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卡抵扣工资,到底藏有哪些猫腻?
据九派新闻报道,有郑州网友称,其工资被折换成购物卡,该卡需要在郑州某商场使用且有诸多限制。12月2日,该商场工作人员证实,卡的使用时间在每个月的1号,每次消费总额必须控制在一定金额内,大约是一个人一张卡,一次一两千元。据报道,有人被发了几万元甚至更多的购物卡。
好端端的工资变成了购物卡不说,拿着购物卡去消费,还被限制使用金额,这事搁谁身上都是添恶心。
企业员工劳有所得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总有些企业在工资发放上耍花招。去年就有—名求职者在网上爆料称,自已在应聘江苏一家高科技公司时,被告知工资不是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以积分代替:每日授予100积分,每3000积分折算一整月工资。
不管是购物卡还是积分,说白了,都是没能以货币方式给员工足额发放工资。个别企业在员工工资上动脑筋、耍花招,这里面到底藏着哪些猫腻?值得人们深究,也需要认真对待。
一方面,可能是企业经营的问题,尤其是时近年底,有些营收款项不能及时结算,有些企业经营不善,年终盘点压力大,可能就会在员工的工资上动心眼。另一方面,以购物卡等形式“折换”员工工资,该企业和商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利益关联?这也是需要追问、值得深究的问题。
在此次购物卡抵扣工资事件中,因为未能以货币方式足额发放工资,还引发了新的矛盾,如有人与限额使用购物卡的商场就发生了冲突。其实归根结底,板子应该打在该发工资的企业身上——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给员工,本人愿意买啥就买啥,哪里还会像风箱里的老鼠般两头受气呢?
近年来,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企业欠薪的情况大大减少,但以非货币方式发放工资的情况却有沉渣泛起之势。从欠条到积分兑换,再到购物卡兑换,形式上虽有种种变化,但目标只有—个,就是不想、不能痛痛快快地把工资发到员工手中。员工好像拿到了工资,好像又没拿到,本质上还是对于员工利益的侵害。
其实相关法律法规,对工资发放规定得很清楚。《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发给劳动者本人。《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工资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可见对于企业来说,任何不以现金形式发放工资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而以购物卡挑起企业员工和商场之间的矛盾,其性质更是恶劣。
尽管此次事件属于个案,但其苗头和动向,必须引起注意和重视。希望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多管齐下,条分缕析地捋清楚类似事件的来龙去脉,解决好事件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
而对于类似事件,需要有关部门像治理欠薪那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通过普法宣传等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强化对类似行为的惩处力度,不断完善治理的制度闭环,不给意图在员工工资上耍花招、“打擦边球”的人留下任何空间。(中工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伊朗外交部:将“果断而有效地”回应以色列的袭击
-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 西安大白杨发现大型西汉墓地 葬者以长安城周边平民为主
- 中国军民营救美国飞虎队员事发地:两国友谊代代传承
- 涉事比亚迪4S店回应车辆漏电致人住院
- 山西大同:青年夜校为年轻人“充电续航”
- (新春走基层)打造滑雪配套+ 新疆青河积蓄冰雪旅游发展后劲
- 影院店长:见到观众有点激动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1.44万人死亡
- 北约举行“最大规模”空中军演 德国多地民众抗议示威
- 今年上半年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创新高
- 可连休5天!湖北利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放2天春假
- 海外网评:美墨再起纷争,“隔离墙”难解边境移民危机
- 寒风寄哀思 民众自发悼念一代浙商宗庆后
- 从黄沙围城到森林城市 陕西榆林“绘制”治沙新奇迹
- 社评:服贸会为世界展现全球化别样风景
- “升级为宪法危机” 美议员提出弹劾最高法院大法官动议
- 为“最坏情况”做准备?美政府或从中东撤离数十万美国公民
- 比台风更难熬的“冬季风暴”因何频发
- 宁夏提高三类兜底保障标准
- 热门推荐
-
- 北京首发中英文双语外商投资公司登记注册办理指南
- 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
- 西部“天梯”格库铁路绝缘子开启“清洁期”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在绿色领域产能过剩”是荒谬的说法
- 专家在渝建言城市韧性提升:立体覆盖、协同融合
- 女人越买越好?他们给出了科学证明!
- 拆篱笆、划红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提速
- 十年间上海口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达27.92万亿元
- 英媒:英国国王加冕典礼,他将出席!
- 首次晋京演出,交响诗篇《长城》奏响国家大剧院
- 传统文化新表达 动画电影《天降大任》研讨会举办
- 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为上海自贸区战略提升建言献策
- 走进海南“朝”“夕”相伴的别样课堂:老有所学 乐在其中
- 汇聚拼搏奋斗力量
- 报告:鲁苏粤数字城市竞争力持续领跑全国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从神话到现实 追觅一段“夏朝往事”
- 浙江宁波发布数字阅读报告 “95后”爱漫画“85后”爱旅行
- 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推新专辑 用音乐讲述一个小女孩成长之路
- 德国社民党经济论坛代表团访皖
- 团圆年|新疆“村晚”火出圈,乡土文化打出特色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