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政府+市场+公益”模式推进陪诊服务专业化、规模化
中新网上海10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助力老年人群便利就医成为各方思考的话题。
记者23日获悉,上海正探索“政府+市场+公益”模式,全力发展正规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陪诊服务。据了解,上海市养老陪诊服务系统在杨浦区率先上线,杨浦区陪诊服务联盟正式成立。上海还发布了《陪诊服务规范》与《陪诊师从业指南》两项团体标准。有需求的老人将可以在陪诊师陪伴下前往医院就诊,进而解决独居老人等群体就医不便的问题。
在上海杨浦区,政府“开门办民政、扩大朋友圈”;国资背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出系列惠老活动。民政部门会同相关平台、企业、各级医院、老年基金会、职业技术学院、保险公司、银行等形成“市场服务、医疗资源、技能培训、金融扶持、行业指导”为一体的陪诊服务全周期发展链条。
杨浦陪诊服务市场正处于先行先试、快速发育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相关平台与保险公司通过大单合作模式,为每位陪诊师和老人分别投保,让老人安心看病、让陪诊师安心履职。同时,平台对陪诊部分关键环节要求上传留痕,并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设,力争实现服务过程可监控。杨浦区民政局方面介绍,目前,该区陪诊师队伍可分为三类:平台陪诊师、养老机构陪诊师和企业及个体陪诊师。
事实上,成为一名专业的陪诊师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比如:就医流程和规章制度、不同病种的就诊路线和环节等。在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过程中,民政部门发现,破解高龄独居老人看病过程难仍是上海社区居家养老的痛点和难点,亟须加速陪诊师人才培养,提升其陪诊技能。杨浦区陪诊师培训班23日开班。在为期4天半的培训班期间,学员们将学习相关基础医疗知识、基本技术应用、解读陪诊团体标准等。全区12个街道灵活就业人员、67家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及为老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等130余人参加此次陪诊师培训。参训学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将获得由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颁发的“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证书并获得就业途径选择。他们将成为首批杨浦自主培养的陪诊师。
据悉,政府部门希望通过培训班进一步规范陪诊行为、积极回应老年人就医陪诊的急难愁盼需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医养康养紧密结合,更好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作用,引导上海陪诊服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获捐三千万用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公益项目
- 《孤星计划》是青春谍战片?导演回应
- 浙江龙港新型城镇化:撤镇设市五周年 有何实际触感?
- 购物卡抵扣工资,到底藏有哪些猫腻?
- 国际奥委会与世卫组织发起“动就一起”活动
- 长沙经开区寻园区合伙人 19宗优质地块集中推介
- 末伏暑未消!全国末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河南湖北等8省份易中暑
- 名家笔下的清明
- 直播带货,热闹下的烦恼咋消除
-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近两年 黄金大通道效应愈发凸显
-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辞行拜会柬参议院主席洪森
- 黄河岸边山西小城“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 上海成年人中每10人就有3个高血压患者,预防方法有哪些?
- 全球太阳能理事会首席执行官:“中国用光伏‘拯救’世界”
- 研讨农耕文化与产业创新 第十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敖汉举行
- 中国A股小金属板块周三走强
- 美媒:特朗普已准备再次退出《巴黎协定》
- 一艘货船在福建宁德海域遇险沉没 5名船员经救援均生还
- 优先保障重大项目 地方债稳经济效能持续释放
- 人民日报:持续激发“中国游”的热度
- 热门推荐
-
- 外媒:巴基斯坦外交部宣布召回驻伊朗大使
- 《志愿军:雄兵出击》高校路演 以青春致敬最可爱的人
- 青海冬虫夏草前10个月出口量同比增长近九成
- 广州发布低温冰冻天气安全生产工作提示
- 依法禁用“生鲜灯”是必要的制度堵漏
- 共青团“千校万岗”2024届首场线下招聘会在沪举办 吸引7000余大学生求职
- 春节期间 二连浩特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
- 去年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 中国同南亚国家经贸往来势头好
- 央行: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平均降幅0.5%左右
- 德国博世集团80亿美元收购供暖和空调业务
- “科学家带你游三山五园”探寻海淀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和传承
- “醉驾处罚新规”开始实施:15种情形从重处理 10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柏林开幕
- 学习和记忆基因已有6.5亿年历史
- 外国博主争相拍摄所见所闻 感受开放的中国
- 注意,有一种急腹痛叫“黄体破裂”
- 贺敬之经典诗歌诵读会在京举行
- 挑战拜登?他将竞选美国总统!
- 端午“炙烤” 专家预测今夏北方大概率比常年热
- 守护生命最后尊严 《来日皆方长》讲述“安宁疗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