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挝街头感受中老铁路出境游热潮
中新网老挝万象9月27日电 (张树娇)粤语、闽语、普通话、英语……游人如织的老挝大街小巷,世界各地的语言、口音汇集于此。有的漫步街头巷尾,感受城市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魅力;有的乘船游览湄公河,领略两岸秀丽风光;有的深入乡村,体验老挝淳朴生活。
这一切的繁忙景象是31岁老挝导游王真5年前所不敢想的。“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带来了更多的游客,还促进老挝当地旅游服务业的提升,让大家都吃上了‘旅游饭’。”从业7年来,会汉英双语的王真成为当地备受欢迎的导游之一。虽然每天早出晚归,但在养家糊口的同时,王真还在老家琅勃拉邦盖了小楼房。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以其安全、高效、便捷的特点,迅速成为连接两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纽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云南昆明出发,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一路向南,穿越山川湖海,最终抵达老挝首都万象,体验一场说走就走的跨国旅行。
在老挝的街头,随处可见来自中国的游客,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结伴而行,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好奇。62岁的福建游客陈淑告诉记者,相比十年前的老挝行,此次7天6晚的中老跨境游更便捷,也更舒适。十年前从福建到老挝琅勃拉邦大概需要3天时间,如今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从昆明出发,最快一天就可到达。“现在,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旅游体验上,感受当地风情。”
“毗邻云南的老挝空气好,生活节奏慢,交通也很便利,很适合身为‘数字游民’(即依靠互联网完成工作和创收,而不受工作地点、时间束缚的人群)的我们生活工作。”来自四川的31岁游客陈磊称,“在这里,我可以一边享受假期,一边处理工作事务,真正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
今年以来,便捷的出行方式、免签政策的落地、中老铁路跨境旅游列车的开行等举措为中老出境游市场注入新活力。9月24日,首列中老铁路跨境旅游列车“星光·澜湄号”从昆明首发,中老铁路交旅融合新业态由此开启。
“跨境旅游列车的一站式服务比传统坐火车出行再住酒店要轻松很多。”“星光·澜湄号”“首发体验官”刘建斌称,赏美景品美食寻足迹的4天3晚中老跨境之旅很有特色。“这种新的旅行方式今后势必会吸引更多游客。”
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忙碌的同行和商家,王真笑称,“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国庆长假了,到时老挝各地旅游景点肯定爆满,很期待中国游客的到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数说经济:多领域数据亮眼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 专家指出辅助生殖并非万能
- 日首相岸田文雄将于6日访问韩国 与尹锡悦进行会谈
- 菲律宾成为世界银行危机快速反应协议的首个签署国
- “需求变了,供给也得求新求变”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 当AI绘画 开始抢动漫人饭碗
- 严打职业闭店人 维权退款待破局
- 海内外青年对话全球绿色发展
- 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美丽中国”主题科普活动举办
- 俄外交部宣布驱逐一名英国驻俄武官
- “国庆红”提前点亮“名楼”鹳雀楼
- 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打卡”江西红色景点?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5.1级地震
- 广东三水乐平雪梨瓜“甜蜜”出圈 助力乡村振兴
- 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国际班列在深圳首发
- “9·11”恐袭23周年:“美式反恐”,让世界付出高昂代价
- 创历史最快纪录!港珠澳大桥今年出入境旅客超1000万人次
- 住建部:2023年1—6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6万个
- 柬埔寨西部一座弹药库发生爆炸 20名士兵死亡
- 热门推荐
-
- 西藏全区现有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共43座
- 福建全力以赴应对台风“小犬” 湄洲岛轮渡停航
- 浙北乾龙灯会侧记:文脉传承展新颜 千年古城谋复兴
- 考古专家:屈家岭遗址群发现中国迄今最早且明确的大型水利设施
- 这国未遂政变,谁成了笑话?
- 种业振兴行动取得关键性突破
- 中新健康|厦门攻关心血管健康领域技术难题
- 数据揭秘荔枝为何变成“土豪果”
-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空间大 蚂蚁集团井贤栋:将继续推进科技和人才合作
- 今年前4月新疆新增并网新能源规模376万千瓦
- 《方孝孺志》已过专家内审 “正学文化村”构想逐步推进
- 聚焦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实施意见
- 中国卓越管理公司项目再启动 专家建言促进企业持续优化管理能力
- 6月TOP50房企销售超预期,多家头部房企表态“保交付”是首要工作
- 黑龙江尚志对旅游“团餐铁锅生锈”事件立案调查
- 鹰厦铁路改造 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全国首条快捷物流产品示范线班列首发
- 应急管理部批准3项行业标准
- 10万人次打卡、40万种图书、1亿馆采,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落幕
- 第六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