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持续共同拓展中非共建合作新领域
中新网8月29日电 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介绍《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的总体情况,以及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的成效。
徐建平称,11年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化、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为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为加快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非洲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持者、参与者、受益者。目前,52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已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原则和目标的高度共识。在此基础上,结合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陆续与多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全面深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与非洲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找准重点合作领域和重点合作内容,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
徐建平就《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有关“三大成就”“三大展望”做简要介绍时表示,在“三大成就”方面,一是基础设施“硬联通”迈上新台阶。目前,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骨干通讯网络15万公里。在铁路方面,建设了肯尼亚蒙内铁路、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亚吉铁路、尼日利亚阿卡铁路等一批项目,助力非洲初步形成了铁路骨干网。在公路方面,建设了肯尼亚内罗毕快速路(即“国门道”)、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等一批项目,有效提升了非洲公路通达水平。在港口方面,建设了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科特迪瓦阿比让港等一批项目,有效增强了非洲国家海运和贸易发展动能。在电力方面,建设了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马里古伊那水电站、赤道几内亚吉布劳水电站等一批项目,有效改善了非洲电力供给。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为非洲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规则标准“软联通”迈上新台阶。在经贸规则对接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对原产于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中非经贸规则“软联通”的支撑和保障下,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峰值;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2024年中非贸易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充分显示出中非经贸合作的强大活力和韧性。在标准互认方面,中国已与埃塞俄比亚、苏丹、摩洛哥、尼日尔、贝宁等5个非洲国家及非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签署了8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实现了农业、能源、矿产、交通、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的标准互认和融合发展。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中国已与9个非洲国家知识产权主管机构和2个非洲知识产权地区组织建立了合作机制,累计签署25份双边合作文件,中非知识产权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三是中非人民“心联通”迈上新台阶。在减贫惠民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向非洲53个国家提供援助资金,实施粮食、供水、妇幼、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受益人数超过1000万人。在人才培养方面,中非共同实施“非洲留学生就业直通车”计划,设立了多个奖学金专项,成立了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实施“头雁计划”,目前已在非洲建成17个“鲁班工坊”,为非洲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在卫生健康方面,中国在非洲援建了130多家医院和诊所,向45个非洲国家派遣中国医疗队,与46家非洲医院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在科技和人文方面,中非深入推进“中非科技伙伴计划”,与16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已有62家非洲媒体加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50家非洲媒体加入“非洲伙伴”媒体朋友圈合作机制;与31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旅游合作文件,与非洲建立166对友好城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在非洲积极开展人道救援、环境保护等20多个领域的合作,中非合作的纽带日益牢固。
徐建平表示,在“三大展望”方面,一是持续共同夯实中非务实合作基础。中非将不断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理念对接,共同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非将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对接,不断提升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水平,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持续共同拓展中非共建合作新领域。中非将持续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支持非洲提高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能力与公共卫生水平。中非将共同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理念,践行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中非将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中非将持续建设更加紧密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三是持续共同提升民生福祉。中非将共同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搭建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基础。中非将在菌草技术、沼气推广、温室种植等授人以渔、易见实效、有利脱贫的领域,谋划建设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进一步提高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非洲人民加快脱贫致富进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央视元宵节晚会 小尼的牌终于对上啦
- 孙徐春从艺50年:本想深情谢幕,却又恋恋不舍
- 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作研究中心在杭州成立
- 四川白玉:海拔2980米的帮果±800千伏换流站建设稳步推进
- 乌克兰基辅拉响防空警报
- 又一位文旅局长火出圈!今年要去哪玩,太难选了……
- 京津冀地区最大内陆港2024年发送中欧班列超800列
- 第七届进博会 | 进博会这样迈向第七年
- 台风“海葵”致福建多地暴雨 海陆空交通受阻多景区关闭
- 巫镇高速11座隧道全部贯通
- 这款冰箱贴为何一“冠”难求?来看主创团队揭秘
- 炸瘫“北溪”管道,拜登批准,美军干的?美记者爆料!
- 52.64亿件!见证消费活力 “双11”快递物流“加速跑”
- “快男”再出发 终不似,少年游
- 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正式组建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低俗猎奇、骗取流量?媒体:网络鉴宝非法外之地
- 南京“双节”市场供销两旺 “Z世代”拉动新消费热潮
- 黑龙江逊克口岸:今年前9个月进口煤炭量同比增长近6倍
- 以色列内阁投票同意与哈马斯达成临时停火协议
- 热门推荐
-
- 浙江县域观察:小小番薯干化为致富“黄金条”
- 中新真探:低卡零食更健康吗?
- 【国际锐评】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方的板子打到自己身上
- 浙江遂昌新乡贤回归特写:“一乡一企”撬动乡村振兴
-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第13次年检启动
- 中新健康 | 专家:慢性肾脏病“非一日之寒” 患者需多条战线共同防治
- 2023中国电影节在马尼拉开幕
- 杭州迎天气大“变脸” 西湖将切换至冷冻模式
- 吉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节水驿站”
- 吉林红石林区迎来今春首批中华秋沙鸭
- 推动和谈!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将访问中东
- 杭州西湖新发现三处乾隆御题诗刻
- “黑竞赛”变身须警惕
- 打造全新价值标杆 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重磅上市 售价15.98-20.98万元
- 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运抵三峡
- 第十三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在义乌召开 探发展新路
- 一架小型飞机在美国俄勒冈州坠毁 造成2死1重伤
- 北京绿电碳汇联合服务工作站启用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苏州市召开发展推进大会谋篇低空经济
- 聚焦稳就业、惠民生 中央政治局重磅定调