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年人中每10人就有3个高血压患者,预防方法有哪些?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高血压是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上海疾控部门监测结果显示,本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每10人就有3个高血压患者,其中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和进行治疗的不到50%。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更不容乐观,仅为24.1%,四分之三的高血压患者处于“失控”状态。
2022年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10月8-14日也是第二十八届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为促进上海市民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科学认识,宣传周期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将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预防医学会等开展高血压防治系列宣传活动。
10月8日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预防医学会联合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围绕本次宣传周主题,举办“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的市民科普讲座活动,分别邀请瑞金医院的王彦副研究员讲述《如何规范测量血压》、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席刚明主任医师讲述《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急诊急救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望红教授讲述《管住嘴、迈开腿,健康每一天》。活动周期间,各区也将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近年来,上海市依托第五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管理体系,研制和应用健康管理标准化适宜技术,实现慢性病相关测量和检测全流程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和自动化,提升采集数据的精准度,监测指标异常检出率提高10%-20%。同时试点建设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大大提高了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居民满意度。目前,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要求,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慢性病风险评估、疾病筛查、监测随访、综合干预和健康教育等健康管理服务。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医学专家给予以下健康提示:
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二、血压超过130/80(mmHg)要关注
1.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2.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心脑肾的危害,建议开始生活方式干预。
三、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四、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
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醒: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日常血压测量的重视,保持规范治疗平稳降压,守好个人健康的大门。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Sora取名源自日语?日本加速布局AI产业
- 荷兰高级外交官将出任欧盟反恐协调员
- 以色列将按停火换俘协议释放737人
- 桂林永福县“状元坊”揭牌开街 打造传统状元文化
- 免签过境游火爆 世界看到中国开放强信心
- 日本鹿儿岛县近海发生5.2级地震
- 东航西北分公司保障驰援西藏地震灾区医疗队及救援物资中转
- 墨西哥西部爆发武装冲突致10人死亡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 奥地利艺术家穿越百年“相遇”杭州 见证艺术传承
- 江苏一公司发生火情 现场救援仍在继续
-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 院士化身“导赏”为读者普及元典
- 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行
- 2024鹭江横渡活动举办 台企助推“厦金共同生活圈”建设
- 山东探索构建经济发展新生态 特色园区成产业新增长极
- 北京海淀警方严厉打击医院“号贩子”违法乱象
- 河北强降雨持续 曲阳齐村24小时降水近300毫米
- Go“兔”月球重返地球!中国航天的故事未完待续!
- 山西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加快提升经济质量
- 上海大剧院迎24周岁生日 以“梦”为题与观众“相逢”
- 热门推荐
-
- 国庆假期日均进出京城际客运量将超400万人次
- 江西“无腿女孩”顺利完成高考:希望考上喜欢的大学和专业
- 温故:当年风靡夏日的塑料凉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浙东红村”看革命老区里的乡村共富
- 文旅部:出境团队游平稳有序增长,未发生特、重大安全事故
- 阳信高速板塘岭隧道双线贯通
- 普京将于2月21日发表国情咨文,重点谈这件事!
- 汪文斌:中方将为中柬两国青年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
-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 (乡村行·看振兴)智慧科技引领东北“稻乡”丰收质变
- 七问国六b全面实施对车市影响几何?
- 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 中使馆提醒国内人员暂勿来乌!
- 呼吸道疾病高发 中医专家教你冬季强身秘诀
- 北京将推动更多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 建好中德、中日产业园
- 特朗普竞选集会遇袭右耳受伤 枪手被击毙
- 义乌小商品拥抱奥运大市场(关注体育产业)
- 入围名单公布!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车指标
- 国内首例多基因编辑猪皮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获成功
- 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华西1600”交付
- 国务院国资委:中国新一轮国企改革开局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