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变了,供给也得求新求变”
业态更多元、场景更丰富、体验更新鲜——
“需求变了,供给也得求新求变”(消费视窗·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实体商业是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的好去处。随着消费需求变化和零售科技发展,不少实体商业积极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在商品、服务、业态等方面全面升级,赢得了人气。
“在这里能购物,也能休闲”
走进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科技感扑面,时尚味十足。
在南区商业中央广场的展厅内,“太空无界”沉浸体验展正在上演。现场模拟了火星、土星等八大行星的场景,在墙面精心布置了陨石模型,陈列着高度还原的火箭发动机模型……
“在这里除了购物,还能让孩子直观感受宇宙的奥秘,沉浸式感受航天科技。”消费者王薇说。
从沉浸式体验展,到一站式休闲娱乐,再到首店、首发、首秀,在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消费者可以体验到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人们对于实体商业的需求没有减少,而是在变化。”华熙集团董事长赵燕说,以前人们对于实体商业的需求主要以购物为主,现在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人们希望可以在实体店更加舒适地休闲、会友、用餐,把实体商业作为生活休闲中的一环。
“需求变了,供给也得求新求变。”赵燕说。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后,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华熙LIVE·五棵松将文化与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围绕五棵松体育场馆,结合周边篮球公园、冰上中心等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打造了有别于传统商业体的多业态融合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元的创新内容和沉浸式互动体验。
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紧邻五棵松体育场馆,文体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为商业经营提供了天然的区位和客流优势。“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每一个来的人都能待够5个小时。”赵燕说。
如今的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多业态相融合,形成了对消费者的强大引力场,把五棵松体育馆等体育场馆的人流量转化为商业街区的消费“留量”。为了充分释放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力,商业街区在餐饮业态方面不断创新,引进时尚餐饮、连锁品牌,营造美味、新潮的餐饮体验。
“以前来这里主要是买东西,需要的时候才来。现在下班后就愿意来逛逛,在这里能购物,也能休闲。”家住华熙LIVE·五棵松附近的居民刘艺说。
“没想到能看到这么多首发新品”
新款运动服、登山装备、自行车……在华熙LIVE·五棵松,消费者能一站式购齐运动装备。
7月下旬,2024全球首发节运动快时尚专场在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近百款潮流新品迎来首发、首秀、首展。“没想到能看到这么多首发新品,真的太过瘾了。”户外运动爱好者蔡敏说。
以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激发新动能,成为当前消费市场的共识。对于实体商业来说,拥抱首店、首发,积极引进国内外各大品牌首店,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一招。
晚餐时段,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各家餐厅迎来客流高峰。这里数十家餐饮店铺菜系丰富,其中不乏一些餐饮品牌的北京首店。
“在网上看到这里有新店开业,又是北京首店,就想来尝尝。”在一家啫啫煲餐厅,正在用餐的消费者陈玲玲说。这家啫啫煲品牌来自成都,今年5月在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开业了北京首店。
今年以来,华熙LIVE·五棵松迎来20余家独具特色的新店铺。赵燕说,预计今年还将有8家新店亮相。
除了“新”,还有“特”,华熙LIVE·五棵松注重打造特色店铺。在商业街区,近200个时尚特色品牌汇聚,其中有不少很有特色的店铺品牌。
走进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的宜家北京五棵松体验中心,这里设置了舒适睡眠、舒适生活、儿童乐园等多个区域,布置出不同的生活场景,让顾客现场体验。不少顾客坐在沙发、餐椅上直观感受,让孩子对比书桌椅的高度,为购物提供更直观的参考。
一些国内外知名运动品牌也在此开设体验店。这类店铺注重消费者的亲身感受,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创新体验与消费者服务体验,并提供特色定制化服务。
通过转型升级,形成业态与客流的良性互动。目前,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商铺出租率已达到100%,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满满的科技感让我很过瘾”
在智能屏幕上轻轻一点,就能打开客厅的灯,操控卧室的窗帘;只需说一声“我回来了”,就可以语音操控家中的智能摄像头……在华熙LIVE·五棵松华为门店的全屋智能体验空间,智能家居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走进门店一层,各类数码产品琳琅满目,手机、电脑、手环等分类展示,并设有互动区域,顾客可以体验最新型号的产品。一旁的汽车展示区停放着智能汽车,顾客也可以到地下停车场进行试驾。
“智能手表很适合像我这种运动爱好者,不仅能测量心率,还能监测压力指数。”正在体验产品的消费者胡鸣说。
“未来我们商业生态的拓展重点就在科技。”赵燕说,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形成线上和线下联动,能够拓展更多的活动和互动形式。
华熙集团开发“星热纪”APP,风格各异的空间场景和沉浸式虚拟场景交互,整合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元素,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元宇宙体验,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可能。
在云上五棵松空间,以文化演出为抓手,多维度运营虚拟场馆“星热纪城市演出中心”,把以往只能线下体验的音乐展演搬到云空间,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云演出模式。
“从现实到虚拟,满满的科技感让我很过瘾。”科技爱好者孙一鸣说。
赵燕说,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发展,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变化。实体商业要时刻关注需求新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主动创新,用更有新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人民日报 记者 王珂;厉烨参与采写)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何以“点草成金”?
- 内蒙古银发族上学记
- 长三角国际农批中心项目部分验收 预计年交易量150万吨
- “野蛮放生”何以屡禁不绝?
- 县域观察:百亿级航空航天产业,如何“多箭齐发”?
- 喝咖啡、赢文创、赏非遗……体验“沉浸式”普法
- 中国石化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行动在COP28发布
- “长江水文化展”开展 多件“国宝”亮相三峡
- 国产量子计算云平台重磅上线
- 青海油田优化配套工艺破解勘探开发难题
- 首届北京公园艺术季开幕 助文化与游园深度融合
- 2023年新疆国际邮件业务量快速增长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百泉药交会”开市
- 俄乌局势进展:欧盟峰会聚焦乌克兰危机最新进展 世界银行批准15亿美元对乌贷款
-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 中国红十字会向摩洛哥红新月会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 “主动”放弃休年假,能否获得补偿?
- 日本石川县再次发生4.4级地震
- 网友呼吁各地及时跟进,确保“外摆经济”“地摊经营”秤准量足
- 2月19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326.9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天津将多场景提升居住区充电设施接电服务水平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一名学生死亡
- 甘肃“钢二代”机车司机:既是技术能人,又是“黑脸包公”
- 厦门近十年来再添地理标志商标
- “对巴中继续深化合作充满信心”
- 广东551个镇街遭遇暴雨 韩江发生2024年第3号洪水
- 江南石供“遇”海派盆景 上博新展雅意盎然
- 电力赋能“庭院经济” 优质服务助山西乡村振兴
- 广东遭遇冷空气 部分山区有冻雨
- 第七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开幕 中国诗人欧阳江河获“金玉兰”诗歌大奖
- 造价堪比高铁2-3倍 磁悬浮列车经济账如何算
- 浙江:无人机护航 电网迎峰度夏有“凉”策
- 制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需要一套“组合拳”
- 土耳其地震已致该国29605人死亡
- 上海“家门口服务”不断优化 居民幸福持续“加码”
- 抖音达人清华圆子爸爸为乡村小学带来“流动科学课” 激发少年好奇心
- “构建泰中命运共同体”论坛在曼谷举办
- 美国加大芯片制裁之时,中国半导体出口破万亿
- 被看见的“冷门绝学”:“现在坑有了,但是没有萝卜”
- 扬州大学文学院为新生撰写“姓名诗” 用“时光石”封存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