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重庆国资改革再启动,面临哪些新问题
作者:李秀中
国资重镇重庆今年将开启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
近日,重庆召开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动员部署会。这是重庆开年第一会,在这个会议上,重庆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市属国企主要负责人分别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军令状”——2024年度改革目标责任书。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要聚焦国企改革攻坚突破,系统性谋划、精细化推进重点企业“止损治亏”,维护良好金融生态,加快国企瘦身健体,实质性推进一批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提高在市场竞争中“虎口夺食”的能力。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易小光向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国资国企改革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变化,同时又叠加了新的任务,要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继续深化国资国资改革。
新的难题和任务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国有资产以及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国企改革一直走在前列。上世纪80年代,以搞活企业为突破口,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
过去10年,重庆先后在2014年和2020年启动了两轮国企改革。其中,实施《重庆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3年里,重庆清理“僵尸企业”352户,压缩企业管理层级315户,全面完成80户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和22户“两非”企业清退处置。
2023年11月29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并审议了重庆市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报告显示,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截至2022年末,重庆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全级次国有企业共3954户,资产总额66884亿元、同比增长10%,负债总额37173亿元、同比增长9%,所有者权益29711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28亿元,利润总额345亿元,净利润280.81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重庆国有资产总额达1.8万亿元。2022年的资产总额相比2013年前实现很大的增长。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曾菁华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重庆市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稳中有进,有较大的提高,在服务全市大局方面更加有力,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国企在1~11月份增长了39.7%。
不过,曾菁华在此次发布会上也表示,有些企业这几年受外部因素影响,营业收入下滑、业务开展受阻,层级也比较多。要解决这些问题,要“瘦身健体”,还要精干高效。
在最近几年,重庆一些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重点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2023年6月30日,作为重庆市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综合平台,重庆对外经贸集团2022年年报最终净利润为亏损44.67亿元,占2021年末净资产的77.86%。其解释称,因为三年疫情影响,集团及集团的交易对手发生了巨大变化,工程项目等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而在此前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已经面临困境。比如,2022年4月11日,重庆破产法庭发布消息,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并同时递交预重整申请。
启动新一轮改革
易小光认为,重庆国资国企改革,一是要推进布局优化,在重点基础设施、重大新兴产业,基础性、战略性领域,国企应当承担责任;二是要明确主业发展,不要一个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在一些成熟的竞争性产业适当退出。
曾菁华表示,常态化开展市属国企“三清三减三增”,加快存量国资规范高效盘活,深化国企“瘦身健体”。“三清三减三增”是一体化的,是重庆国资国企前进的一个方法论或者是一个有效途径。
具体来说,“三清”是指深入推进清理盘活存量资产、清除风险隐患、清收债权清偿债务;“三减”是指深入推进国企减层级、减数量、减亏损;“三增”是指深入推进国企增效益、增动力、形成新增长点。
在这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重庆国资改革标杆,被称为“渝富模式”的渝富集团再次转型。
2004年,渝富资产管理公司以22亿元的折扣价格购得667家当地企业欠中国工商银行的107亿元的债务,成为当时处置不良资产、国有企业破产重组的样板。此后10年,渝富集团主要履行土地、债务、资产重组和战略投资职能。
在2014年之后的改革中,渝富集团转型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围绕金融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财务投资、金融及其他有投资价值领域投资运营。渝富集团被称为重庆打造的“淡马锡”。
不过,此次渝富控股再次踏上转型之路。重庆市国资委通过整合全市国有产业资源,盘活存量资本,提升渝富控股规模能级和投融资能力,塑造投资引领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优势,逐步退出与先进制造业关联度低的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股权,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易小光表示,重庆国企有很大发展空间,主要方向是怎么进行结构优化。布局优化就体现在核心竞争力和基础带动力。重庆国企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做优做强,优化布局,提升效益和运行效率,探索国企与民企和外企合作,在制度上对内对外大开放。
曾菁华也表示,特别欢迎央企合作,参与资产存量盘活,欢迎民企参与资产盘活,也更欢迎外资的进入盘活存量资产。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钢琴家郎朗好莱坞添星《茉莉花》响彻星光大道
- 如何让更多游客知道天水不光有麻辣烫?
- 广西桂林恭城油茶:“打”出来的“中国咖啡”香飘海外
- 中国人民银行——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 美联储新年首次议息按兵不动 鲍威尔:年内降息是合适的
-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金砖国家第十四次经贸部长会议成果
- 阿塞拜疆国防部确认在纳卡地区实现停火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正式进入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领域
- 第四届消博会主宾国爱尔兰国家馆开馆
- 财经观察:以旧换新助力汽车、家电类消费需求逐步释放
- 挑战特朗普,她正式宣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
- 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广西玉林深化与东盟医药健康产业合作
- 吉利CEO: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 “中国·北京电影之夜”举办 四部“天坛奖”华语入围影片剧组亮相
- 吴清:近期上市公司未出现“扎堆减持”和大量违规减持现象
- 中新真探:喝纯净水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吗?
- 女性健身诉求从“减重”转向“增肌”
- 寻访故宫:朝从宫阙探迹去 神游乾坤紫禁城
- 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金融报告》在沪发布
- 热门推荐
-
- 月圆情浓好“食”光 月饼你真的吃对了吗?
- 中国游客赴新西兰旅游呈现缓慢稳步复苏势头
- 日本专家:七国集团挑起冲突 加剧世界动荡
- 中央气象台:20余站点气温破12月最低气温纪录
- “斯坦福—硅谷”模式本土化:上海曾经的老工业区如何蝶变成为“创新雨林”?
- 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致敬三代辽宁彰武治沙人
- 新闻观察丨美联储加息周期屡次引爆经济危机
- 戏曲界专家呼吁将年轻观众引领进来
- 虚拟人“唱响”数字经济 首届中国数字音乐会举办
-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或“加班”,临时正逆回购成可选项
- 美智库专家唐睿思:AI创新要保证不会使全球经济破产
- 青海多层次医保发挥效力,提升农牧民健康素养
- 佩斯科夫:俄罗斯愿与美国就核军备控制进行谈判
- 2月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96万人次
- 外媒:海地总理科尼耶遭遇帮派袭击 安全离开未受伤
- 湖南新田探索“产教融合” 破解就业难与用工荒
- (新春走基层)新疆昌吉逾5000民众耍社火迎佳节
- (新春走基层)上海浦东换上“新春装扮” 缤纷活动邀民众“欢喜过大年”
- 《乐在其中》,缘何让歌手乐在其中?
- 三伏天趁“热”打“贴”“冬病夏治”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