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为安全事件 出境旅行中如何自我保护?
“五·一”前后迎来出境旅游的小高峰,关于境外旅行的安全事件也频频见诸报端。近期,先是有发生在斯里兰卡的“4·21”爆炸袭击,共导致6名中国公民遇难、5名中国公民受伤。4月23日,又有一对中国母女在巴厘岛旅行时,年仅20岁的女儿被当地摩托艇教练性侵。
车站、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地区也是境外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危地带
原本都是十分成熟的旅游目的地,然则,在面对暴徒人为故意制造的爆炸、恐袭、人身侵害时,都变得无力——尽管意外发生的几率很低,一旦遇上就是百分之百。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7%,稳居世界出境旅游第一位。国民踊跃的出境旅行,意味着遇上国外各类安全事件的可能大为增加,当面对人为的安全威胁要怎么办?
根据外交部及其他相关部门以往的各类提醒,旅游周刊整理了面对如下危险情况的安全提示——
遭遇炸弹爆炸
越是大型恐怖袭击,越要告诫自己保持冷静,这是自救的首要前提。当爆炸事件发生,应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如在室内,可就近躲避在结实的桌椅下。爆炸瞬间,应屏住呼吸并张口,避免强大的冲击波击穿耳膜。做完以上步骤,应尽快寻找和观察安全出口,挑选人流较少的出口尽快撤离现场。
遭遇匪徒枪击扫射
首先,再恐惧也一定不要腿软,以免丧失逃生的行动力。在保持镇定的前提下,应快速降低身体,利用墙体、立柱、桌椅等掩蔽物尽快向安全出口撤离。若来不及撤离则应趴下、蹲下或隐蔽在有效掩蔽物后,报警并等待救援。
遭遇毒气袭击
应迅速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随身手帕、毛巾、衣物等遮掩口鼻,尽量减少毒气侵害,如可能,最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做完以上步骤,尽快寻找安全出口撤离污染地区(逆风撤离)。可以的话,应进行必要的自救互助,用催吐、洗胃等方法排出毒物。
遭遇火灾(纵火)
逃生时要尽量伏下身体,沿墙角匍匐前进为妥,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此时听从指挥非常重要,因火灾现场最易因惊慌导致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逃生时切勿一心超过他人,更不要逆行。
遭遇性骚扰、性侵犯
针对女性而言,性侵犯也是国外旅行中发生频率较高的安全事件,尤其是当单身旅行在年轻女性中蔚然成风,冒险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更大。而在最近巴厘岛发生的这起性侵事件中,受害人虽然是与母亲同行,但由于水上摩托艇安排每人一名教练,给暗藏恶意的教练提供了单独将受害者带到荒岛上犯罪的机会。
由此可见,无论何时,当孤身一人时,都是女性遇害发生的高危境况。为此,建议应尽量结伴参加旅行活动,哪怕是在旅行中临时结交的驴友,当两人以上结伴同行,被犯罪分子盯上的几率会大为减少。
此外,境外出游,应有意将个人安全意识“警戒线”提高。女性在外旅行,很容易成为闲杂人等或犯罪人员盯上的目标,一旦走入人烟稀少、环境复杂的地方,犯罪分子就可能伺机下手。有时因麻痹大意,过于相信当地人民的“友好善良”,甚至会自动误上“贼车”、误入“贼房”。为此,除了随时随地都要提高警惕,在自觉精神或体力不济时,更应尽量避免外出。每天出门前,最好做一下当天的路线规划,选择相对安全的游览路线和交通工具,尽量在傍晚前回到下榻处,避免夜间外出。如在餐厅用餐,注意食物不可离开视线。
若万不得已遭遇歹徒,应高声呼救,有时大胆呼救可适时制止侵犯者。同时,牢记“生命最贵”。
必备锦囊1:
保存中国使领馆求助电话
身为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恐袭以及各类灾害时,都应立即想到与就近的驻该国使领馆联系并寻求帮助。应将当地救急电话保存在手机中,包括中国驻外使领馆、导游、地接社以及酒店、航空公司和各类报警电话。可以的话,应将个人实时行程和酒店住址信息报备给国内的亲友,以备不时之需。
必备锦囊2:
避开高危目的地
按照一贯的旅游安全指数,考虑避开经济欠发达、旅游资源配套不太完善的目的地,一定要去的话,也要避免参加带有高风险性质的户外活动如潜水、攀岩等。对于一些因国内外局势、战争、恐怖势力活跃等因素时常发生袭击或绑架事件的国家,最好不要去,一些会因地方民族文化差异造成误会、引起纠纷的地方,也应避免前往。此外,根据相关机构的旅游风险提示,境外旅行危险较大的地方通常是旅游景点、大型交通枢纽、购物中心、市场、政府机构、酒店、餐厅、宗教礼拜场所、公园、机场等人流密集地区,当必须要前往这些地方,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留意周边环境变化。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刘星彤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2横店影视节延期 举办时间将另行通知
- 突发!超10架无人机试图袭击克里米亚
- 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献演 以青春力量传承国粹艺术
- 第九届新疆特色果品(阿克苏)交易会启幕
- 记者观察: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东盟互联互通
- 沪上这家书店超600人当过“一日店长”
- 4月中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0%
- 商场购物电子系统故障 顾客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
- 中国保险业应对南方洪灾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超11亿元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争制度“破”与“立”
- 外媒:克里米亚大桥传出爆炸声 交通中断
- 财政部: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
-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呼吁各方停火
- 存款“黄牛”代抢暗涌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龙岩永定矿区乡镇的绿色“蝶变”:“黑煤山”成“花果山”
- 2024年短剧市场竞争战打响:精品化趋势到来?
- 国产大型邮轮+1 中国邮轮开启批量化建造
- 食品着色剂 好颜色未必不安全
- 东西问|贺伟: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
- 多方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日民众:不能只以日本为中心考虑问题
- 热门推荐
-
- 金正恩会见俄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 就两国合作展开会谈(图)
- 数字化赋能 “智能合单”让中国包裹加速“飞”抵全球
- 如何摆脱假日综合征?四招让你“满血复活”
- 客流或将破纪录!五一假期“北上南下”热潮持续
- 特朗普被曝将在这一关键州集会 与德桑蒂斯隔空对阵
- 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超8000亿元
- (投资中国)专访霍尼韦尔柴小舟: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市场
- 美媒:“元”公司计划再裁数千人
-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处在绿色合理区域 市场供应有保障
- 调查报告上海“出炉”:服务消费成提振消费的重要力量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1-2月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 官方再通报:李某雪已送诊
- 外媒:智利森林火灾致24人死亡 近1500人寻求避难所
- 《2023全球CEO调查暨并购交易市场展望》:并购需求接近创纪录水平
- 浙江上线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 激发创新动力
- 美国驻英大使馆附近发生“巨响” 道路已封锁
- 来到中国留在中国 “老义乌”见证中国小商品畅达非洲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
-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 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
- 国家广电总局:坚决整治天价片酬、畸形审美等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