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粮仓”山西运城:“电小田”助力小麦喝足“返青水”
中新网运城3月21日电(高雨晴 李卓庭)山西运城素有“晋南粮仓”之称,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当地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
春分时节,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电小田”党员服务队走进位于黄河岸边的运城市芮城县远鹏智慧农场,对农灌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助力小麦喝足“返青水”。
远鹏智慧农场负责人胡天妮介绍,该农场以智慧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为方向,全面实现智能化管理,大田智能化应用方面在全省走在前列。农场今年经营土地2000亩,比去年多200亩,全部采用智能灌溉系统,亩产1200斤左右。
“以前3个人最多管理200亩土地,浇地就是大水漫灌,2000亩地浇一次水20天左右,每亩费用就得60元。”胡天妮告诉记者,现在全部应用智能化设备后,2000亩土地只需要3个人,全部浇水3天就可以完成,每亩费用15元。
记者看到,在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芮城县基地,远鹏智慧农场利用一台台桁架式自动喷灌机正在进行春浇。
“我们农场现在有拖拉机12台、收割机10台、植保机10台、无人机3台,采用无人驾驶系统,极大解放了劳动力,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培育应用中。”胡天妮说。
“这几年供电公司在电力改造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电力是最大的前提,如果没有电力保障,智能化、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很困难。”胡天妮说,“电力员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电力供应上基本没有出现过问题。”
春耕备耕期间,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组织辖区各单位提早谋划部署,梳理小麦生长、加工等关键节点,编制“二十四节气助农服务指南”,为农户提供24小时电力精准服务。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排灌线路、台区负荷监测,加大对农灌设备的巡视检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全面助力春耕春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广东GDP预计突破14万亿元
- 海南文昌举行产业投资大会 项目签约金额56.65亿元
-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暂别”观众 部分陈列线上“永不落幕”
- 2024成都企业100强榜单发布
- 科研人员在江西发现一种蜘蛛新物种
- 从国之重器到日用百货 各行各业由大变强挺起发展脊梁
- 建行福建省分行成功投放全省首笔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贷款
-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成两会热点
- 算力供不应求,如何做到低碳高效发展?
- 印尼马鲁古省海域一快艇沉没致8人遇难
- 以色列北部响起防空警报
- 西江经济带合作与发展论坛举行 冀桂粤联手铸流域合作“新典范”
- 探访河南多家“第一股”上市民企:以“专”为本造就“行业传奇”
- 《乙巳年》特种邮票在北京首发
- 推进文旅商融合 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开幕
- 做强“四个能级”做好“四个结合” 上海嘉定抢抓汽车产业“新四化”转型机遇
- “我们看到中国积极的发展势头”
- 传承千年历史文脉 重现千古笔墨神韵
- 天津主要行洪河道水位持续下降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大集中式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 热门推荐
-
- 调查指香港尖沙咀蝉联亚太区最昂贵购物地段
- 竹子“七十二变” 从三峡库区销往全球
- 中国AR行业迎来发展热潮 未来前景可期
- 再次提前实现1000亿件目标 快递业“加速度”折射经济活力
- 中国县城游受追捧 旅游市场下沉化趋势明显
- 山东省图书馆迎建馆115周年 擘画“十五五”时期新篇章
- 石门沟村:60余载让“林进沙退” 欲点“沙”成金
- 广州长隆举办考拉节 68只考拉集体卖萌
- 各地多措并举确保粮食丰收
- 青甘两省合作交流 “大环线”文旅产业持续跃升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87亿人次
- 中国饭店协会倡议:OTA平台持续优化入境人员支付体验
- 解冻5分钟即可“尝鲜” “冻眠荔枝”好吃吗?
- 今年前9个月欧盟非法入境人次同比下降42%
- “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抵达三峡水库
- 河北保定建“博物馆之城” 博物馆数量已达71家
- 亚洲最大啤酒生产基地卷入小便风波,青岛啤酒复苏之路将受多大影响?
- 毕井泉:中国加快创新药产业发展还需八方面努力
- 海南加快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 澳门非遗展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