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R行业迎来发展热潮 未来前景可期
中新网6月16日电 别具一格的巨幕影院、办公拓展屏幕、观赛神器……在新一代计算平台的更迭中,中国AR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业内人士认为,AR终端将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推动数字化信息和现实世界深度融合。
AR技术作为一种基于计算机实时计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能够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之中,在虚实结合中实现各个场景领域的使用目的。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计算输入输出方式与交互模式,而试图在数字化的范围、程度和交互方式等方面寻求革新。早在2015年至2017年间,AR技术就在国内掀起一波创业浪潮。
统计显示,当前中国已形成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及应用等在内的AR全产业链,并在工业、旅游、服务、教育等领域得到初步融合应用。尤其是,进入2023年后,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来临加之政策红利驱动,让中国AR产业发展迎来了发展窗口期。
近期苹果发布首款混合现实头显设备Vision Pro,引发关注。IDC认为,国内终端厂商也会积极跟进,共同推动国内AR/VR产业链结构布局优化,同时促进新显示、电池、交互部分零部件的发展与升级。
事实上,AR和各个行业的交集已越来越深,消费级更成为行业重点拓展的方向,在AR设备的服务与体验上,国内多家厂商仍在积极持续探索。中国品牌XREAL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新款硬件产品——XREAL Beam投屏盒子,这是AR行业首款实现投屏画面在空间中3DoF悬停的空间计算终端。
另据IDC公布的2022年AR全球出货量数据显示,2022年AR设备全球出货量为27万台,其中消费级AR品牌全球出货量为17万台。XREAL以9.8万台的出货量占据全球AR市场37%的份额,成为2022年AR行业出货量最大的品牌,同比增长717%。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费级市场,中国品牌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在政策驱动方面,“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及虚拟现实,“十四五”中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由最初的仅聚焦于技术研发到鼓励多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目前中国AR产业开始向消费级市场逐步延伸。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随着AR产品的增多及内容的丰富,AR会保持高速发展状态。预计到2027年,中国增强现实(AR)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业内认为,伴随着AR相关的光学技术、计算能力与整机制造等领域的加速迭代升级,未来中国AR产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彻底查清“假工程”背后的真问题
- 海南保亭嬉水过“七夕” 时隔三年万人广场再狂欢
- 李显龙结束访华之行,发文大赞“收获颇丰”
- 中国人寿的ESG之路
- 受助读博后 广西教师捐百万元助力乡村科学教育
- 广东省音协主席金旭庚:拥抱AI,为我所用
- 百年渔港换新颜
- 起好步 开好头!各地按下春耕备耕“快进键”
- 中亚青年来华14年:愿做中外友谊使者
- 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创新高
- 印尼南苏拉威西山体滑坡已致18人死亡
- 百万医疗险痛点待解,0免赔额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 曾侯乙墓发掘珍贵档案首次公开展示
- “80后”正厅黄巍,进京履新
- 天津公安交出一季度“反诈成绩单” 破获案件同比上升73.6%
- 第十二届酒博会9日开幕 海内外3180家企业参展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五周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加速建设
- 欧洲青年在渝谈文化传承: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达
- 青年代表畅谈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
- 天津全面启动150余项重点文旅活动 打造夏日文旅消费新场景
- 热门推荐
-
- 浙江客流最大县级火车站暑运日均发送旅客3.5万人次
- 两大千亿船企拟合并 A股船舶股周二走强
- 湖南益阳百米龙舟成功挑战“最长双桡龙舟”世界纪录
- 用实验数据说话 专家支招最“硬核”保鲜法
- 云南文旅举办“村节”活动 邀八方游客春节玩转“聂耳故乡”玉溪
- “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相关技术成果获广泛应用
- 四川达州暴雨致一施工场地便桥被冲毁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销往中亚
- 以盐为媒,群方“咸”遂——盐为什么被称为“盐巴”?
- 非遗赋能“清凉生意” 浙江湖州绫绢团扇销量同比增30%
- 红山文化:后世礼仪体系的源头
- 索马里首都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
- 台湾登革热疫情仍处高峰 今年病例数破1.3万20例死亡
- 文化交流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
- (杭州亚运会)杭州街头刮起亚运盖章热潮 上演“根本盖不完”
- 贵阳贵安成中国规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 中央定调2024年经济,释放重要信号
- 工业遗产如何“活化”成为文旅新地标?
- 雷佳音张子枫张新成联袂演绎数学天才故事
- 第2次中韩经济领域务实合作交流会在首尔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