源企业携手探索多种能源领域合作机会
- 台胞青年来大陆做交换生:大陆很大,时刻都有新体验
- 新疆葫芦画艺人:手绘新生活为家乡添“彩”
- 一架波音787客机在日本降落后引擎冒烟 跑道紧急关闭
- 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于浙江杭州启幕 中外青瓷爱好者齐聚
- 泰安人挑战“最大规模的石材印章展示”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
- 辽宁吉林云南等地降雨仍较强 南方地区高温天气发展
- 2023年“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开幕
- (经济观察)中国光伏企业竞逐行业前沿
- 山东掀乡村文化活动高潮 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走进中国乡村)新业态焕新广西百年古村 海内外游客掀“打卡”潮
- 柬埔寨电动车政策出台后首个外资汽车组装工厂奠基
- 国家统计局:消费领域出现的积极变化有望得到持续
-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与非盟轮值主席通话
- (新春见闻)太行山上的年味:开在窗棂的盎然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